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媒体关注
中国教育报:文化铸就职业教育“精神之钙”
时间:2019-12-24 15:43:10 浏览次数: 来源:办公室 字号:[ ]

一双小小的鞋里到底有怎样的乾坤之大?也许,你可以把它只简单地看成是人类的代步工具,行千万里路,穿百样鞋;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历史的载体,从古代小巧玲珑的“三寸金莲”,到现代千姿百态的时尚女鞋,从当下的高端定制鞋,到今后充满科技元素的鞋,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见证人类文明的变迁;你还可以从鞋里找到人生的智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蕴含的踏实做人,“知行合一”里的理论实践相统一……

当我们大部分人还把对鞋的认知停留在代步工具层面时,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职业技术学校(又名“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历经十余年的专门化教育探索,由鞋的制作工艺延伸到了对鞋历史、鞋文化、鞋哲学的研习,由表入里,由术而道,以文化育人驱动职业教育转型,向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鹿城区职业技术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是基于鹿职鞋业文化体系,融合行业企业中职文化,打造出由专业技能向专业品位升级、由“鞋文化”向“行文化”递进养成、由历史传承向新时代创新创业节拍拓展的三轴六极“魔方式”教育体系,依托该体系,鹿城职教全方位激发学生的职业向往、学习热情、创业激情、文化兴趣,着力培育有创新创业素养的精工人才。

文化注入

由专业技能向专业品位升级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职业教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和弘扬工匠精神两项重要任务。培养大国工匠,就是要夯实专业技能,让人才具备精湛的一技之长;而弘扬工匠精神,则需要为职业教育注入文化基因,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深厚文化底蕴与精湛一技之长,是职教学子人生航向和事业腾飞的双重保障,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重专业轻文化,这也使得职业教育学校向文化育人转型成为迫切趋势。

鹿城职校的文化育人转型,要比大部分职教学校起步更早、谋划更远。学校之所以能有这样前瞻的意识和长远的布局,得益于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王松对传统文化的情有独钟,也得益于他在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决心和坚持。王松校长既是鞋类专门化职校的掌门人,也是鞋类高级设计师,他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有一个特别的爱好——收藏“鞋石”,多年来,他从全国各地淘来数百枚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品类繁多的石头,这些石头从不同侧面展现出同一种样貌——鞋子,对此,王松校长别具匠心地称之为“鞋石”。在王松校长看来,“鞋石”中蕴含着丰富的灵感素材,设计师可以从“鞋石”的形状、质感、韵味中获得启发,为自身的设计作品服务。王松校长把收藏的石头搬进了学校,建立“一足间鞋石”收藏馆,供鹿城职校师生观赏品鉴,寻找设计灵感;同时他将自己的收藏心得,编写成一本《鞋石欣赏》专著,全书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鞋石文化”的审美情趣。正是有王松校长这位“文化大使”的亲身推广,鹿城职校把文化育人提到了战略高度。学校在利用四段递进式工学结合模式夯实专业技能、利用“双主体岗位定向式”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推进“宽基础精技能”发展、利用比赛(展览)促进练习之余,潜心塑造文化校园,打造文化育人的氛围。

鹿城职校的校园,可谓是一步一景一文化:穿着鞋子的“人”字造型雕塑,矗立在校门入口处,寓意以人为本,踏实发展;学校以“树人、铸匠、育才、琢器”命名的教学大楼,寓意着学校“四成”(成人、成匠、成才、成器)育人架构;亭台和连廊名为匠心亭、天工廊,寓意着学校精益求精育工匠的初心;校园景观石刻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精工”等办学理念,还有写着温州人精神的标语牌,破垒等文化景观……组成了“鞋文化公园”,它们传达着文化的寓意,浸润着学子的心灵。除了校园环境的文化注入,鹿城职校的课堂也引入了“鞋文化系列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品位。而这些鞋文化课程中,更具代表的莫过于王松校长开设的“鞋石欣赏”选修课。每学期这门课总是爆满,学生们在王校长的带领下,从一件件“鞋石”中去感受鞋子设计的灵韵,了解鞋革行业的核心文化,提升自我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 特色萃取

