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市实验小学的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了学校的第三届STEAM项目化学习周。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同学们不再上课程表里的课程,而是每个年级段一个主题,开展STEAM项目化学习课程。
在学校综合楼的楼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玻璃房,里面大面积的种植着各种水培植物,包括几个造型独特的大型水培装置。据介绍,多功能无土栽培装置作为参展项目,在浙江省STEAM教育宣传展示月活动中,还为来自全省的老师做了展示和分享。
虹吸潮汐加多环境因子控制装置原来是利用虹吸原理实现了水位控制的功能。底部还能养鱼,形成一个共生环境。此外,装置实现了对光线、湿度的实时监控。另一个极具设计感的工业风无土栽培装置,则是利用园林景观与工业风相碰撞的设计理念。该装置利用泡沫板与水泥作为主材料,达到了即美观又防水的作品,同学们可谓创意十足。
在这次的项目化学习周里,五年级段的学生围绕“材料的性质、结构及工程技术是如何影响多功能无土栽培装置的成效”这一核心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搜索资料、绘制图纸、利用生活中易取的材料如塑料瓶、PVC管等制作实物、改进、智能化嵌入、展示交流等流程。学生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自各学科的教师、家长和专家则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期望学生能够初步形成工程设计的思维,建立工程设计的流程概念,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多功能无土栽培装置。
据了解 ,该校的《家庭农场——多功能无土栽培装置》项目参加了日前由省教研室与STEA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的“浙江省STEAM教育宣传展示月活动”,为来自全省的老师做了展示和分享。并获得了2020年浙江省和温州市“STEAM教育学校实践样态”双典型学校荣誉称号。
该校的“多功能无土栽培装置”STEAM学习项目是国家级科研项目——“家庭实验室”延伸之一,该项目历时十多年的研究,具有相当深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沉淀。仅“多功能无土栽培装置”这一项目化学习活动就从学生三年级开始逐年渗透,到了学生六年级时,学生们已经能够对多种无土栽培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并熟练运用。因此,在展厅现场,学生多功能无土栽培装置作品有相当突出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个性化、整合性的特点。(来源:温州电视台《未来教育》、温州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