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瑞安市湖岭人,5岁起,父母就带着我在广东、广西两地做生意,背井离乡的痛苦与心酸,至今我都无法忘怀!2003年6月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的我开始了就业的选择,是留在广东沿海的大城市呢?还是回到我日夜思念的家乡?时逢瑞安教育局招聘教师,想起我和家人在春运大军中努力奔赴家乡的情景,于是,一个有力声音从内心迸发而出:我要回家!在父母的支持下,2003年7月,我收拾好所有的行李,一个人踏上了回家乡的火车,结束了在外16年的漂泊,也开启了我在家乡工作的新篇章!
分配到湖岭镇中后,我十分珍惜每一个日子!工作中,我谦虚地向前辈们学习,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迅速地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慢慢地,我也成了老百姓心中的好老师!一眨眼,6年时间过去了,那时刚好有一个调往瑞安市区学校工作的机会,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在瑞安上学的女儿,家人们都鼓励我去试试!我要调动的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小小的波动。
家长们听说我要调走了,用他们纯朴的方式挽留我。记得那年夏天非常炎热,一天中午放学时,看见办公室门口站着一位家长,红通通的脸上挂满了汗珠,被汗水浸湿的衣服紧紧地贴在身上,他手里提着一篮子杨梅,说:“周老师,这些杨梅是我亲手摘的,每一颗我都亲自挑选过,都是最大最好的,我想把它送给你。”我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又动情地对我说:“周老师,听说你要调到城里了,孩子们还有一年就毕业了,你能把班里的孩子带到毕业再走吗?”然后放下杨梅憨厚地朝我笑笑,望着真诚、纯朴的家长,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看着这一篮子又大又红的杨梅,我心想:这何止是一篮子杨梅啊!这是山区家长们的一片心意哪!
我还发现教室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每个孩子都变得比以前乖巧。有些同学还在作业里给我夹纸条:“老师,您能为我们留下来吗?”上课时,看着他们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犹豫了……留下还是调走?一边是来之不易的调动机会,一边是深情挽留的家长与学生;一边是自己的孩子,一边是山区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两边我都很难放下……
那年暑假,我最终还是考上了市区的一所学校。调到瑞安市区之后,我在新学校里工作很忙碌,也过得十分充实。但是我常常觉得少了些什么,当我闲下来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都是山区孩子们那一张张纯朴的笑脸和一个个美好的回忆。我知道我们教育的短板在山区,山区教育的薄弱在于优质资源的缺失,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我,该为家乡的教育做些什么呢?很多个夜晚里,我不断拷问自己的内心,也终于找到我的初心:我要回到山区去,用自己的能力去圆更多山区孩子们的梦想!我开始怀念山区格外清新的空气,开始怀念可爱的学生和纯朴的家长们,开始怀念陪我一起奋斗在山区的同事们……
好几个晚上,我们全家人都坐在一起商量这件事情,最后,我爸说:“孩子,别犹豫了!你觉得在哪里快乐,你就去哪里吧,我们都支持你!”家人的支持更坚定了我要回去的决心!
2010年暑假,我毅然向教育局递交了调回湖岭镇中任教的申请书。经过一个暑假漫长的等待,我的愿望终于尘埃落定。同样令我无比感动的是,湖岭镇中的同事们仍然张开双臂欢迎我的归来。开学初,教师会上真诚的欢迎辞和热烈的掌声,让我终生难忘!路上看到惊讶的学生家长,我总是满心欢喜地告诉他们:“是的,我又回来了!”
很多人问我:“你女儿在市区读书,自己去湖岭上班,难道不累吗?”说实话,每天来回将近80公里的奔波,我当然累!有一次,女儿在学校里生病了。我赶了一个多小时后,才来到女儿身边。看着女儿委屈的神情,我的内心也有过深深的亏欠!
然而,我从来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在远离城市的山区工作,条件肯定是艰苦的,但是为了这份热爱的教育事业,我每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地赶到山区上班。瑞安市区到湖岭38公里的瑞枫线,这条从市区绵延到山区的公路,见证了多少山区教师的无私奉献,又见证了多少山区教师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