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觉得,当班主任是辛苦却快乐的。看着自己辛勤培育的花儿萌芽绽放,在陪学生一起哭一起笑的光阴里,我又送走了一届学生。
刚接手这个班级,就发现有小陈同学不来军训。我说:“一个也不能少,我们等你。”一个小时后,她从瑞安赶过来,看到全体同学在烈日下站军姿等她,触动很大。开学初她就经常迟到早退,与任课老师起冲突。有天班长说她晚自习旷课,人不见了,我立即上报值日长,发动同学寻找,最后竟在寝室里找到蒙头大睡的她。来回近三个小时的奔波,所有的担心、委屈、压力瞬间就要爆发。但我突然警醒,我为什么要生气,我听过她的倾诉吗?如果我不了解我要教育的人是谁,我怎么可能教育得了她?于是我冷静下来,耐心听她倾诉,了解到她是因为白天和老师闹矛盾,被老师批评了,心里很苦闷,所以躲了起来。事后我深入访谈,了解到她父母离异,都在国外,从小她就一个人生活,.找到了她我行我素的根源,了解到她胃不好,于是我经常叫她来教师寝室喝粥,和她推心置腹,学生终被感动,逐步改正,展现出了优秀的组织管理能力。所以学会倾听,是一切教育的开始,班主任要有包容的气量和稳定的情绪,才能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小张同学在随笔中写到,两根平行线,永远不会有交集。我敏感地意识到这个学生可能陷入情感旋涡了。我陪她在楼顶上聊天,告诉她,太阳和月亮,相互关照,彼此成全,才有白天的璀璨与夜晚的光彩。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才能有完美的结局。她领悟了我的话,暂将情感搁置,两人后来双双考上了重点大学。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没有情感的交流,教育是无法达成的。我经常住校,一周四五天陪学生晚自习,解决突发问题。小丽同学的父母再婚后把她扔给了年迈的奶奶,有一天凌晨三点她阑尾炎发作,瓯江口那边打不到车,附近也没有医院,她惶恐而无助。我说不要怕,老师在呢!我开车送她去龙湾医院,挂号取药,陪同化验。她说从初中开始,每次心情抑郁的时候,她就会拿美工刀割自己。我拉起她的袖子看到了手腕上一道道的伤痕。我意识到,这个孩子需要专业的心理开导,于是我帮她联系心理医生,找到她的父母签订周末轮流接送陪伴的协议,推荐武志红等人的心理书籍给她。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心理在慢慢重塑,逐步接纳了自己,建立起面对生活的信心。
我班里很多学生是留守少年,平时缺少父母的陪伴。于是我定期召开家长会,请家长周末尽可能陪孩子一起吃饭聊天,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每月学生回家要帮父母做一件事,扫地、做饭、洗碗等皆可,并上传到群相册和班级同学分享。长期的潜移默化,学生学会了感恩,会在各种节日给老师和父母发祝福,给了师长很多惊喜。我和学生经常一起聚餐,全班动手包饺子,吃火锅,在集体活动中凝聚力量,感受温暖。在她们的眼里,我不仅是老师,是朋友,也像母亲。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梦想是前行的动力。我和学生深入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不断帮学生筑梦。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总要选择一样。人生留给我们的机会,其实并不多,所以应该牢牢地抓住每一次机会。
在技能高考期间,学生每天冲到食堂抓一个菜饼就又赶回实训楼训练,反复的CPR按压,哪怕膝盖破皮,哪怕双手抽筋,她们都不肯休息。小婷同学身材娇小,力量不够,为了能够有效完成心肺复苏的按压,她每次都用尽全力,按到护士服湿透,甚至按到腱鞘炎都不肯放弃。家长特意来到学校为她送药,劝她休息,但她笑笑,转身继续训练。那一刻,我看到了意志的力量,看到了梦想的光芒。学习对她们来说,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证明自己的方式,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的高职考,我们全班46人都上了大学,其中35人上了本科,7人进入全省前50名,本专业本科人数从全省第八名提升到了第二名。同学们进了杭州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等心仪的学校。

有人问我为什么还要当班主任,我想也许是因为那一声声的“琼哥”,也许是因为那奔我而来的大大的拥抱,也许是因为相伴走过的那段成长旅程。毕业的时候,学生在黑板上给我写了一份请假条,向我请了一个永久的假。那一刻,我强忍泪水,三年的陪伴,班主任的使命是完成了,但是师生之间的情谊,是这辈子都要延续的。在这世上我收获了一批爱我的孩子。我想,这就是班主任最大的回报吧。因为爱,所以倾尽全力,因为爱,所以风雨无阻。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都是一粒粒小小的苔花,为爱绽放出最美的光华。(来源:温州护士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