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关怀版
网站首页 教育机构 教育动态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上办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导读 > 局文
温州市教育局 温州市体育局关于举办2017年温州市直属、鹿城区校园体育季系列赛事的通知
时间:2017-03-13 15:46:43 来源:市教育局 字号:[ ]

 

鹿城区教育局、体育局,市局直属各学校:

为进一步提高温州市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营造周末锻炼氛围,鼓励学生参加周末体育竞赛和自主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经研究决定举办2017年温州市直属、鹿城区校园体育季及系列赛事活动,现将有关规程发给你们。请各参与学校做好活动筹备和组织工作,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附件:2017年温州市直属、鹿城区校园体育季系列赛事竞赛规程

 

温州市教育局                      温州市体育局

2017年3月13日

 

附件

2017年温州市直属、鹿城区校园体育季系列赛事竞赛规程

 

一、主办单位

温州市教育局  温州市体育局

二、协办单位

鹿城区教育局   鹿城区体育局

浙江省中学生体育协会田径分会  

温州青少年校园足球协会 温州市篮球协会  

温州市排球协会  温州市乒乓球协会  

温州市定向运动协会  

温州市国际象棋协会

三、承办单位

各参赛学校

四、参赛单位

市直属、鹿城区各中学

五、比赛时间

2017年3月至7月,具体项目详见项目规程

六、比赛事宜

1.组别:初中男子组、女子组,高中男子组、女子组共四个组别(国际象棋设初中组、高中组)

2.参赛学校须上报随队裁判员至少1人,并服从赛事组委会安排,否则不予参赛(需在温州体育教师人才库内注册,经赛前上岗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由主办方安排指定竞赛场地,有安排赛事的学校,应做好竞赛宣传、组织,提供记录台人员和器材等工作,为赛事提供保障服务,无故不参赛或弃权学校将不得参加评奖,并予以通报批评。

4.比赛期间餐饮、交通等费用自理。竞赛期间的保险由各参赛学生所在学校统一购买。

5.参赛队伍必须按照项目规定,准备深浅颜色的比赛服,服装不符合要求者不予参赛。

6.报名时间3月15日至24日,登陆完成所有比赛报名工作,截止日前名单可以修改,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不予修改和补报。

7.请各校制定赛前、赛中及赛后管理目标,切实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各项比赛顺利进行。

七、参赛资格

1.参赛学校必须是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学校(高中、中职)、初级中学(初中)

2.参赛学生原则上必须是浙江省常住户籍。必须办理第二代身份证

3.凡拥有双重户籍、身份证,外国籍、港澳台籍的学生,均不得参加比赛(注:允许赛前两年及以上已在本省/校连续就读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生参赛,报名时主动注明并提交相关学籍证明

4.必须是被所代表参赛学校正式录取,且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在读学生。其学籍必须纳入浙江省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凡拥有双重学籍、多重学籍的学生,不得参加比赛

5.任何有学籍变更(如转学、休学、留级、跳级)的学生,必须符合浙江省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规定同时必须在参赛学年9月1日前完成学籍变更否则不得参加比赛。无论何种原因未在学校正常学习、训练3个月以上的(由省教育厅抽调的集训、比赛时间除外),在12个月内不得参加比赛

6.参赛学生必须是政治思想进步,作风正派,遵守学校有关规定,遵守中学生守则和运动员守则,文化课考试合格,并经医院检查身体健康者,方可进行报名参赛

7.凡目前属于或曾经属于国家体育总局或浙江省体育局、体育俱乐部(非业余)正式在编、现役、注册的运动员及目前属于试训、长期集训的运动员均不得参加比赛

8.曾以不同学籍、年龄、姓名参加过国内或浙江省教育厅、浙江体育局所属的各类比赛的学生均按违反资格要求处罚

9.比赛报到时未携带全部规定证件以及超过比赛报到时限的学生,均不得参加比赛。

八、各单项详细规程

(一)足球

1.参赛办法:各队报领队、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后勤保障人员、队医各1人,高中组运动员人数不超过20人(不少于15人,其中主力14人),初中组运动员人数不超过16人(不少于13人,其中主力12人)。

2.比赛时间和地点:9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3.赛制规定和规则

(1)第一阶段,各组别分2个小组进行小组单循环比赛,以去年成绩蛇形分布进行分组,如该组别报名队伍不足8支(包含8支)分成1组,否则将分成2组。

(2)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比赛结束后,小组积分前4名队伍进行交叉淘汰赛,直至半决赛结束。

