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关怀版
网站首页 教育机构 教育动态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上办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新闻
让教育之美在阅读中相遇——温州市双屿中学副校长李云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㉕
时间:2020-10-30 16:57:19 来源:办公室 字号:[ ]

每个教育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故事都会增加人生书页的厚度。一个有故事的教育人,必将更加悉心体悟教育生活,也能探寻到教育的真理。

由温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我的教育故事”——2019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专题报告会上,7位温州本地优秀教师给大家带来的暖心教育故事刷爆了朋友圈。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精彩动人的教育故事。温州教育网特别推出【我的教育故事】专题,将更多温州教师的感人故事分享给大家。今天为大家带来温州市双屿中学副校长李云的教育故事。

李云,高级教师,现任温州市双屿中学副校长。2016年“浙派名校长”培养对象,曾获温州市德育先进者、温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温州市优秀班主任、温州市优秀教师,鹿城区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多次在省内校长会议上作学校特色经验介绍,十余篇课题、论文、案例在国家、省、市区发表获奖。曾多次指导学生在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区级荣誉,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征文比赛优秀指导师的荣誉称号。

学者傅国涌曾说过一段话:“光阴易逝,人生也会逝去,但相遇不会逝去。人与书的相遇,人与人的相遇,一定会结出加倍的果实。”教育,从相遇开始。相遇,从阅读开始。阅读改变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铸就人生。  

唯有阅读,可以给人带来深刻的改变。作为一名班主任、语文教师、文学爱好者,面对与我相遇且即将共同生活的学生,我能带给他们一些什么?我们相遇的方式,不也应该从阅读开始吗?在阅读的路上,心与心的交流,撞见语文教育的契机,带来学生的成长。我深信阅读同样可以让我的孩子们拥有别样的人生。  

教育就是一个与美相遇的过程。文学是美,阅读是美,我们的相遇之路也是美。我们相遇在阅读中,我的教育故事,在阅读中演绎。我想从三个故事,三个维度,三个时段,穿越十三年,讲述我与孩子们的阅读史,成长史。


我与五彩班级的相遇


(照片2006年拍摄,57张灿烂的笑脸)

这张照片拍摄于2006年,57张灿烂的笑脸,多么温馨的画面!这就是我带的2006级(5)班的学生。刚接班时,我一直思考:三年,我能给孩子留下什么?面对网络空间虚拟与现实的争夺,家庭教育的缺失与无效,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缺失等系列问题,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我该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特别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给了我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行,助我奋进。  

通过阅读我认识到,书籍是孩子的精神需要,阅读是美丽而伟大的教育力量。生活、学习困难的孩子更加需要书籍。阅读能引领孩子认识世界,认识他人,认识自己。于是我就从阅读和写作开始,人人参与,个个投入,启动了三年的共读、共写的教育模式。  

可是,家长的担心来了。他们认为初中的孩子学业够忙的,作业负担够重的,中考是看分数的,担心花费大量时间去阅读写作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为此,我花费大量时间去交流、沟通,让家长了解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坚守。一个学期、一年、二年过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浓了,班级读书角的图书厚了,百家讲坛火了,班报、班刊纷纷出炉,每位孩子都在体验着自己的阅读带来的果实,分享成功的喜悦。学业成绩也在稳步提升。家长担忧变成了赞赏。

教育具有现实性,它一定是在现实中进行的事业;教育又具有超越性,它一定有超现实性,且指向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教育最终是要成人之美,它具有超越性的价值。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要让人类活得更美,活在美中。  阅读与写作,把最美妙的种子,播在青春的岁月里。我们相信这些种子所孕育的强大生命力,期待着奇迹的发生。一位家长告诉我,我们五班的孩子爱读书,也会写作,不管走到哪儿,心里都有一种愉悦和宁静。这种愉悦、宁静就是我能带给孩子们的最大幸福。

(一份珍贵的礼物)

令人信服的事发生了。九年之后,57位孩子各自走上自己喜欢的行业。其中班长孙浩浩同学考上北京大学,2018年9月重返校园,赠送我一份沉甸甸的礼物(一张明信片与一张照片)。明信片上一句“从一开始,你让我看到的是什么”恰恰诠释了阅读赋予的深意,以及阅读所给予的广阔视野。孩子走后,我写下一段话:“当青春之花在你的心田盛开,我消融在馥郁的花香里,你是我的希望,你是我的骄傲,永远藏在我的心里。”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我感受到教育应该有比一般人更高的追求。这种追求,决定着我们职业的幸福感。