由“鞋文化”向“行文化”递进养成

在鹿城职校,文化育人不仅仅是在环境上和课程上注入文化基因,学校还提出“鞋文化”教育和“行文化”德育特色。“鞋文化”,指的是足心(精神文化)、足行(职业规范)、足艺(专业技能)。为了让学生能深入领会这一文化,学校创建国内中职学校独一无二的鞋文化体验馆,并取名“I shoe sky”,意为“鞋的天空”,用英文表述意味着中国的鞋子要放眼世界走向国际,而“I”又是英文单词inherit(传承)、individuation(个性化)、internet(互联网)的首字母,是学校特色办学的高度概括。“I shoe sky”鞋文化体验馆以“三只鞋”为标志,以“过去之鞋”“现在之鞋”“未来之鞋”为主题设立3个展区,将“鞋石文化”与鞋文化相结合,将校园文化与鞋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鹿职特色的鞋业文化育人模式。

“行文化”包含四层内涵:“我能行”,相信每个学生都有长处,通过“成功教育”树立自信,走适合自己的路,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知行合一”,以工匠精神为抓手,通过学分制和各类主题活动,让德育落到实处;“立足行业”,通过融入行业,了解行业企业文化,懂得职场规则、树立质量、诚信意识;“踏实行千里”,以就业创业教育为突破口,发扬敢闯敢拼的温州人精神。“行文化”德育强调针对校情和生情,提倡让“成功激发成功”,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势能力,用具体可行的活动强化素养。2018年学校“行文化”德育品牌先后被评为温州市中职德育品牌、浙江省中职德育品牌。

鹿城职校的“鞋文化”和“行文化”,是一种递进养成的关系,通过教育,助力学子夯实专业技能、浸润鞋革文化、养成美好品格。以“鞋文化”与“行文化”为指引,鹿城职校着力培养更多“心灵手巧、德艺双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格局升级

由历史传承向新时代节拍拓展

在研究鞋文化长达十余年的王松校长心中,“文化”这个词有不同层次的意义,文化育人推动着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更代表着一种传承鞋履历史遗产和创新中国鞋业制造的责任。承担这份责任,温州责无旁贷,鹿城职校也跑在前列。

在王松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引鞋专业大师和非遗技艺项目进校园,建立“大师工作室”“非遗技艺工作室”。目前,学校有3个省中职大师、名师工作室,5个市级大师工作室,2项非遗技艺传承项目,如“沙民生设计大师(鞋类)工作室”“马戈皮雕工艺大师工作室”“陈文华非遗项目(缝合工艺)工作室”“崔同占样板工艺大师工作室”等,以传承精工技艺。2018年,在大师工作室引领下,学生共研发鞋类新品133款,获得发明专利28项。

为了把握新时代创新创业和智能制造的节拍,学校设立以创新、创意、创业、就业为一体的专业社团——“一足间·创客空间”,打造出一个集皮艺、手工鞋、创意鞋、鞋靴手绘、3D鞋样以及视觉传达、电商、营销、推广等专业社团于一体的鞋文化微创业链(生态体系),助力创业实践;推动“三只鞋”空间实践传统手工技艺与智能化项目的结合,开拓创业新视野;以“智能+”和传统工艺的结合,推动学生创新力的发展。

通过走“文化育人”的转型升级之路,鹿城职校激发了新动能,教育质量实现飞跃:学校每年为社会提供数百名鞋类专业技能人才,每年为社会企业培训鞋类技能人才达1300余人次,每年普职兼修学工活动达2300余人次,产学研联合、成功申报专利发明124项;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百强特色学校、省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基地、国家级别中职鞋类实训基地、省中职鞋类示范专业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受到各级领导莅临寄语,行业企业交口称赞;德国、韩国、意大利等国人士纷纷来访;福州、宿州、威海组团考察;多家权威媒体争相报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校有特色才有生命,辟一方净土用心滋润;教师有特技才有权威,栽一棵育苗悉心灌溉;学生有特长才有出路,创一片森林尽情呼吸。”鹿城职校的教学楼墙面上赫然印着的三列金色大字,诠释了鹿城职校对教育的理想和情怀。一条路,一足间,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鹿城职校,用专注与责任,铸就职业教育充实而坚硬的精神之钙,为大国工匠的崛起贡献力量!(2019年12月19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12版 )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