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媒体关注
温州都市报:温二十二中助推学子“驶向”光荣之路
时间:2018-07-10 16:21:29 浏览次数: 来源:市教育局 字号:[ ]

紫金港校区东门,各地游客络绎不绝,而边上金色的“浙江大学”四字,则是无数学子心之所往的存在。

近日,落日余晖下,有9人在此合影留念。其中,6人是去年毕业自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的学生,如今就读于浙江大学。另外3人,是温二十二中校长周啸勇一行人。

本着“对学生一辈子负责”的理念,温二十二中近年来主动探访“高中后”学生,关心他们毕业后的动向,将其发展情况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标尺之一,进而思考学校现有的教学与育人模式有无提高之处。

就是在不断完善的教学思路和育人方式下,学校才打通了从瓯江畔前往紫金港的光荣之路。这条路从来就不容易,且看温二十二中如何昂首阔步,一往无前。

母校二十二中校长和老师赴浙大探望6名学子

1、母校校长看望“高中后” 探索与大学衔接课程

去年,陈奕汝、方非凡、王浩文、林豪、王桦、杨扬等6名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学子一同考入浙大,这是学生的圆梦时刻,也是学校梦寐以求的教学成果。

经过浙大的一年学习,现在学生的情况如何,高中母校的育人目标实现了没,高中三年培养的哪些良好习惯至今仍然受用……带着这些问题,周啸勇一行近日来到浙大紫金港校区,探望曾经的温二十二中学子,听听他们对于母校的看法和建议。

 由于课时安排不一样,直到下午5时30分,学生们才从各个校区或教学楼一路奔向学校东大门,飞奔向曾经的母校校长和老师。

 “没想到母校校长来看我们这些毕业生,太惊喜了。整个浙大得到这个待遇的,也就我们几个吧。” 陈奕汝笑着说,看到校长和老师特别亲切,以前还有点点距离感,现在就像是老朋友,聊聊自己的近况,谈谈对母校的印象。

 听着学生们在浙大校园讲述着过去学校教育对于自己成长的帮助,周啸勇坐在一旁欣慰地笑了。他告诉记者:“学生能记着母校的好,这就够了。这次来浙大,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如今学习上进,发展全面,我们老师和他们学生三年的付出没有白费。”

 在周啸勇看来,学校不是只对学生负责三年,高考完了就结束了。学校还要关心学生毕业后的动向,他们的良好发展既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也是检验学校工作的标尺。学校牵挂他们,他们自然也会主动关心与反哺母校。这样做,才能逐步建立真正有温度、有深度的学校文化。

温二十二中看望毕业生已不是首次。去年,周啸勇就带队来到浙江省警察学院滨江校区,看望在此就读的几十位温二十二中毕业生。

主动关心“高中后”学生,周啸勇还有一个自己的考量。他在思考,现有高中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方向如何更好地对接大学需求?如何搭建双方深度合作的平台,让大学对有意向就读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今年,学校成为浙工大优质生源基地,开始多维度的交流与合作。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校园

2、如何做人、做事、求知?老师传道授业解惑

几位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无一例外都提到高中老师对于自己的影响。

 陈奕汝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不过她称自己是被老师批评最多的学生之一了。她说,老师对她最大的影响是教会自己科学地安排时间,每节晚自习检查所有的计划表,对学生的时间计划提出建议,教会学生合理规划时间。“在什么时候,明白该干什么事。这样的好习惯让我在浙大的学习生活中依然很受用。”陈奕汝说。

 林豪说,在大学,有很多东西要重新学习,有很多事情颠覆过往的观点,但不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高中老师们教给自己的严谨、认真、负责和投入是他觉得要一直努力去做到的。

第一次选考之后就要回家的那个下午,班主任傅老师引用杨万里的诗句对林豪说:“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每个阶段都有需要去学习的事物,重新定义过去的观点,很少有什么是持久不变的,但一个人求知、做事、做人的态度和精神却会影响他一生之久。

好的老师不仅是知识上的指导者,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导师。

方非凡在高一时,地理和政治学习遇到障碍,因此,他对这两门科目的态度就变得敷衍起来。

班主任看到这一情况,严肃地对方非凡说,每个人都有擅长的科目,但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也要学着去做好,因为以后到社会上,会有很多你需要做的,但不可能都是你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班主任这席话让方非凡茅塞顿开,为什么不喜欢的就不能去做好呢?“虽然后来不再学地理和政治了,但是我在这两门功课上,懂得了责任,懂得了认真做事。现在,许多人都说我做事靠谱。”方非凡笑着说。

体育特长生杨扬在高中阶段一度比较迷茫。她不知道将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在一次课堂测验睡着之后,班主任找杨扬谈话,一句突然的反问敲醒了她:你不想出去看看世界吗?