我与瓯墨文学社的相遇


(学校文学社社员梅志康同学的个人画展)

这张照片摄于2008年4月,学校瓯墨文学社社员梅志康同学的个人画展。美院毕业的他,现在在杭州阿里巴巴集团做美工摄影工作。是阅读打开他的视野,是兴趣让他走得更远。我清楚地记得温州晚报的王永胜记者亲临现场,多角度采访他,让他找到前行的希望,那是在走廊间留下的幸福美好时光。  2008年,我作为校长助理,分管学校的德育,同时兼管学校的文学社工作。我思考了很多:基于前三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成功经验,整合学校资源,让更多学生在阅读中体验生命的色彩,在写作中感悟生命的成长。要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为每一个学生创造特长展示的天地。这样方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打造书香校园。  

创建学校瓯墨文学社,对我是一种挑战。首先,我自己需要大量的阅读,提升自身的书香味,才能引领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育实际上就是要尽可能地把无限的世界带进我们自身的有限中来。  

阅读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辐射到孩子们身上,一个平台,一个载体,就能发挥出阅读带来的教育力量。我尽自己一份力,改变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变着孩子的生活方式,改变着家长的教育行为。阅读让文字变成智慧,写作让智慧形成文字,阅读与写作就是与智慧交流。 

那些读书的记忆始终不曾泯灭,就像一篝柔和的火,让我的生命无限温暖,点亮了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现在我想要做的,无非就是尽我所能,让各种美丽、丰富的书走进孩子的生活,就像它们曾经点亮过的幸福时光。  

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成立温州晚报记者站,申请《读者》杂志书香校园基地,邀请鹿城区语文教研员沈海霞老师亲临学校指导,邀请兄弟学校参与阅读写作活动……群策群力,瓯墨文学社在希望与努力中成长。时逢温州市教育局实施“小文学家”培养工程,瓯墨文学社社员李洁同学获得了温州市“小文学家”提名奖,她的文学梦也许可以因此而尝试飞翔。借助瓯墨文学社这个平台,一篇篇铅字文,一张张荣誉证书,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孩子们自信快乐地成长。一路的汗水赢来了收获,瓯墨文学社被评为鹿城区首届优秀文学社,个人也获得了温州晚报优秀指导师、温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温州市优秀班主任、温州市优秀教师、温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鹿城区教坛新秀、鹿城区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被评为温州都市版开学季的校园达人。


我与新雨公益讲师团的相遇


(摄于2017年11月,在成都大学图书馆里留下的最美瞬间)

温州市新雨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2013年5月创立至今,陪我走过五年的风雨,42场讲座,辐射全市9个县(市、区),广大家长受益,它播撒了阅读的美好种子。  一伙人,改变一批人。这些年不断外出游学,与各地老师、家长交流最大的话题就是:教书、阅读与写作。一个个节假日,一场场讲座,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更让我坚信:阅读是一种力量,阅读是一种信仰!书,提供了我最丰富、最鲜活的灵感与素材。阅读与写作,提升了我教书育人的智慧。我在阅读路上不断成长。  

教育是要成全人,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最好、最美的自己。用“美”来定位教育的目标是比较恰当的,因为美是务虚的,中国人太务实了。教育不应该是功利的,一个人将来是否成为总统、富豪,不是在受教育阶段要思考的问题,现在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就要开始思考将来职业的选择,这是教育的下滑而不是提升。

我在广泛的阅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2016年成为浙派名校长培养对象,成为《精短小说》杂志的签约作家,中国西南当代作家协会会员,我用专业知识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底色。与此同时,我开始用文字书写自己的教育人生,为了更好地推广自己教育经验,专注于“活力作文”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开发“阅读与写作”微课程。《初探选点式作文训练》、《基于校本培训的教师专业技能的研究》等十几篇课题、论文、案例在国家、省、市区发表获奖。2016年开设微信公众号“云陪伴”,让更多的人在阅读中遇见最美的自己。  

教育就是与美相遇。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是美的,学生与教师的相遇是美的,学生与学生的相遇是美的,学生与自我的相遇是美的,每个人通过阅读与古今中外的生命相遇也是美的。所有的相遇都是为了拓展一个更宽阔的世界,让你的世界变得更大。整个教育的过程就是遇见美、经历美的过程,也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要让人成为一个人、一个美人。(来源: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