(3)第三阶段,冠亚军决赛采用主客场制。根据相互胜负关系、客场进球数多排名。

(4)冠亚军决赛比赛时,主场学校须组织好观众和网络视频直播工作。如没有主场可指定其他场地作为本队主场,主场学校没有特殊原因不得放弃主场权利。

(5)上场人数:初中组队员上场人数为8人,高中组队员人数为11人,其中必须一名是守门员,任何1队不得少于5人。初中可换4人,高中可换5人,被替换下场的队员该场不可复入

(6)执行国际足联最新的《足球竞赛规则》,参照执行《2011-2012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纪律规范》。

(7)比赛时间:高中组每场时间60分钟,上、下半场各3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初中组每场时间50分钟,上、下半场各25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

(8)比赛用球为5号足球,运动员统一使用皮足。

(二)篮球

1.参赛办法:各队报领队、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后勤保障人员、队医各1人,运动员16人(其中主力10人,替补6人)。

2.比赛时间和地点:4月1日周六第一轮比赛开始,地点另行通知。

3.赛制规定和规则

(1)第一阶段,各组别分2个小组进行小组单循环比赛,以去年成绩蛇形分布进行分组,如该组别报名队伍不足8支(包含8支)分成1组,否则将分成2组

(2)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比赛结束后,小组积分前4名队伍进行交叉淘汰赛,直至半决赛结束

(3)第三阶段,冠亚军决赛采用三局二胜主客场制。相互胜负关系在前,小组积分在前、小组净胜分在前者拥有2个主场

(4)冠亚军决赛比赛时,主场学校须组织好观众、啦啦操中场表演和网络视频直播工作。如没有主场可指定其他场地作为本队主场,主场学校没有特殊原因不得放弃主场权利。

(5)执行中国篮球协会审定最新《篮球规则》,执行国际篮联最新规则解释

(6)比赛时间:高中组40分钟(分四节,每节10分钟);初中组32分钟(分四节每节8分钟)

(7)男子组比赛用球为7号蓝球,女子组比赛用球为6号篮球

(8)比赛执行“十人制”,第一、二节五上五下,第三、四节不做阵容规定。

(三)排球

1.参赛办法:各队报领队、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后勤保障人员、队医各1人,运动员12人(其中主力8人替补4人)。

2.比赛时间和地点:4月8日周六第一轮比赛开始,比赛地点另行通知。

3.赛制规定和规则

(1)第一阶段以分组循环方式进行,以上一年成绩按蛇形编排分成A组和B组;比赛为三局两胜制,各组取前四名进入第二阶段。

(2)第二阶段为带分循环方式进行,A组1、4名和B组2、3名为上半区,A组2、3名和B组1、4名为下半区,各半区进行带分循环赛决出分区名次,第二阶段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

(3)第三阶段为总决赛,上下半区1--4名对应名次进行比赛,决出最终名次,总决赛1--4名的比赛采用三场两胜,每场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总决赛5--8名的比赛采用单场五局三胜制。

(4)循环赛以胜场多者名次列前。

(5)胜场相同则以积分多者名次列前,三局两胜的比赛,比赛结果为2:0则胜队积3分负队积0分;比赛结果为2:1则胜队积2分负队积1分;五局三胜的比赛,比赛结果为3:0或3:1则胜队积3分负队积0分;比赛结果为3:2则胜队积2分负队积1分。

(6)积分相同则以C值高者名次列前(C值=总胜局数/总负局数)。

(7)C值相同则以Z值高者名次列前(Z值=总等分数/总失分数)。

(8)两队Z值相同则两队比赛之间的胜者名次列前;当三队或以上Z值相同则仅在该几支队伍中采用上述1、2、3、4方法决定名次。

(四)乒乓球

1.参赛事宜:各队报领队、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后勤保障人员、队医各1人。各组限报队员6名(其中主力4人,替补2人,报到时确认主力队员名单)。

