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来,当时自己的处理方式太冲动了。但是谁又不曾年轻气盛过呢?工作了10 年,带了三届毕业班之后,去年夏天,温州外国语学校联合温州中学创办温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温州中学国际部),我积极响应市局和学校号召,来到瓯江口支教,担任温州中学国际部副主任并兼班主任及教学工作。从湖畔来到江边, 瓯江口的波涛汹涌给人带来创业的激情。但育人的故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繁忙的年级段德育工作之余,我班一位男生小梁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他首先挑战了年级段刚刚制定的常规条约之一——不能带智能手机到校。
在开学一个月的学习适应后,这位小梁同学有点开始放松起来。好几位任课老师都向我反馈,他上课精神萎靡,经常趴在桌上,作业完成得更是一塌糊涂。这样的学习状态,让我高度怀疑他偷偷带了手机到学校玩, 我也留心观察,但却一直没有证据。直到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巡查的宿管老师把小梁的手机交到我手上,并对我说:“昨晚熄灯后半小时,我发现他们寝室在卧谈,我推门进去制止, 同时还发现小梁在玩手机。”但该怎么处理呢?年级段的常规条约是刚制定的,而第一个被抓住又是我自己班的学生,这尺度该如何把握呢?脑海中不禁又浮现出10年前砸学生手机的场景。我提醒自己不能冲动,想了一下, 先拨通小梁父亲的电话。
当天中午,我把小梁请到了办公室,拿出了他的手机,摆在桌上。他耷拉着脑袋,看起来还是挺怕我会凶他,甚至依据常规条约给他一个警告处分。我对他说 :“我上午还和你爸爸打过电话了。”他一怔。我继续说 :“我也知道你爸爸不让你带手机,这手机是你自己攒零花钱买的吧?”他低着头,不说话。我接着又说 :“你被查到偷偷带手机到寝室,而且玩到半夜, 如果按我以前的脾气,早就把你的手机给砸了。”他“啊”了一声,脸上满是紧张的神情。“但老师看你态度还比较好,手机还是你自己攒钱买的, 这次就不砸了。”一听手机安全了, 小梁松了口气,马上提出:“老师, 那手机可以先还给我吗?”“那可不行”,我明确回答他,“小梁,第一次查到,按照年级段的常规条约,你这智能手机老师要先替你保管到本学期结束。”“老师,能不能破例一次, 我保证下次不带过来了!”小梁还想再争取一下。我认真地对他说:“我既是你的班主任,又管年级段的德育, 我要是给你破了例,其他班的同学会怎么想呢?这样吧,咱们学校在瓯江口,你离家远,老师允许你带个诺基亚的老人机,平常用来和家长联系, 你觉得怎么样?”小梁沉默了一会儿, 答应了这个方案。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知道小梁很可能会故伎重演。在一周后的一节自习课上,小梁又被我抓到拿手机玩游戏!这次他是在教室后排玩老人机里面自带的贪吃蛇游戏!有了10年前的经验,我告诉自己要冷静!我拿起老人机,让小梁跟我回办公室。“小梁,我让你带老人机是和家长联络的, 不是让你玩游戏的吧?你说怎么办吧?”我看着小梁的眼睛,问他。他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才回答:“老师,我写份检讨书吧。”这让我又想起10年前那份无效的检讨书。看着小梁, 我在想,怎么样能尽量在他律的辅助下帮助学生形成自律呢?思考了一小会儿,我提出:“既然你有改变的决心, 那不如我们一起拟个契约书吧,写清楚我们甲乙双方的权利和责任,比如你要承诺接下来上课注意力集中起来, 而这个老人机平常保管在我这里;而我承诺你,你需要联系家长的时候, 手机就拿给你,怎么样?”小梁很吃惊, 没想到还要签订契约书。不过在我们后续的谈话中,我指出他自律性的欠缺后,他也意识到契约书对他来说可能是一种更好的约束方式。我们互相写好契约的条款,签了字后,我又拿出了印泥,接着说:“来,再按个手印。”这颇为庄严的仪式感让他有些意外, 似乎也给他带来了一些触动。很庆幸, 这一次,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让本来可能掀起的波涛汹涌,化为了碧波荡漾。
不过教育学生哪是一蹴而就的呀, 后来小梁上课还是会偶尔出现发呆, 但任课老师都说他比以前有进步了。每一次,当他松懈时,我都提醒他,嘿, 我们之间有份契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