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温州市石坦巷小学开展了一年一度的秋季研学实践活动,全体师生赶赴了一场幸福的约定。本次研学继承了去年优秀的研学方案,安排了六个年级分别至六处不同的地方开展研学。且针对不同的研学点,分配了不一样的研学单,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亲近自然、亲近文化、亲近生活。 
研学进行时 一年级轻松上阵,轻轻踏入数学家的“风水宝地”——谷宅,打卡温籍数学家姜立夫、苏步青、谷超豪三人塑像,从前人的事迹中拥抱家乡的文化自豪感;在数学馆前背诵10以内的分与合,以表自己对数学家的敬意。之后,漫步于粉墙黛瓦的特色建筑中,浏览“温州百工馆”里每件精美的工艺品,惊讶于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传的博大精深;踏进别具一格的年代美术馆,于馆内欣赏被艺术家们赋予新意的创作,在互动体验和创新思维的碰撞中,激发艺术思考,提高审美水平,享受生活在温州的幸福。 
二年级带着欣喜和好奇迈进了科技馆,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敲一敲、拼一拼、听一听,探秘科学小实验背后的原理,解码幸福生活源自于城市科技进步的秘密。尤其是结合科技馆里科技带来的“如今”,再从中央绿轴世纪公园里寻找温州的“曾经”,完成研学单中的打卡点,领会金温印记、非遗印象背后的温州精神,传承专属于温州人的记忆,追逐梦想奔向幸福…… 
三年级沐浴江风瓯韵登上了瓯江蓬莱——江心屿。踩上著名诗人孟浩然、文天祥、谢灵运等走过的路,在诗之岛上边逛边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千古绝唱;驻足江心寺前,读读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完成研学任务的同时,又喜获中国文字的表达魔力。最后,步入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以简短的缅怀式将此行聚焦到革命先烈的故事和丰功伟绩上。通过了解曾经的那段峥嵘岁月,感怀今天幸福的来之不易。 
四年级则来到临江实践基地,耕地种植、动手尝试、识别农作物……在精工细作中经历成功,体验劳动带来的幸福。看,校内体验不到的研学课堂:孩子们一抡一锄酣畅淋漓,一碾一压像模像样,一跑一跨激情四射。香喷喷的麦饼、独一无二的花瓶、湿透的发梢,都一一记录着与众不同的收获!明白幸福的生活需要动手来创造。 
别样的七都研学实践五年级早就期待已久了。为了完成特别的任务——野炊,孩子们早早地就开始在家默默练习,想在灶台前大显身手。炸鸡、番茄炒蛋、红烧肉、白煮虾、炒年糕……此刻,看着照片的你是否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味?除了美味,再加上真人CS、3D打印、软陶等这些好玩课程,连空气中都处处可见快乐的形状。 
每年,六年级的研学——“玩转信河街 找寻遗失的记忆”定向越野赛最受关注。暑假期间,为了本次研学定向运动,孩子们便早早的开始走街串巷,熟悉已成为传说的信河街七十二条半巷的故事,寻找藏在街头巷尾的历史建筑和曾经风云人物的过往。整个定向运动过程,孩子们须手持定向地图研学单,凝结团队的智慧和发挥合作的默契,打卡每个点上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比赛。通过活动,孩子们终于明白,想要取得胜利,团队的协作异常重要,深知每一位队员的重要性,传扬肩负责任的幸福! 
有了研学实践,让走出校门的学习变得十分特别,使之成为石小娃的幸福之约!而整个研学实践活动更表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目标,让孩子们在玩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感悟成长的幸福!(鹿城区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