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部、新闻评论部、播音主持部……这些细分又极具专业性的部门竟然出现在一所小学里。昨天,温州市籀园小学和温州都市报共建的少年新闻学院成立。在成立仪式上,该校五(3)班学生陈白说:“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关注新闻?为什么对新闻进行评论?为什么新闻需要被广播而成为一种舆论力量?”这三个问题,也恰是籀园小学对接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开展面向未来教育的追问与思考。 
籀园小学举行少年新闻学院成立挂牌仪式 姚卡 摄 架构和师资都很专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为学院题字 虽然只是一个小学的新闻学院,架构和师资却毫不含糊:学院下设新闻采编部、新闻评论部、播音主持部和籀园通讯社,各部门导师由学校相关任课老师和报社资深记者、编辑担任。学院还将以“课程+实践+研学”的形式开展小记者活动,采访写作、摄影技巧、播音主持、社会调查、新媒体编辑……新闻学的专业课程都被纳入其中。 籀园小学少年新闻学院各个老师对每处细节的考量都细致入微,对学院的标识、记者证等都进行专门设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素养与文明对话教席、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希光为新闻学院的牌匾题字。李希光教授对籀园小学少年新闻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今后少年新闻学院可以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组织青少年题材的采访活动,并将邀请优秀小记者参加清华大学“大篷车课堂”特色活动。 
籀园小学校长金子翔与温州都市报副主编刘旭道先生签约 在少年新闻学院院长张清宇看来,少年新闻学院不仅要承担学校各种活动的新闻报道,还要“走出去”,参与市两会、社会大型活动等的采访和报道,学生的新闻作品也将在学校校园网、温都全媒体旗下温州都市报“新苗”版、微信公众号“温州家长圈”、掌上温州APP等各个平台展示。
学生赊账消费你怎么看? 想当小记者会写还要能思辨 “学生在学校附近的小卖部赊账买东西,这个事情你怎么看?”想要进入少年新闻学院评论部,这样的问题可必须得有独到的见解才行。 为了选拔优秀的小记者,籀园小学进行了初审、复试,每个选拔环节的设置暗藏玄机。 采编部要求孩子写一则近期了解到的新闻事件,针对六一游园活动相互采访并现场撰写通讯稿,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热点新闻的关注度、临场应变能力、采访仪态、文字记录和撰写能力等都已尽入“考官”眼底。 评论部的考题也很“刁钻”,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学生赊账消费……这些新闻现象你怎么看?孩子们的现场解读非常考验思辨能力和写作功底。 播音部则要求孩子自我介绍后随机播报新闻事件,并发表即兴演讲,评委进行现场打分。 籀园小学少年新闻学院首批录取了44名小记者,学生在参与层层选拔时迸发的思考也许是少年新闻学院成立的另一个收获。被少年新闻学院录取的陈白,此前曾特意了解了有新闻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策奖”,那些获奖记者对新闻事件的深刻思考让他很震撼,“许多事情不重在它是什么,更重在它为什么,讲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公平的,什么是值得尊敬的。参与新闻的人应当表现出责任感、敏感性和专业性。虽然我们只是小学生,但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陈白说。 
首批小记者与各指导师合影留念 读万卷书更要知天下事 五大学院并蒂开花 少年新闻学院是籀园小学成立的第五大学院,此前成立的少年文学院培养孩子成为小作家、小诗人,晕染独立思考的气质;少年科学院放大好奇和求知欲,让孩子充满创意;少年艺学院让孩子陶冶情操,培养卓尔不群的艺术气息;少年体学院强健体魄、锻炼意志,让孩子成为小运动员。少年新闻学院又会给校园带来怎样的芬芳呢? 事实上,籀园小学此前已开设“信息直通车”课程,直通车的“行进路程”清晰有计划:二年级学生学会一句话播报新闻,有内容;三四年级学生学会三言两语话新闻,有观点;五六年级学生要求深入思考,有评论。少年新闻学院正是该“信息直通车”的延续与升华。而所有的变化无不与学校“培养孩子关注世界的视野,关爱生命的情怀”这一教育理念相契合。 在籀园小学校长金子翔看来,成立少年新闻学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很难预料,但肯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面向未来的教育要让孩子提前学会面对复杂、纷繁、多变的信息,并具备处理、评价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成立少年新闻学院也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每个孩子个体有差异,有些孩子的潜质在语数外,有些在艺术,少年新闻学院就是要挖掘“文学爱好者”和“社会观察家”的潜质,让孩子们观天下、评时事、访民生、问疾苦……做一名“读万卷书、知天下事”的籀园学子。(2017年6月9日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 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