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关怀版
网站首页 教育机构 教育动态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上办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新闻
看清这个世界,依旧爱他 | 我的教育故事(61)
时间:2020-11-25 16:40:56 来源:办公室 字号:[ ]

每个教育者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故事都会增加人生书页的厚度。一个有故事的教育者,必将更加悉心体悟教育生活,也能探寻到教育的真理。

由温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我的教育故事”——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专题报告会上,又有7位温州本地优秀教师给大家带来了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精彩动人的教育故事。温州教育网特别推出【我的教育故事】专题,将更多温州教师的感人故事分享给大家。今天为大家带来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郑燕婵的教育故事。

个人简介

郑燕婵,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的青年政治教师。2019 年荣获温州市直属学校班主任德育故事演讲比赛一等奖。

教育感悟

所谓德育,更像是发生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点滴“小事”。个中滋味,酸的、甜的、苦的、辣的,不管你愿不愿意, 你都必须亲自一一尝试。它是真真切切发生的,耗费我们众多心血、精力、时间浇灌而成的“玫瑰”。

2019 年 10 月,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实际上,这是我担任班主任以来参加的第二个运动会, 而回顾我四年不到的不值一提的教师生涯,发现自己恍然从四年前裹着棉衣在 400 米操场终点数跑步比赛套圈的普通任课老师,摇身变成了一个在班级大本营和孩子一起为运动员呐喊助威的普通班主任。我从未觉得这个身份转变有多么了不起,就像我一直对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称誉保持高度警惕一般,觉得这个形容词似乎和我相隔着十万八千里。每次看到网上流传的各种优秀教师们的履历、事迹,我都会有种非常恍惚的感觉。这种恍惚,很大程度是因为资历尚浅。

可能在前二十多年,我真的算是个还蛮“顺遂”的人吧。在浙江一个普通城市的普通家庭长大,然后顺利进入普通的中学、大学,然后毕业,入职。自始至终我的自我定位都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凡到放在人群里几乎发现不了的人。

我原以为,工作之后,日子大概也就那么平淡无奇地过去吧。可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当了班主任,发现每年运动会似乎都会发生些“难以忘怀” 的事情。我依旧记得,去年的运动会, 男子 3000 米的赛场上,恶作剧大王金炜皓每跑一圈就朝着观众席敞开手臂, 示意我们欢呼声再热烈一点。于是, 全班在冷冷的秋天欢呼雀跃,比着手势说“honour”;我还记得女子 400 米接力由于跑偏道导致最终取消了第二名的成绩,我站在女孩子们身边手足无措;还有足球赛后因为误会,班里人高马大的男孩子差点和高年级的学长干架;还有班级篮球赛竭尽全力却依旧无缘进三强,男生们几乎抱头痛哭……

在这之前的我的短暂人生中,对于运动会的记忆几乎是个 0。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太能够深刻体会运动场上“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泪水”。毕竟对于一个运动细胞接近于无和一直奉承“生命在于静止”的我来说,运动会,真可谓是我这辈子都无缘的“别人家的盛会”。当然, 年少轻狂的时候,我也曾对运动场有过“不切实际”的梦想,甚至还被老师赶鸭子上架,参加过什么“铅球、三级跳、接力跑”的赛事。只是,每年我的发挥都非常稳定,得奖是不可能得奖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得奖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逐渐对当下的毒鸡汤有了更深层次的顿悟:“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还真的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实现的,如果努力有用的话, 还要天赋做什么呢?”而体育竞技, 就是这么一件“天赋比努力可能更加重要”的事情。

所以,当我今年接手一个全新的男女生比例失调的文科班的时候,运动会能不能拿奖这个事情基本就没什么悬念了。果不其然,我们班连名都报不齐。和天下所有无计可施的班主任一样,我只能和孩子们说,“没关系,咱们重在参与。实在不行,就努力拿个精神文明奖。”在我们学校, 精神文明奖,是一个可以和运动会锦旗相媲美的奖项,通常是用来鼓励那些运动不行但看起来非常努力的班级的。精神文明奖主要由 4 个部分组成,包括20%的开幕式表演,30%的卫生,30%的通讯稿以及 20%的其他。这个其他就包括 : 不能点外卖,不可随意进出跑道等。为了拿这个奖,我和班里 20 个孩子提前半个多月就着手准备开幕式表演,从舞蹈的选取、排练、置办汉服、道具、妆容……那段时间几乎午休就没睡过;为了这个奖,我组织班里孩子愣是写了百来篇通讯稿;为了拿这个奖,孩子们流着口水忍住了其他班级孩子“左手炸鸡,右手奶茶” 的天大诱惑……

然而,就在大家都觉得这个故事理所应当有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的时候, 我们最终和所有的运动类、精神类奖项锦旗失之交臂。看着孩子们脸上失落的表情,我完全不知如何安慰。但又觉得,作为一个班主任,自己似乎应该做点什么。等到赛事结束,孩子们陆续离场之后,我一个人在操场的长椅上坐了很久。在那漫长的一个小时里,我幻想过无数种接下来该怎么上下一节班会课的方式。按照既定的套路,在士气不足的时候,作为班主任, 应当给大家呈现的是:鸡汤鸡汤再鸡汤。如果一碗鸡汤不行,那就来第二碗。但是,思前想后,发觉自己可能真正想分享的,除了鸡汤似乎还有更多。

