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学校的教育该如何调整与重构,是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0月12日,龙湾区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召开班子会议,对未来学校发展的路径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一个上午时间,校长吴闪燕以《“预”见学生,场域理念下的未来学校发展路径》为题引导全体班子成员统一目标,基于学校实际全方位赋能,让未来学校发现与唤醒每一位学生。 未来在当下,作为“吃螃蟹的人”,吴闪燕带领团队主动拥抱智能教育新时代,聚焦基于“人本”的教育哲学,建构新的教育场景,致力于新的变革并勇于探索,积极迈向“未来教育”。她说:“龙湾一小想要在未来学校的发展路径上走得更远,就必须基于场域进行一场生态的变革。完善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构建未来学校发展模型;重构学习空间,提升OTO应用有效度;变革教与学方式,激发师生成长无限可能。” 龙湾一小作为温州市未来学校试点校、温州市STEAM教育试点校,在前行的路上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学校积极引领全体班子成员要把钱花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鼓励老师们继续应用“V校”应用平台,完善“6+1”美丽行健娃评价体系,结合平板电脑开展精准学习,结合钉钉平台做好办公管理、后勤财务管理,结合学校课程开展非正式空间的建设,引导孩子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未来的学生应该打破学科的框架,学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课程。该校教务处将逐步完善学校行健课程、STEAM课程、OTO阅读课程等,让课程内容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让儿童的天赋能力得到无限的发展。教科室将发现资源,以“成长合伙人”“学科工作坊”“项目课程”“青蓝工程”“行健论坛”“悦读沙龙”等成长项目为引擎,服务教师,接纳“未来”,不断提升研修的温度和深度。大队部将搭建全过程管理和学生全程参与的“v校”德育评价平台,建立个人到班级的成长档案,同时以温州市价值观教育基地学校为平台,家校共育,实现德育精细化发展。总务处将注重线上线下整合互动,以“微信后勤”、“钉钉后勤”等应用平台为引擎,以学校非正式学习空间建设为抓手,将教育与后勤工作无缝对接,真正为未来学生成长服务。(龙湾区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