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0日,温州市农村小学品德学科建设研讨暨送教活动在鹿城区双潮小学举行。温州市部分曾执教省、市级优质课的骨干教师,部分农村小学校长和温州市小学品德黄又绿名师工作站的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上午,研讨会成员观摩了两节精彩高效的思品研讨课。一节是双潮小学姜海飞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传统节日》。她以课本为原点,因地制宜,紧密联系农村学生实际生活,选择了农村孩子熟知的清明节和端午节开展教学。课上,围绕介绍传统节日——端午节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他们集思广益,自主探究思考。另一节是温州市建设小学吴映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做事不拖拉》。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绘图故事形式,生动有趣地导入新课。课堂围绕做事拖拉的比利熊展开,感受体验做事拖拉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改掉做事不拖拉的坏习惯。课后,研讨会成员针对堂课的亮点及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大家各抒己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建议,让人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还研讨了农村小学品德学科建设问题。会上,双潮小学吴瑞杰校长作了学校的概况和品德学科建设经验介绍。淳朴的话语,道出了学校近几年的发展与规划,深刻的思考也让与会老师惊讶这么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居然会着力建设小学品德学科,并已有五位老师在区、市级研讨会上展示公开课。温州市名教师黄又绿与大家交流了一年的支教感受,并阐述了关于“农村小学到底是否需要建设品德学科”和“怎么‘接地气’地建设品德学科”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与实践。这两个问题也引发了全体与会老师的热烈讨论。 经过研讨,本次活动形成了共识:农村的小学生更需要品德学科,教师在品德课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以弥补农村学生家庭教育不足的问题。品德课程涵盖历史、地理,带着孩子们走进城镇,感知祖国,面向世界,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拓宽孩子的视野,应该成为孩子最为喜欢的课程。农村小学的品德课程只要联系本地实际,针对学生需要展开,就会指导学生生活,引领学生发展。最后,大家决心继续关心农村小学品德学科的建设,为农村小学品德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在悠远的西溪旁,大家为接地气的农村小学的品德学科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