可能听过我德育故事分享的人大概知道这么一个小片段:故事里说, 我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班主任,在操场踌躇了一个小时之后,冒着学校之“大不韪”,给全班同学点了 45 杯奶茶。但其实我说了谎,或者说,由于爱面子,我只呈现了一半真相。实际上,由于时间紧迫奶茶店原材料紧缺,我连这件小事都没有办到。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奖项落空、点单失败之后,我这个原本应当承担起更多责任,被寄予期待鼓舞人心的班主任,带着所有失落、自责、不平,甚至我也不明白的情绪,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哇的一声哭了。这个十分不成熟的举动,着实把全班 45 个孩子吓得够呛。高个子的程岸和林恒立试着跑上来安慰;班长钱立峰试图用一段b-box 缓解我的尴尬;慌乱之中似乎还有谁给了我一个鼓励性的拥抱……我至今都对那时的自己感到非常无语, 讳莫如深这段不堪回首的糗事。

之后的班会课,我全程丢着脸、噙着泪,抽噎地和孩子们絮絮叨叨了很多。讲到自己对于规则的认识和看法,讲到场上发生的点滴和奶茶没点到的自责。但更多的,是关于自己的“反鸡汤”理念。在思考良久之后, 我给他们传递了这样一个近乎残酷的道理 :“人生更多时候是这样的,虽然可能感觉自己蛮努力了,但不是每次结果都会尽如人意。‘成功’这个东西吧,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比起鸡汤,我更希望孩子们明白,天才有天才的一生,我们普通人也有普通人要过的一生。努力的意义,不是为了有朝一日和别人站在同样的山峰, 而是尽可能多地在有限的人生里看到‘别处的风景’。”

班会课结束后的那个周末,班里孩子在《自主管理本》和微信朋友圈上给我写了很多长长的信。更有藏不住话的孩子把我的这件糗事告诉了家长。于是,“好事不出门,丢脸事传千里”,我的微信班级家长群,在当天又迎来了一波“大型安慰现场”。

其中有个孩子这样写道,他说:“老师,‘得失自若,少问结果’这些话我已经听得太多太多。但我始终觉得, 天才和普通人都是别人定义出来的。趁我还年轻,我就要拼尽全力,把最不可能的事变成最美的风景。”他和我做了一个约定,他说:“今年丢掉的, 明年,我们一定给你拿回来。”

事实上,我不确定明年我们是否能够成功,但在那个刹那,我突然更加坚定一件事情:“向着目标,不留余力的努力本身,其实就是努力的意义啊。”而生活极具戏剧性的地方在于:往往我们在哪个地方丢掉的,最后兜兜转转,都会以另外一种形式来补偿我们。就像这次的运动会。我们似乎什么也没有拿到,但其实我们又得到更多。

2019 年的 11 月下旬,在运动会结束后的一个月,我代表学校参加了一个温州市举办的中小学班主任德育故事演讲比赛。在撰写演讲稿的时候, 我一直在焦虑自己到底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德育故事或者教育经验。想来想去,始终都不觉得哪件事情是足以拿来当成“典范”的。

这并不是说我不关心学生的德育,而是对我而言,德育就像是“吃饭, 睡觉,呼吸”一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过于正常,所以我几乎很少会停下脚步问我自己 : 我为什么要做德育?甚至也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以此为例写个什么亲身的德育故事来人前分享。对我来说,更多时候,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像是一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它不需要什么前期特别轰轰烈烈的规划,也没有什么固定的风格和形式,甚至,它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一劳永逸”的方法……所谓德育,更像是发生在学生和老师之间,一件件、一桩桩“独一无二”的点滴“小事”。之所以小,是因为唯有当局者才能真正知晓个中滋味。酸的、甜的、苦的、辣的,不管你愿不愿意,选择教师这个岗位,你都必须亲自一一尝试。对旁人来说,它或许仅仅是个不足挂齿的“故事”或者可以借鉴的“案例”。但对我来说,它是真真切切发生的,耗费我众多心血、精力、时间浇灌而成的“玫瑰”。而也正如圣埃克絮佩里在《小王子》中写到的那样:“正是你为玫瑰耗费的时间才让你的玫瑰如此珍贵。”

我非常喜欢罗曼·罗兰的一句话:“看清这个世界,依旧爱他。”这是他所理解的真正的英雄主义,也是我想对千千万万接下来可能要励志成为师范生或者正满怀期待经历千辛万苦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编制考试,即将入职成为新教师的青年们说的话。我想提前告诉你们接下来可能要面对的人生 :

它可能没有我们年少时期许的那般“崇高”,它可能会让你不止一次萌生自己是不是选错行业的念头,它可能会让你有升到云端的满足感,但也会有令你怀疑人生的挫败。但更多更多,是需要你日复一日、孜孜不倦的、看似没有尽头的源源不断的付出。我不知道你能否承受这些无数个“平凡人”的日日夜夜,就像我不知道在了解这些之后,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但,我希望是,在看清这个世界之后:

“看清这个世界,依旧爱他”。(来源:《温州教育》)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