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教育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故事都会增加人生书页的厚度。一个有故事的教育人,必将更加悉心体悟教育生活,也能探寻到教育的真理。 由温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我的教育故事”——2019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专题报告会上,7位温州本地优秀教师给大家带来的暖心教育故事刷爆了朋友圈。为了让这些精彩的教育故事感染更多人,温州教育网特别推出【我的教育故事】专题。 
9月10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暨第35个教师节庆祝大会,温州市龙湾中学校长蔡朝晖在大会上作题为《立足新课改,形成新优势》的典型发言,介绍了学校走过的不平凡之路。 陈伟俊指出,温州市龙湾中学改革的立足点在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两方面共促互赢。教师层面“围拢来、细起来、研下去、潜下来”的工作氛围和学生层面“静下来、激起来、舒展开、浮上来”的学习氛围特别好。他说:“我很想去看看,一定要去看看。” 今天教育君为大家带来温州市龙湾中学校长蔡朝晖的教育故事。 
立足新课改 形成新优势 龙湾中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创立于2004年,但年轻并不意味着没有磨难。在2012年至2015年间,学校发展遇到瓶颈,尤其是高考成绩多年徘徊不前,学校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在这背景下,学校审时度势调整了学校发展思路,重新梳理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抓住新课改、新高考的契机,以省一级特色示范校创建为抓手,狠下决心,突破自我! 面对学校的困境,我们静下心来认真研读系列重要文件,深入研判校情,全校上下逐渐形成了共识:国家与省深化课程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通过转变育人方式,提供“选择性”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改革方向不可逆,只能顺势而动,主动作为。 虽然走班前做了多轮宣传动员,当真正推进时,各种质疑还是扑面而来。但我们依旧执着于教育理想,坚信困境中更需要破釜沉舟。我们边实践边反思,主动出击,通过优化走班模式、设置个性课表、创新走班管理、改进教学方式、实施有效评价、优化团队建设等多种策略,逐一击破“选课走班”中的突出问题。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 真正实现了“一生一课表,一课一走班”。 在深化选课走班制度的同时,我们积极推进教师安排供给侧改革,让学生从选择科目拓展到了选择老师。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抢课”与“抢老师”,倒逼教师专业发展,把教师的选择权也交给学生。 如今,龙湾中学的全员选课走班闻名全国。近两年来,承办五次全国性教育教学研讨会,全国各地800名局长、校长来校参观学习,4000名教师来校观摩或者挂职,学校领导受邀在全国各地做了近60场报告。 办学校首先要办出精气神。为此我们加强了团队建设。领导层面,倡导“零距离融合,多层次介入,全方位服务”,年级团队实行“1+2+x”管理模式,形成“经常碰、细商量、任务清、目标明”的工作常态。教师层面,形成“围拢来、细起来、研下去、潜下来”的工作氛围,提倡“学生在,教师在,学生不在,教师还在”。学生层面,力主“静下来、激起来、舒展开、浮上来”,做到静动相融、激励相推、借力提升。现在学校就像一个互帮互助的大家庭,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让教师关注学生的学、审视自己的教,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们提出了优化课堂五个要素,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与反思能力,我们推出了龙湾中学“日新”管理模式,让学生每天进步看得见,并建立了精准教学实验室与教学大数据中心,管理有效性与教学精准性得到保障。并对教师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以捆绑评价为主,促进教师团队智慧共享、抱团取暖。 秉持“恪勤日新”理念的龙湾中学,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创成全省办学历史最短的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高考一段率从31%飞升至81.2%。其实龙湾中学仅仅是温州教育崛起的一个缩影,它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市教育局打造“未来教育”品牌的引领,得益于龙湾区委区府的“品质教育•学在龙湾”政策支撑。面对未来,我们龙湾中学全体教师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初心不变,我们将用自己的坚韧、果敢、勇于创新的精神伴随学生同成长!(来源:温州市龙湾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