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媒体关注
温州日报:从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 温州奋进在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征程上
时间:2019-09-12 11:16:55 浏览次数: 来源:办公室 字号:[ ]

 

一座迈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现代化城市,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来振兴?

一项“奋力续写好新时代温州创新史”的新使命,召唤什么样的人才来担当?

时代洪流奔腾浩荡,温州教育乘风破浪。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最近四年,温州教育人砥砺求索,以公平与质量为基本导向,以建设“未来教育”为品牌引领,奋进在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壮阔征途上。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已上升为对优质均衡教育的追求,温州锐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教育,努力从跟跑为主向领跑为主转变、从基本满足向更加满意转变、从外延为主向内涵深化拓展转变,实现温州从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转变。

制图.png

向改革要活力

从跟跑为主向领跑为主转变

微信图片_20190909203308_副本.png

温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发祥地,中国民营经济的拓荒者,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发展的奇迹。而秉承温州人精神,温州教育同样以改革创新的勇者之姿和丰厚实践吸引世人的目光。

“今年儿子小升初报名比前年大女儿读初中报名方便多了,除了提交必要的材料外,基本上只要在手机上动一动手就可以了。”市区王女士开心地说。小升初报名,一直以来以“材料多”“候时长”等被家长腹诽,今年5月,我市把“最多跑一次”改革和群众关切紧密对接融合,率先攻克这个难题,启用温州市初中招生管理系统。目前,全市共计377所初中学校通过该系统进行招生,基本实现无纸化招生。

青少年的“明眸皓齿”是全社会的热切期盼。今年3月我市率全国之先实施“明眸皓齿”工程,完成首次106万学生视力普查,建立近视防控大数据平台。今年以来已完成教室灯光改造8237个,完成率已达103%。暑期伊始,市教育局更是制定出台《温州市中小学生(校)假期护眼公约》,与学生约定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每天使用电子产品不超过1小时等。

小升初的招生便民系统和“明眸皓齿”工程是温州教育回应群众关切,锐意创新的一个缩影。温州的教育和这座城市一样,一直在找寻前行中的动力,这种动力来自对改革和创新的尊重与执着。

正是创新,温州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温州各级政府和部门坚决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增加教育投入。近三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收入达到530.57亿元,年均增幅10%,人均教育经费投入和城乡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比例从落后位置进入全省前列。坚持规划引领,紧扣“大拆大整” “大建大美”总体部署,着力优化校网布局,近三年累计开工校舍面积181.28万平方米,中小学生均占地、建筑面积分别提升至27.18平方米和13.83平方米,总量增幅

居全省第一。市本级实施政府投资项目65个,完成投资29.75亿元,连续六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洞头、龙湾、瓯海、瑞安、鹿城、文成、苍南通过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评估。

正是创新,民办教育改革始终领跑全国。作为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的探路者,去年,温州民办政策优化力度再创新高,出台被誉为温州民办教育3.0版的“1+9”政策,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登记管理,正着手突破现有民办学校选登记营利性民办学校政策落地的难题,按照民营经济发展的更高标准和民办学校办学的更高要求,持续推动民办教育规范、优质、品牌发展,推动公办与民办教育和谐发展。

正是创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我市深入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精准教学,组建11个核心素养研究组,新增第三批校本研训示范校33所,强化大数据支撑,拓展云阅卷、云教研等载体,构建义务教育阶段“1+3+X”区域课程图谱,打造高质量课程改革体系。启动新高考改革以来,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今年全市高考一段录取率24.57%,近5年提升15.4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正是创新,教育队伍越来越有活力。我市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出台《温州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试行)》,组织开展全市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率全省之先建立“立师德正师风”在线宣传监督平台。深入实施瓯越教育人才培养三年行动,实施“百千万”工程,选拔100名教育名家培养对象、1000名“未来名师”培养对象、10000名“未来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打造一支坚定信仰、结构合理、德才兼优、充满活力、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并通过校长职级制改革、县管校聘试点等方式,均衡师资配置,不断释放队伍新活力。同时,温州还在全省率先推进中小学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自主评审改革,率先在高级职称评审中创新应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师个人申报、推荐、核验、评审、结果公布“一网式”全流程在线办理。

正是创新,在温高校实力越来越强。近年来,在温高校贯彻“高教强省”战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在温高校共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温医大临床医学专业进入前0.2%),20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等。温州医科大学是省重点建设高校,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世界名校开展合作办学;温州大学被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同时正在积极创建“省市共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温州肯恩大学被列为教育部和浙江省支持建设的国际化高水平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省重点建设高职院校,新获批国家优质高职院校⋯⋯高教新区列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名列中国高校孵化器十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启动建设,打造温州创新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将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效力,推动教育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创新,打造教育综合改革‘温州样本’。”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建海说。

近年来,温州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用事实雄辩地证明了改革创新是发展之源,是温州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引擎。

坚持“五育”并举

从外延为主向内涵深化拓展转变

微信图片_201909092033081_副本.png

近年来,温州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把提升关键能力作为智育重中之重,把体育美育作为增强综合素质的刚性要求,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走进温州学生实践学校,一群初中学生正在野炊,生火、炒菜、递香料,大家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很快色、香、味俱全的一桌菜就完成了⋯⋯我市正依托各类实践教育基地、青少年宫等开展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行万里路”中汲取营养、快乐成长。今年我市打造省级劳动试点校45所,数量居全省前列。承办首届国际研学旅行高峰论坛,打造十大特色线路,学生参与实践研学活动近90万人次。通过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教育,进一步丰富学校的育人模式和育人路径。

