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品格:种桃种李种春风
三尺讲台是屈小武的人生第一亩田,她喜欢教学,潜心钻研,不仅教孩子们知识,更是从讲台走下,走进孩子心里,又从讲台出发,带着孩子们一起成长。
她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去了解孩子,谈话、观察、家访成了她教师生活的一部分。她特别愿意花大量精力在周记上,每一篇周记她都认真细致地进行批改,写上反馈。从教以来,她与教过的每一届学生都结下了深深的师生情谊。她还尤其关注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的孩子,以一种平和而真诚的姿态,融进这些孩子的世界。
即便后来走上了管理岗位,她依然喜欢走近孩子。如果没有外出,她每天早上坚持到各个班级,和孩子们聊聊学习、生活与未来。在黑板上给孩子们画笑脸,邀请孩子们共进午餐,倾听他们的声音,有时请孩子们喝奶茶、吃爆米花。
这种师者的品格,让她走入孩子的心里,用真诚和理解种桃种李种春风:在同级平行班中,所带的班凝聚力强,无论是学业成绩、行规,还是各项活动比赛,成绩均名列前茅。所带的班级连续八年被评为校级先进班级,她本人也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并当选为浙江省人大代表。

教研岁月:吾将上下而求索
“当你的方法只有少部分人理解时,别怕,那有可能就是创新”,这是屈小武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面对新事物和新挑战,她总是愿意去尝试。
在职业生涯中,她面临两个“首次”的挑战。一是作为1995年刚刚成立的温州外国语学校的首届外语教师,如何在教学上研磨,打磨出一条“外国语学校”的英语教学特色,是她面临的难题,也激发了她上下求索的动力。面临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相配套的资源可利用的情况下,她自己找资料,自己动手刻油印纸。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外语部创办短短几年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的交际法教学法在当时对整个市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她本人也因此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成为温州市的第一任小学英语教研员。
她抓住2001年小学英语新课程开始实施之机遇,深入基层走进教师群体,带着一群英语人一起学习、研磨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课例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式教师教育模式。温州市小学英语在起点不高的情况下,实现了超越式的发展,教师在全国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2项,省一等奖3项。
2005年,她又回到了外国语学校,担任教学副校长。她对教研的热情依然在继续。“我们一群人在一起,总要干些什么”,这是她时常对工作室学员说的一句话,从2012年起,她将目光投向了农村英语教学,工作室的学员招收向农村教师倾斜。她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老师们分享,带领老师编制“板块式主题创意”校本作业,课题于2014年获得浙江省教研成果一等奖。

校长风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师者、研者,让她带着学生、带着老师慢慢成长,收获芬芳。而作为校长,她将自己的创想、理念融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带着学校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012年,她担任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校长。围绕“让每一个孩子的生活都能成为精彩的故事”办学理念,她带领团队在校园文化及课程改革方面进行探索,以“博览善达”项目为抓手,力争打造一所让孩子喜欢的学校,尤其是“烹饪课”更是受孩子们欢迎。在实践操作中该课程已超出了烹饪的概念,是集劳动教育、营养教育、感恩教育、生命健康、团队协作、实践探究等于一体的课程。
师者的品格,是她;研者的坚守,是她;校长的风度,是她!无论岗位怎么变,她依然坚守教育最纯粹的初心,走在创新的教育之路上。(来源:教育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