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出新裁,别样课堂 ——2015年温州市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学科“新常规、新课堂”课改领航活动纪要 2015年11月9日,细雨绵绵秋意浓,温州市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学科“新常规、新课堂”课改领航在瓯海区实验小学前汇校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主办,瓯海区实验小学前汇校区承办。来自县市区的教研员及全市200余位骨干教师参与了此次盛会。 此次展示活动,以“新常规与品德课堂变革”为主题,以课例与观点分享为载体,展示了品德学科在“新常规,新课堂”理念下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章:隆重而简短的开幕式 早上八点半,课改领航活动隆重拉开了帷幕。瓯海区实验小学集团校赵成木校长为大家介绍了瓯海区实验小学《巴学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情况。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黄德杰副主任为开幕式致辞,并介绍了瓯海小学品德团队取得的成绩和主要的经验。 
第二篇章:展示新课堂 领航新课改 本次展示活动异常精彩,亮点频现。 亮点一:践行教学新常规,拓展课程新资源 《温州市品德教学常规》明确规定:要因地制宜拓展教学时空,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制定专题实践活动计划,并且要整合其他学科,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开展体验、考察、调查、制作等实践活动。 我们把这个规定解读为:品德教学不应该局限在单一的常规课上,还应该在常规课的基础上,根据主题,衍生开发相应的活动课和实践课,真正使品德指导孩子们的生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1.以教材为主的常态课 上午第一节,瓯海实验小学的刘寅老师为我们展示“风景这边独好——《请到我的家乡来》的第一课时,是一节品德常态课。老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爸爸去哪儿》这一情景,向村长推荐温州美景。整堂课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给孩子们充分的合作、探讨、交流的时间,让他们通过收集、交流家乡的美景,了解了温州的自然景观,从而建立起了对家乡的热爱,产生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衍生专题的拓展启动课 第二节,瓯海景山小学的姜丹老师在刘老师课堂的基础上,设计了《舌尖上的温州》——《请到我的家乡来》专题拓展活动启动课。姜丹老师的《舌尖上的温州》依托《请到我的家乡来》这一教材,以激发热爱家乡之情,感受温州美食的多样性,了解美食背后的传统文化和浓浓乡情为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拓展教材,真正实现了品德课堂与学生生活的链接。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温州美食,用自己的双手去制作温州美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美食背后的文化。在实践活动中习得搜集、合作、探究的本领,在体验中感悟家乡传统文化的悠久和厚重。 
3. 拓展专题的实践活动说导课 第三节课,瓯海艺术实验小学的陈嫦聪老师为我们展示的是专题拓展实践活动说导课:《舌尖上的温州》——《请到我的家乡来》,学生们在姜老师的启动课之后,孩子们对家乡的美食了解的欲望很强烈,在专题拓展实践活动中展示的是学生们精彩的活动过程和老师们细致的组织指导。 
亮点二:改变学习方式,收获课堂精彩 下午一点十分,老师们和孩子们共同走进了翻转课堂的乐园。首先是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马作雄带来的短课《不同地区不同生活》,马老师运用《辣妹子》一首歌,引出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从而让学生进行课堂质疑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有衣食住行的不同呢?最后马老师借助我们品德团队开发的微课,通过ipad,让孩子自主学习,了解地形地貌、温度、干湿度的相关知识,并在班级的QQ群里互动交流。这样的课例,突破了常规的教学课堂,拓宽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在座的老师真正地领略了翻转课堂的魅力。 
为了让在座老师对孩子们自学的微课内容有所了解,大会还安排了三节微课《不同的地形地貌》、《不同的温度带》、《不同的湿度带》的展示。 最后,娄桥河庄小学张瑶老师执教的《不同地区不同生活》,向大家展示了孩子们自学微课后的学习成果。课堂中,孩子们分工明确,通过 PPT展示、小组表演、图片欣赏等形式,向同学们汇报了小组的学习成果。形式多样的汇报,内容丰实的展示,得到了与会老师高度地评价。 
下午的“短课、微课、长课”让人眼前一亮: 课型新。短课+长课的新课型,打破了常规课的时间限制,更大程度地统筹了了教学内容的重点把握,解决了课时安排的纠结。微课打破了学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生动、最形象的图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落实知识点。3个微课分别是陈迎裔《不同的地形地貌》,邵晶晶《不同的温度带》和潘素燕《不同的干湿区》,微课展示得很精彩。 内容新。马作雄老师的短课,是《不同地区 不同生活》的导入课,马老师跟着学生聊不同地区的不同生活方式,在聊天的过程中,学生自主质疑、猜测、初步验证,激发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张瑶老师的长课,是《不同地区不同生活》的自主学习后的汇报课,学生课后通过充分的自主学习,不仅学习了微课,而且还查找了很多其他学习资料,汇报他们的所学所得,展现的真实的学习成果,张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学情稍加点拨,稍加梳理,体现的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结构。这学习的过程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还课堂给学生,收获了满满的精彩。 第三篇章——分享新理念 解读新常规 如果说课堂观摩、互动研讨与成果分享是暖风扑面,那么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董晓群老师的专业引领犹如清风徐来,为我们拨云见日。 首先,董晓群老师引领大家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通过视频《这是个变化的世界》,让在座老师感受到了世界的瞬息变化,直指未来孩子的核心素养。接着,董晓群老师借用一个个生动的课例,为大家阐述了我们品德课堂该如何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孩子未来生活的品质和能量。 
合课航州》依托《请到我的家乡来》这一教材,以激发热爱家乡之情为最后,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教研员侯定伟老师就《品德与社会(生活)教学常规》的“规范”和“创新”进行了简要的解读。侯老师认为,本次课改领航展示是在做好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探索了“常态课”、“拓展课”“微课”和“短课”等课型的特点,既体现了“常规”的要求,也体现了深化课改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瓯海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南瓯校区 王月媚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