 杨扬说,再次从学校长廊望向瓯江的时候,她想外面会有比它更美的风景吗?身边优秀的人很多,外面会有更有趣的人吗?她想通过大学这个平台去看一看更美的风景,去遇见更棒的人,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温二十二中正是通过一位位老师,参与到学生的成长经历中, 对学生的求知、做人、做事产生深远影响。

3、励志教育印象最深 “25公里都走下来了,还怕什么困难”

在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中,母校的“励志教育”是高频词。周啸勇说,经过一年时间,毕业生依然记得母校的“励志教育”,可见高中三年打下的烙印之深。

周啸勇解释,所谓“励志教育”是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从普通高中教育的角度看,就是指勉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志向的教育。“简单来说,人是需要一点精气神的。”

据了解,该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都是进行励志教育的载体。从高一军训和始业教育开始,到高二年级开展励志跑操比赛,再到高三阶段开展励志远足、励志口号比赛和励志成人礼等活动。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超越自我、再创辉煌”这十六个字出现在各种活动场合,伴随着学生从高一军训开始到高三走进高考考场。

王浩文对母校一年一度的励志远足记忆尤深。“去年我也是其中一员。这个活动很新鲜,也很励志。在今后的人生历程当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的问题可能会伴随我们度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一想到25公里路都坚持走下来了,这些困难一定能解决,达到目标。”

除了励志教育,学校寄宿的准军事化管理也让学生们受益匪浅。王桦说,我们寝室的内务整理都是按照部队要求,比如鞋子摆成一条线,牙刷牙膏摆整齐,被子叠成方块等。每个星期,还有部队教官过来查寝室。

4、高考连年突破,学科、体艺比赛连拿大奖,“智慧校园”锦上添花

优秀的教育理念和得当的教学方式,使得温二十二中结出了累累硕果。

学校高考成绩连年突破。2015年高考第一批上线89人(不含艺术、体育类)。2016年一批上线107人(不含艺术、体育类)。2017年,新高考改革后的首届学生迎来高考,学校788人参加高考,一段上线215人(不含艺术、体育类),319人被首批录取,首批录取率达41%。39人被985或211大学录取,其中6人被浙大录取。

今年,学校687人参加高考,一段上线272人(其中艺术、体育类56人),一段上线率达40%。

中加合作高中课程项目七届毕业生,全部被加拿大、美国等国大学录取,签证率100%,75%以上的学生进入世界一流名校。

办学16年来,学校还在学科竞赛、体艺比赛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先后有257人次获省级奖,超千人次获市级奖项。体艺方面,学校共有30多个社团,其中航模社是市十佳社团,学生曾获2016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线操纵项目亚军等荣誉。

近年来,学校在信息化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深度融合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学校是全国首批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校,是市教育局重点打造的“未来学校”。

学校尝试了多种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融入智慧应用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学校在创新班搭建智慧教室环境,尝试在智慧教室中进行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以任务单的形式梳理知识点,在课中结合平板教学的优势,通过分组讨论、抢答、实时上传、过程回放等功能,老师能清楚把握学生的接受情况,对学生分组讨论的焦点问题进行课上分析、解惑,余下的题目以微课的形式由学生课后点播查看解决,集中解决存在的共性问题。

据统计,温二十二中智慧教室试点的创新班在高考中一段率达80%。

除了在教学上推广“智慧教室”,学校今年在全校推广智能手环,学生在校的运动数据、睡眠数据、饮食数据等都会被一一记录,这为学生在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做好数据支撑。(2018年6月25日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 夏忠信)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