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关怀版
网站首页 教育机构 教育动态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上办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温州籀园小学 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时间:2017-10-19 15:26:46 来源:市教育局 字号:[ ]


    德育特色项目建设,是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内涵的有效抓手,也是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必要条件。截至目前,温州共有德育示范学校38所。今天,温州中小学德育订阅号带您走近温州市首批德育示范学校-温州市籀园小学的家长义工特色。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不是唯一的;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但不是万能的。对学校而言,应要树立整体育人、开放办学的理念,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路人、同盟军。在温州市籀园小学,不仅是理念上的共识,更有行动上的创新。

一、让家长成为“编外教师”

家长可当老师吗?当然。教育不仅仅发生在书本上,人本身就是教育的“富矿”,就像近年来温州在做的“真人图书馆”一样,每位家长都是独一无二的流动的课程资源。

家长能当老师吗?在我们学校,自愿报名愿意来学校上课、做义工的已有550多位家长。他们有热情、有能力,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又往往有一技之长。

这些“编外教师”受到了孩子们的追捧:

第一类:知识超人。2014学年近70位家长为孩子开设各类讲座,3D打印、儿童理财、身体奥秘,包罗万象,视野开阔;在“果娃故事屋”,近60位“故事妈妈”两周一次轮流给孩子们讲故事。

第二类:技能达人。有19位家长长期担任摄影、行进打击乐、瓯绣非遗项目等一批特长选修课的指导师,每周一节,一学期要上18节课。

第三类:服务能人。参与学校活动管理,比如艺术节,全校2000多学生参与,37个场地,近百位家长义工担任评委或协管。

二、让家庭成为“课外学堂”

当前,家校互动偏于单向度地把家长“请进来”,真正将学校教育延伸、渗透至家庭,还不够不深。家庭不是只管吃住的旅馆,应是亲子共长的家园,以及一定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教室”。我们学校的“家庭实验室”正致力探索于此:

(一)基于学校、扎根家庭。学生根据在学校学习内容,明确实验任务,把实验室建在家里的一个角落。

(二)亲子共建、自主实验。家长作为家庭指导师,亲子共同建好实验室,孩子自主完成家庭实验项目。

(三)兴趣为主、问题导向。不求高大上,小发明、小修理、物理、化学实验、家庭养殖、种植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的家庭实验项目被命名为“一千零一夜家庭实验室计划”,鼓励全校1000名孩子建立1000个家庭实验室。近几年,学生共计完成7000多项家庭实验,提交研究报告(日记)5000余篇,其中400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级科学比赛中获奖。

“家庭实验室”有效弥补了课堂的时空不足,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人人有成的教育价值,同时让亲子有了更多沟通交流的聚焦点

三、让家委会成为“校外高管”

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是联结学校、家庭、社会的重要纽带,更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必然要求;家长不是学校教育的看客、旁观者,而应是知情者、建议者、协同者、参与者、监督者。

秉持携手育人的大原则,我们学校建立了新型校级家委会,责权统一,家长自治,做到“五个有”:有地点、有机构(策划部、外联部、培训部、人事部)、有标识(徽章、誓词、制服)、有章程、有表彰,充分发挥着组织协调、决策咨询、民主监督等系列功能。其中不乏一些特色鲜明的活动:

——家长学堂。聚焦亲子教育,网络发布课程信息,家长自主参与。从课程安排、话题确定到专家邀请,全程包干。

——亲子教育工作坊。网络招募确定团队,每期历时21天,每日微信群跟踪答疑,共同探讨家教问题。

——家教援助中心。借助有心理咨询等背景的家长,对学校家长家教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无私支持。

——“苹果树之友”义工组织。联络城市孩子,帮助乡村儿童成为有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公民。足迹遍布中国411县,37个项目,惠及20000名乡村师生。2014年的北川科学公益夏令营,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影响力。

在这里,家委会撬动的,不仅是教育生态的优化,更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现代的教育应是开放多元的、充满活力的,让我们关注生命成长,凝聚教育合力,为推进中小学育人工作付诸更多的努力。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