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领导文论
张志宏:强化学城联动 助推温州赶超发展
时间:2014-05-20 00:00:00 浏览次数: 来源:瑞星(温州) 字号:[ ]

学城联动,充分发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强化学城联动,培养社会需要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学研,是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自身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我市高等院校发挥各自的优势与特色,积极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温州医科大学的眼科和视光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可视化温瑞塘河WebGIS网络决策咨询系统,以及研发的仿生无公害农药、生长因子及抗体类药物、优化切削模式准分子激光治疗机、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等医疗、生物、环保领域科研成果是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样本。温州大学积极建设低压电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软弱土地基与海涂围垦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水环境与海洋生物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等,将科技创新成果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30多个行业协会、300多家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与行业企业合办“正泰班”、“奥康班”“德力西班”等30多个订单班;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推进三大园区——温州电子信息科技园、浙江创意园、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建设;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突出农字特色,打造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技术培训基地、浙江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等基地;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专业群。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建成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布局相符合的数控机械、商贸、电子电工、鞋革、服装、餐旅、物流、印刷、汽修等16大类专业群,面向企业员工与城乡劳动者开展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为区域劳动力就业与转移创造良好条件。

对照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要求,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还面临如下问题。

一是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有待发展。温州现有高职院校5所,仅占全省46所高职院校的十二分之一,不到宁波的一半,仅为金华的60%。在校生总数为2.7万人,不到全省高职院校在校生数的十四分之一(全省36.1万人)。我市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能力与苏州、无锡、厦门等城市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与温州作为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和高等教育三大中心之一的地位很不相称。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市企业“用工荒”问题的日益严峻,求职人数每年呈递减趋势,其中高技能人才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最为紧缺。

二是高等院校与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有待改进。我市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瓯海区,各县(市)至今还没有1所高职院校。现有院校周边也较少有进驻的科研机构、高科技术产业,难以形成院校与地方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我市高等教育结构呈“倒金字塔”式,高职教育规模相比本科教育规模偏小,在校生数仅占高校学生数的36%,呈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短缺、供不应求的现象。另外,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普职结构严重失调,个别县招生普职比为3.5:1。职业教育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不足,制约了产业的升级发展。

三是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类型有待完善。学科专业设置是高校与城市互动的纽带,是高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目前,我市本科院校共设10个学科门类、41个专业类,人数较多的专业依次是临床医学类、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护理学类、教育学类、设计学类、经济与贸易类、金融学类、计算机类、公共管理类。我市高职院共设11个高职大类、 75个专业,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依次是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制造大类,其中财经大类约占全市高职招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总体而言,我市高校专业对接第二产业的专业数与招生数明显不足,相关专业招生数量还不能很好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求。

四是院校服务地方的“对接”机制有待形成。温州医科大学的生物医药等新研究成果未能在本地“生根”,而是在外地“开花”,这说明高校与地方之间缺乏一个“对接”的机制与平台。很多高校科研成果还很难直接服务地方发展,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我市高校与企业行业之间合作项目不多,以行业协会与高校共建的研发中心为例,仅市汽摩配协会与温州大学共建的温州市汽摩配行业技术中心、市鞋革协会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温州市鞋革行业技术中心等,但由于数量不足、运行机制等原因,未发挥应有作用。中等职业学校与地方的服务还处于零星、分散的状态,还停留在人才培养这一间接服务的层面上。

一个城市的发展,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前提。教育对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还在引领城市精神和提升城市文化、聚集高素质人才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中的作用,为我市赶超发展、再创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规划建设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要以城市孕育大学、大学反哺城市的理念,精心做好发展规划,努力探索学城联动模式,打造无围墙的大学,促进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完善瓯江口高教高职基地与滨海中职基地的功能,基地内各校之间能形成共享与补充,教育基地与所在城市地区之间能形成资源共享、相互依赖、相互依托、共生发展关系。另外,院校周边要配以产业园、企业孵化基地、科研机构、成果交易中心等,以充分发挥高校应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做好现有职业院校的迁扩建与高职校区建设,在乐清、瑞安等经济发达、人口聚集的县(市)创办高职校区,建立向南北两翼拓展、服务地方、联动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格局。

二是以高校建设推进院校与城市共同发展。以学城联动来统筹院校与所在城市互动发展,打造多个学城联动的样板区。完善温州茶山高教园区、温州肯恩大学以及周边区域规划,以学校建设带动周边现代商业、服务业、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以温州肯恩大学为龙头促进区域学城联动发展,努力把该区块打造成为城市亮点。以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及高职校区等项目迁扩建来推进城市扩展和经济发展,充分依托院校的智力与人才优势来提升传统特色产业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高校建设与科技园区建设相结合,推进大学城与所在城市的共同发展。

三是强化学科专业服务产业发展导向。本科院校要以发展高新技术类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独立学院要以发展工程技术类和应用型学科专业为重点。高职高专院校要以发展与重点产业、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相适应的专业为重点。新设高校要建立符合本校实际与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通过撤并、转方向等方式,逐步淘汰就业对口率不高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未能紧密联系的专业。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应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导向。优先发展与我市汽摩配行业、电气行业、服装行业、鞋革产业、泵阀行业、电子信息行业、印刷包装行业、船舶行业、仪表仪器行业、模具行业、精细化工、不锈钢、塑料制品等特色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加快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积极发展现代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旅游、文化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专业。加快发展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水利、环保气象等我市高等职业教育尚属空白的高职大类专业。培养我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港口、航空等城市发展急需的人才。

四是促进科研成果落地与毕业生留温就业创业。研究出台以实绩为导向的高校服务地方考核、评价和激励政策,每年遴选一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优秀高校、院系和教师,选择在产学研合作成效良好的院校召开产学研合作现场会,及时总结经验,交流做法,加强推广。建立高校和园区、企业互派挂职机制,提升对接效果。鼓励支持在温高校与职业院校学生到各行业就业见习实习,结合当地我市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并拓展一批见习基地,大力开发就业见习岗位,通过多种途径发布就业岗位信息,及时向学生提供用人信息。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我市重点产业和城乡基层就业,建立就业温州先进高校评选制度,对在温就业人数较多、比例逐年增加的高校给予表彰与奖励。

五是加强校地合作,实现校地共同发展。积极搭建平台,为地方与院校牵线搭桥,促进高等校与地方深度合作,形成院校融入地方、地方支持院校良好的学城联动氛围,实现校地互动共同发展。院校应主动融入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广泛与地方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业化合作,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面向地方企业迫切技术需求和科技攻关项目,主动走出校门与地方企业和市场对接,发挥高校科研人员的资源优势,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六是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强化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的重要载体。我市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承担地区。我市改革思路得到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负责人张天保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在全国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并入选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总主编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一书,要落实好已出台的校企合作相关配套政策,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开展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围。(《温州教育》2014第3期 作者 温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张志宏)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