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关怀版
网站首页 教育机构 教育动态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上办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新闻
做明亮有光的“未来老师”丨我的教育故事(52)
时间:2020-11-17 15:51:30 来源:办公室 字号:[ ]

每个教育者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故事都会增加人生书页的厚度。一个有故事的教育者,必将更加悉心体悟教育生活,也能探寻到教育的真理。

由温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我的教育故事”——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专题报告会上,又有7位温州本地优秀教师给大家带来了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精彩动人的教育故事。温州教育网特别推出【我的教育故事】专题,将更多温州教师的感人故事分享给大家。今天为大家带来温州第二高级中学语文老师王佩佩的教育故事。

个人简介

王佩佩

王佩佩,温州第二高级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教育硕士。曾获温州市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全市党员干部讲故事比赛冠军、温州市教育系统百佳学习型党员、《中国教师报》十佳教师朗读者。从教十一年来,一直努力践行“用心陪伴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陪伴学生共同成长。教学上积极投入,生活中细致关怀,全批全改学生的每一篇日记,组建暑假语文公益学习俱乐部,为毕业班的学生写歌,成为学生眼中最“明亮有光”的良师益友。


做明亮有光的“未来教师”


我是一名85后高中语文教师。从2009年参加工作开始,我在努力站稳讲台的同时,也在努力践行自己“用心陪伴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而在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愈加明白,“新时代的美好师德就是因循时代变革,真正懂得学生,并真心为他们做出改变”。作为一名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年轻教师,我需要积极的生活态度来面对学生,需要智慧的专业成长来完善自我,更需要从学校厚重的历史积淀中汲取养分,完成文化的传承。

我将用三个小故事,串联起我和孩子们明亮有光的成长历程。


生活的温暖之光:真心与坚持


2014年12月11日,天气晴好,宜嫁娶。晚上八点,我正在紧张地换装改造型,准备重新登台。

门铃响了。

进来的是我参加工作后所带第一届班级的班长,詹晨。正在隔壁城市就读大三,特地从学校请假返回温州,参加高中班主任的婚礼。他微微笑着对我说,佩佩,新婚快乐。我代表四班来给你送祝福。这是我们送给你的新婚礼物,希望你会喜欢。

说完递给我一个小小的盒子,打开一看,竟然是一本厚厚的册子,封面是新郎新娘幸福的模样,标题上写着《我爱你你却爱着他》,还有一行小小的字,“温州二高2009级4班班刊婚礼篇”,那个瞬间,顾不得满脸的胭脂水粉,忍不住地流泪。原来,那三年的时光里,我陪着他们做的每一件事,他们都记得。

从2009-2012年,工作的前三年,我作为班主任带完了人生中第一届学生,2009级4班。

初上讲台的我,在青春懵懂的岁月里跌跌撞撞地前行,有时候也会因为心太急而用力过猛,有时候也会因为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一个人躲在深深的夜里默默地哭。可是慢慢地,我发现,作为语文教师,还是有很多能够与学生沟通、打开孩子们心门的方式。比如,我可以带着孩子们一起写日记,做班刊,帮他们记录下最美的青春,带他们走过阳光灿烂的日子。

孩子们的日记每天写一篇,可长可短;我一周改一次,全批全改,常常需要一整天,从早上7点到晚自修开始,周而复始。我会在孩子们的文字下面划上长长短短的波浪线,写下这样那样的评语,就像是两个人在面对面谈话一样。三年时光里,不知道写了多少字,也不知道用光了多少支红笔,但我却因此走进了孩子们心里。

除了孩子们的个人日记,我们还有班级日记,这些细细碎碎的日常集结起来,就是我们的班刊了。第一期班刊叫做《白日梦》,高一结束文理分科的时候,《再见时光》出刊。第三期班刊来得有点迟,在高二的尾巴上。孩子们开始紧张地倒数进入高三“集中营”的时光,而我却期待着他们放轻松,别忘了生活中的美好。这一期最终定名《集中营的孩子们》,第一篇文章是我写的,叫《你好,集中营》。

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有人无聊有人忙碌,四班的孩子们就在忙着写班刊、出班刊、发送班刊,这一本《再说早安》,我原本以为会是四班系列班刊的最后一本,没想到,在婚礼当天,我竟然收到了最新的一本。

标题同样是在全班同学中征集,最后高票胜出的,是《我爱你你却爱着他》。整本班刊分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等篇章,每一篇每一句,都是孩子们对四班的想念,对我这个当年的班主任满满的爱。

那天晚上,婚礼结束回家,我甚至来不及卸去妆容,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翻看这一本特别的班刊,我看到孩子们对我最真诚最美好的祝愿,看到他们写在四班的三年对于他们青春甚至整个人生的意义,看到他们说因为有四班,他们有了那么多可以一生一起走的朋友,因为有了班刊这个平台,他们可以回忆当初,畅想未来。

感动吗?当然。我很骄傲,当初带着他们一起做班刊,我一定想不到这一本本小小的册子会经历时光的洗礼,一直走到今天。我也一定想不到,孩子们从来不认为任何一本班刊会是终点,包括我手中拿着的这一本。我才终于知道,那些烈日下的奔忙,深夜里的校对,每一篇日记里深深浅浅的红笔印记,都在时空中留下了它们应有的意义。

真好。

在所有的新婚礼物中,我最喜欢这本班刊。它让我知道,所有的真心都不会被辜负。谢谢四班的孩子们,是你们让我知道,做一名教师有多幸福。


教学的智慧之光:积蓄与成长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跟学生一起读书观影,交流彼此的收获。只是很遗憾,如今高中生的课业负担繁重,这样的幸福几乎不可能安排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怎么办?