“立德树人”筑牢德育根基。近年来,我市持续创新德育模式,深化“四品八德”德育品牌,并作为典型经典向全省推广,发布《浙江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微动漫,选树“四品八德”好少年,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目前,温州已创建德育试点校84所、示范校78所,工作经验入选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同时率全省之先构建起了完善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

今年7月5日,在“新青年下乡”的基础上,我市又创新推出在温高校研学教育活动,围绕“民营经济发展”“文化温州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五大研学专题,精心设计推出首批67家极具浓郁温州特色的研学基地。职业教育同样把德育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邀请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张积贵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分享“工匠精神”,开展润物无声的“职业人思政课”“课间健与美”“准职业人体验周”等,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教育集团的思政课精彩纷呈。校长郑源贺说:“我们将各类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职业教育课堂和各类活动中,让思政课告别鸡汤课的印象,真正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此外,温州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跳出分数看智育,培养学生认知力、学习力和创造力;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开足开齐体育课,创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体育特色,高标准推进中小学心理辅导机构标准化和示范点建设;增强学生美育熏陶,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提升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2019年,我市深化美育改革,打造面向未来的校园文化,新创“墨香校园”30所、“书香校园”50所,7支表演类队伍入选全国展演,数量居全省第一,市教育局荣获全国中小学艺术节优秀组织奖,局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温州注重关注学习全过程成长,通过打通学校、家庭、社会的边界,构建服务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统一战线”,调动全社会资源,特别是围绕身心健康、劳动教育、美育等方面,整体构建新型的教育供给与服务结构,增强孩子的实际获得,将“五育”的基本素养固化在广大青少年身上。

目前,我市已有中小学幼儿园市级家长示范学校600多所。温州“新雨”家教公益讲座入校园活动累计开展537场,25万家长受益。

走向优质均衡

从基本满足向更加满意转变

微信图片_201909092033082_副本.png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一端连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一端连着老百姓对优质均衡教育的殷切期盼。

“女儿真是太幸运了,刚好赶上泽雅中学与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组建合作办学联盟,去年10月份,她作为首批学生免费被选送到育英读书,短短半年多,从班级中下反超到中上,中考更是一举考上了瓯海中学⋯⋯”泽雅中学初三毕业生林温慧的妈妈感激地说。林温慧妈妈口中的合作办学联盟,是去年瓯海区为更好地促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组建了5个教育集团校+2个合作联盟,泽雅中学属于该区创新推出的优质民办校携手农村潜力校共同发展的2个合作办学联盟之一。

人民的感受是最真切的,无数张笑脸是最生动的。近年来,温州教育为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所付出的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更多的家庭升腾起新希望。新组建城区十大教育集团;推进多所学校联盟合作办学,以“名校+新校”“名校+潜质学校”的形式,以“1+X+Y”的复合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深化培育两轮共300所“新优质学校”;实施初中全面提升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行动”,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学校236所,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新建名师工作室70个,其中56个驻点农村和薄弱学校,开展活动600余次⋯⋯温州近年来多措并举,让先进的办学理念、有效的课程教学、优质的教师资源不断共享和辐射。

这个暑期,我市中小学生如果遇到学业上的疑惑,都可以上温州市中小学生在线答疑平台,在家享受名师免费辅导。据悉,温州市中小学生在线答疑平台自 2017 年开通以来,目前已实现常规答疑、互动同屏直播、智库检索等功能。平台汇聚了全市在职市级三层次骨干教师,全市中小学生在家就能免费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聚焦“互联网+”教育,素以改革创新闻名的温州教育针对未来人才培养趋势和需求,抢先提出构建“未来教育”体系,深入打造“未来教育”品牌,“未来教育”智慧建设有力推进。2017年,市教育局开始实施《温州市教育大数据驱动未来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高位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目前,全市已创建示范数字化学校123所,数字化校园114所;已创建未来(智慧)学校实验校97所,智慧教室600个。近年来,温州市创客教育、云图书馆、云阅卷系统等信息化项目还入选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除义务教育阶段外,我市还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以来,学前教育新改扩建幼儿园224所,等级园占比达到97.89%,提升26.3个百分点;实施普高“分类办学”改革试点,加强普高共同体建设,省级特色示范普高比例达68.6%,提升42.4个百分点,居全省前三;加快职业教育智能升级,全面推进“名校名师名专业”建设工程,在全国首推 “教产城”互动共赢的生态系统,打造产教融合升级版⋯⋯温州基础教育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温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市、县、校三级督学网络,温州已建立101个督学责任区,聘请456人责任区督学,形成了“诊断型”“推介型”“调研型”“整改型”等“四型”督学模式。为根本扭转单纯以学业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温州在地市级层面率先制定出台《温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实施方案》,构建学生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幸福等4个维度18项指标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学生奋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星垂野阔,月涌江流。正值全市教育大会暨第35个教师节庆祝大会召开之际,又是一个春天。在迈向教育现代化的征途上,在绘就新的历史蓝图中,温州教育人再次雄姿勃发,扬帆起航。(2019年9月10日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温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慎)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