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动态
当前位置:
> 信息动态 > 培训动态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温州市“未来名师”培养对象小学班苏州大学学习活动纪实
时间:2018-12-27 11:02:30来源:市教育局

落雪无痕,轻灵身姿悠然天地间,素色精灵,翩跹于每位学员心间。南方的寒潮无法阻挡温州市“未来名师”培养对象研修班学员们求学的脚步。12月9日,雪落时节,一群学子在具有百年历史的苏州大学,开始了一场触动心灵的学习之旅。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在文化名城苏州,在深厚文化底蕴的苏州大学,小学组与综合组的“未来名师”研修班培养对象围绕核心素养理念下学习策略的教学,新时代背景下课堂改革与教学变革,班级管理智慧,名师专业素养与能力提升,研修活动观摩等内容展开学习活动。   

Part 1   压力管理,心灵SPA

9日早上,在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师培训学院执行院长吴铁钧博士的主持下,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吴博士介绍了本次培训课程安排和苏州大学悠久深厚的历史,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钱勇科长对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提出了纪律与研修要求,学员代表李求宝老师发表参训感言。

紧接着吴铁钧博士作《阳光心态和压力管理》专题讲座。吴教授的讲座从压力概述、压力的模型、对于压力的基本看法、压力的对策四个方面展开,让我们认识到压力指的是环境对个体的要求超越个体现有能力时,由于体能大量消耗而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综合状态。压力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压力促人奋进,容易取得成就,但过度的压力则会给人带来伤害。

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物质产品和高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压力,这似乎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现代社会中,压力是普遍的,压力是不可避免、不可消除的。要与压力和平共处,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消除或减弱与工作间接相关的压力。二是面对和处理与工作直接相关的压力。首先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工作中的压力,不要只抱怨问题的存在,而没有任何积极的行动;第二,理性地分析工作中的压力,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第三,采取行动化解工作中的压力。要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大处着眼,锲而不舍,小处着手,不厌其烦。

两个小时的讲座,学员们领略了吴博士幽默风趣、惟妙惟肖、极富特色的个人魅力,更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如同做了一次全方位的“心灵SPA”。

Part 2  策略学习,高效建构

9日下午,苏大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刘电芝教授为学员们主讲《学习策略的教学与课堂教学变革》。刘教授以“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这一问题开始讲座,告诉学员们课堂上最重要的是教学生的思维。讲座中,刘教授首先明确教思维的意义与效果。随后围绕“什么是学习策略”“有哪些学习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细致讲解,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诠释了高效学习的诀窍,不仅注重方法,也注重体验。不仅要教知识,也要教思维。

针对刘教授的“教思维”这一板块内容,学员们结合目前温州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模式和刘教授展开互动式讨论。学员们的精彩发言引起刘教授的极大兴趣,讲座结束后教授意犹未尽,表示非常希望有机会到温州开展实践调研。

Part 3  教育无痕,德行无价

9日晚上,虽然寒风夹杂寒雨,但学员的学习热情却依然高涨,用心聆听全国模范教师、著名班主任、苏州教育“十大人物” 昆山市葛江中学于洁老师带来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专题讲座。

首先,于洁老师向大家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带一个班级,老师把学生的什么放在第一位?”她用两个感人的带班故事:《迟到了一年的女生》、《男生小胖》,诉说她特有的带班育人理念——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第一,成功第二。

随后,于洁老师分享自己用一册册心里话本子、一封封手写的书信温暖着每一届孩子的心灵,走进那些有问题的学生家庭,为亲情沟通与家校合作架起桥梁。她将爱与温暖带给自己的学生,传递到学生的家庭以及与她合作的任课老师团队,而她的学生们又将这份对老师的感动与关爱传递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

学员们沉浸在浓浓的师生情中,获得一次关于师德师爱的精神洗礼“教育无痕,用心良苦,用情至深”。两个小时的培训时间转瞬即逝,但于洁老师所带给大家的感动与思索却仍在继续。

Part 4  挖掘优势,辩证发展

10日上午,苏州大学商学院朱仲羽教授为学员们带来《苏州开放型经济的探索与启示》专题讲座。朱教授把苏州作为一个案例,围绕“苏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探索”、“苏州工业园的设立及思考”和“开放型经济的实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三方面进行剖析。从苏州的区域特点出发,用数据说话,找寻苏州发展外向型经济优势。以“大树底下好乘凉还是大树底下不长草”这个商榷点,辩证分析在文化差异的大背景下如何发挥优势。

整个讲座过程中,朱教授不断强调遇到问题要思考和找寻方法,要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挖掘自己的优势。对学员们而言,在了解苏州的经济模式、发展特点、方法论的同时,更加明确作为一名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远比传授知识更加重要。对待教育,朱教授以其风趣幽默的语言为我们打开另一个视角。