前几年,我会在每年寒暑假的时候,给学生发一张阅读观影清单,推荐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优秀书籍和高分电影。但是,因为缺少“集体作战”的氛围,真正完成任务的孩子屈指可数。

怎么办?

在17级学生高一暑假前的最后一节语文课,我向班级同学提出了一个邀约,邀请大家加入到我的“语文学习俱乐部”中来,跟我一起读书、观影,完成相关任务打卡。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还玩了一波“饥饿营销”:名额有限,欲报从速。同学们报名非常踊跃,我也总算放下了心。

结果没想到,下课的时候,有个同学一脸不自然地跑到我面前,抓耳挠腮、吞吞吐吐地问我,老师,那个,俱乐部收费吗?

我笑了。傻孩子,不收费不收费不收费,如果你的任务完成得好,还有可能得到老师奖励的红包呢。

我们的俱乐部在7月初建立,7月7日我在打卡群中布置了第一周任务。

第一周任务打卡:

1. 观看电影《我不是药神》。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请谈一谈电影中,你觉得改编得最成功的一个细节。400-800字。

2. 向群内小伙伴推荐另外一部同样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说明推荐理由。100-400字。

3. 截止到7月21日,阅读史铁生作品《病隙碎笔》,并完成一篇800-1500字的阅读心得。 

俱乐部的大致计划是两周一本书,一周一部电影,同时要完成跟电影和书籍相关的一些写作任务。俱乐部实行淘汰制,任何一周作业未完成的同学将可能被淘汰出局,但每人会有一次无条件豁免权和一次申诉权。 

在这样相对严格的要求下,整个暑假,我和我的小朋友们读完了四本书,看完了七部电影,孩子们也完成了16次高质量的作业,每个人的写作字数都超过了一万字,我觉得非常满意。七周时间里,只有两人被淘汰出局,三人使用了无条件豁免,剩下的所有同学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每一次打卡任务。

所以,我也兑现了承诺,给每一个认真打卡认真完成读书观影任务的孩子,发一个红包,并鼓励他们去书店和电影院消费。

而每周六晚上和周日的清晨,我都会静静地坐在电脑前,用心去阅读我的孩子们写下的每一个字,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我也看到了他们的努力和成长。就像孩子们自己在作业中说的,很庆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强迫自己动笔,慢慢发现写字的妙处;也如孩子们自己说的,在这个暑假,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做不推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我会在每一周作业中,选出最优秀的一份,给一个积分,当周最早上交作业的小朋友也有一个积分,积分榜一直跳啊跳啊,就也跳到了暑假的尽头。

还是会觉得有些遗憾,毕竟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感觉自己还有好多想跟孩子们分享的内容,但假期却已经余额不足。不过没关系,明年暑假,后年暑假,我们还可以继续在一起,在阅读与观影中积蓄成长的能量,只要孩子们愿意,我们就一直这样,温暖地走下去。


文化的厚重之光:铭记与传承


我所在的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品德须修,学术是竞”的校训激励了一届又一届二高学子。所以我们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让他们可以考高分,上大学;我们更关心分数以外,孩子们是不是可以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行得正,走得远。

今年六月,在这一届特殊的学生即将毕业的时刻,我为他们写下了一首歌:

君子峰的天光盛锦路的斜阳

凉风里的银杏夜色中的球场

朗朗书声记录了成长的交响

悠悠蝉鸣留不住指缝的时光

邵禹池边一树繁花还在绽放

艺术楼顶飒飒风声仍在回响

银白月色曾见证奋斗的青春

熹微晨光总目送斑斓的梦想

你说高中三年如梦一场

绿树红墙就是梦开始的地方

我说此时此地本是寻常

因为你们才成为最美的乐章

纵然时光匆忙脚步匆忙

璀璨星光会铺就未来的明朗

哪怕人间烟火偶尔沮丧

紧握双手去书写心口的滚烫

三年很短

回忆很长

前路繁华盛景

愿你勇敢去闯

三年时光里,我见过孩子们每一次青春的奋斗,每一次汗水的付出,每一次成长的欢笑甚至偶尔沮丧的泪水。我很荣幸,见证2020届学生这一段扎根的时光,看见他们对梦想的坚持。就像曾经在此间的每一个少年,曾见过二高清晨的薄雾、夜晚阑珊的灯火。而我,见过他们的青春最肆意张扬的模样。

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给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写一首歌,是见证,是铭记,也是传承。这首歌并不同于校歌的厚重,但同样的,应该是二高这棵百年大树上长出的新芽。从6月17日写出初稿,到6月22日定稿,中间经历了数次修改,我在试着将回忆和祝福变成文字,也在学着将文字再变成歌词。感谢杭师大声乐系教师陈琼琼为这首歌谱曲并倾情献唱,这首歌被选作温州二高2020届毕业大片的主题曲,也作为毕业典礼的主题音乐播放。很多同学听得潸然泪下,是因为歌曲中有每一个孩子三年奋斗的印记,更说出了每一个用心陪伴学生成长的二高老师一片赤诚的师者之心……

三年很短,回忆很长,前路繁华盛景,愿你勇敢去闯…… 

做明亮有光的“未来教师”,在生活的温暖之光中发现真心与坚持,在教学的智慧之光中努力积蓄与成长,在文化的厚重之光中实现铭记与传承。在成为一名真正“师者”的道路上,我会持续努力,解读“未来教师”的语言密码与精神密码,勇往直前,向阳而生。(来源:人事处)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