2.比赛时间和地点:5月12日至14日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

3.赛制规定和规则

(1)比赛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单循环赛,第二阶段采用单淘汰附加比赛。

(2)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的最新乒乓球竞赛规则。

(3)本次比赛采用红双喜三星40+白色乒乓球(大球)。

(4)各组别团体赛形式均采用五场三胜制(五场单打)。

(5)比赛顺序是:1、A—X,2、B—Y,3、C—Z,4、A—Y,5、B—X。每场比赛采用5局3胜制,每局比赛采用11分制。

(①在获得每2分之后,交换发球权;②双方比分都达到10分或实行轮换发球法,每人只轮发1分球;③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交换方位。)

(五)国际象棋

1.参赛事宜

比赛设高中组和初中组,每组3名棋手组成一个队:男2、女1,报名时按照棋手水平由高到低确定1至3台选手,第一台和第二台为男子台次,第三台为女子台次。每轮比赛,先手队的第一、三台先走,第二台后走。

2.比赛时间和地点

4月23周日温州市第四中学

3.赛制规定和规则

(1)比赛执行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审定的 2016 年《国际象棋竞赛工作手册》中的规定。

(2)各组采用 7 轮瑞士制固定台次比赛,电脑编排。

(3)各队序号由编排软件自动排序。

(4)每轮比赛,先手队的第一、三台先走,第二台后走。

(5)比赛中若一个棋手 2 次走出不合乎规则的着法,则判其输棋。

(6)比赛时限:

① 每方 25 分钟,包干。

② 时限结束前,一方认为时间恐慌,但局面是胜势要提和,则应立即请示裁判,由裁判审定局势后裁决。

③按三次重复局面提和,或50回合规则提和,棋手必须提供相关记录。

4.录取方法

(1)按如下顺序区分名次:1.场分;2.局分;3.直胜(只有所有同分的队伍都互相碰过)4.胜局分;5.场分对手分。

(2)若还不能区分名次,将进行两盘5分钟超快棋赛(每方5分钟,每步棋加3秒)。如果依然未分高下,则进入突然死亡快棋赛(白方5分钟包干,黑方4分钟包干,)。白方必须获胜才能晋级,否则黑方晋级。

(3)团体高中、初中各取前8名。

5.注意事项:由于赛程紧张,请各校通知参赛学生准时到场,迟到15分钟作弃权论。

(六)定向运动

1.参赛事宜: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加,各单位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1人。各组别男、女运动员限报报6人。(其中主力4人,替补2人,报到时确认主力队员名单。)

2.比赛时间和地点:4月22日周六,地点待定。

3.竞赛项目:短距离赛、百米赛

4.赛制规定和规则

(1)竞赛按中国学生定向协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学生徒步定向竞赛规则》。

(2)比赛地图执行IOF《ISSOM2007》。

(3)运动员出发方式由裁判组决定,出发顺序由计算机随机抽签决定。

(4)比赛是运动员必须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运动服、鞋、佩带号码布,持专用指南针独立完成比赛。

(5)凡是报名参赛的运动员凭大会核发的号码布检录与参赛。

(6)指北针由参赛运动员自备,其他比赛器材由温州市定向运动协会提供。

(7)本次比赛使用标准的电子打卡计时系统。

(8)团体成绩按各参赛队每个项目每个组别前3名个人得分相加计团体总分。其方法是:按个人有效成绩,用时少名次列前的顺序计分,第一名0分,第二名2分,第三名3分,以此类推。未完成比赛或错打点、漏打点等视为成绩无效,以完成比赛有效成绩的最后一名分值加10分计取。最终以该队所有的积分之和计算,积分越少名次越靠前。如遇积分相等,以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如再相等,以第二名多者名次列前,以此类推。

九、奖励办法

1.各校要按规定参加各项比赛。为突出学校特色,发挥学校体育传统的特点,创建校园体育文化品牌,各校至少要参加6个项目中的5个组别比赛。

2.各校要将每周六定为师生锻炼日,在校内宣传锻炼日相关内容,为师生提供锻炼场地和设施。设有比赛主场的学校,要做好观众组织、主场氛围营造、比赛直播等筹备工作,积极动员学生参与比赛的相关工作。工作到位并通过考核者加团体总分奖励分5分。

3.采用综合评分加奖励分的办法计算总分。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国际象棋和定向运动比赛总分相加,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若干名。

4.获得本次比赛各组别前8名的球队将授予奖杯或奖牌,全体队员授予金银铜牌及荣誉证书(初三为学生主力队员)。

5.本次联赛将评选温州市校园体育最给力校长,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等奖项,办法另定。

十、本规程未尽事宜,将另行通知。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