Part 5  养生管理,浸润阳光

10日下午,烟雨蒙蒙,全体学员来到了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参加观摩活动。陶六一校长带领我们一边参观校园,一边介绍该校基于七彩阳光的办学理念而开展的阳光活动。紧接着,陶校长在阶梯教室作《浸润在阳光校园里的养生式学校管理》专题报告。她强调教育即养生,校园是充满阳光的养生之地;她提出理想的校园应该是充满阳光生活的气息、充满传统文化的气息、充满绿色生活的气息;理想中的学生是文明守纪的,是健康乐学的,是拥有获得个人幸福生活的能力。以此为办学方向,陶校长阐述了学校管理的基本结构、外推运行系统及内生运行系统,在两大系统的支撑下,学校朝着办学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Part 6  课堂论道,文化浸染

12月11日,这是我们“姑苏行”第四天。窗外,苏州的雨,还在下着,我们100多人坐着大巴车前往苏州大学实验学校参观学习。这是一所崭新的学校,去年开班,占地面积130多亩,是一所15年一贯制的大学校。我们跟随学校领导参观大校园,偌大的操场,设备齐全的多功能教室,室内体育馆,健身房,图书馆……无不让我们惊叹。之后,我们各学科分组活动。

今天我们语文组老师有幸聆听了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张学青老师的一节作文讲评课《第一次》。我们都知道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有人说,作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它就像是一根啃过的肉骨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天张老师的课堂展示课为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拨云见日。张老师选取学生的作文片段,在学生的朗读交流中,无痕地教给学生如何选材,如何写好题目,如何做到文章结构上的起承转合。40分钟的课堂让我们领略了张老师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独特的教育情怀。课后,张老师还给我们做了微讲座,她告诉我们小学生写作不是缺少生活体验,而是缺少语言的支撑,所以,她说一定要让孩子多读名家散文,小说,让孩子们从名家散文、小说里积累语言,学会写作。她还告诉我们她为六年级的孩子们选取了54篇名家散文、小说作为写作素材。“张老师,那您所选取的这些优秀范文根据是什么?”“张老师,那你平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状态才能选到这么多这么好的名家散文、小说提供给孩子阅读?”“张老师,您说作文教学在高年级组每周一节课是如何实施的?”“张老师,您的作文讲评课后,是否能看到所有孩子都会有收获,对于哪些没有收获的孩子,怎么处理?”……学员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张老师一一给予解答。张老师以其一节习作指导课,以及短短的讨论交流,为我们一线教师如何教学生学会写作,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写具体指点迷津。同样,数学、英语、科学学科都是特级教师为我们学员上课、作专题讲座,让我们学员感觉荣幸之至,意犹未尽。

今天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模式,给每个学员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学员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

Part 7  学科研究,内涵成长

12日,久违的阳光映照苏大古朴的校园,温州市"未来名师"研修班第二次集训迎来最后一天的学习。我们有幸与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面对面交流,聆听黄老师讲述《学科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话题。

作为国内顶级语文教学专家,黄厚江老师睿智、幽默、接地气的讲授,让人印象深刻,醍醐灌顶。首先黄老师指出"名师"的两个纬度:其一,功利性成长和功利性发展的名师,是名与利为目的的;其二,内涵式发展,追求内心的满足,追求职业精神收获。黄厚江老师指出成为名师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长过程,一个好老师在学生心中是一棵永远常青的树。

其次,黄老师认为优秀的老师要做好学科研究。黄老师从什么是学科研究、如何进行学科研究及学科研究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所谓学科研究,以所教学科为研究对象,以课堂教学为研究重点,以教学效用为研究目的,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最高追求。同时,黄老师就“教学效用”展开了论述。黄老师为老师支了三招。第一招,发现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暴露错误,并能够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精确的指导。第二招,纠正学生错误的学习行为或者学习方式。老师应该要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和能力,从自身寻找问题,做合格老师。第三招,引领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才是教育的真谛。

黄老师阐述学科研究的范畴时指出,老师要对学科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要选择适合学情的教学内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次,研究教学过程,要学会整合教学内容,坚决摒弃按部就班、报答案和放PPT的课堂。

黄厚江老师虽年过花甲,却精神矍铄。他妙趣横生的讲述,既有纵向深入,又有横向拓展,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他丰厚的人生积淀,带给学员深刻的思考,学问深处是性情,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外出学习取真经,对话专家谋发展。满怀热情,心怀渴望与理想的“未来名师”班学员们决心为天地立心,为教育点灯,行走在教育求真求善求美的润泽的成长大道上。(“未来名师”培养对象研修班语文第一组  陈杰等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周琼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