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我市大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时间延期至2月17日之后。为进一步丰富这段特殊时期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保证学生在家不停学,我们推出“阻击疫情 温州教育在行动”系列。本期我们为您倾情推送温州市小学生在家科学小实验选题。 
结合自己的年级,在父母的带领下选择其中2-3个活动完成。 鸡蛋不倒翁 推荐1-2年级学生使用 同学们,你们玩过不倒翁吗?一碰就会摇摆,特别可爱!让我们利用家里的鸡蛋壳来做一个不倒翁吧!材料:双面胶、蛋壳、橡皮泥、剪刀、马克笔、圆规、卡纸长按以下二维码可识别实验视频(本视频来自公众号“爆炸实验室”): 
神奇的泡泡 推荐1-2年级学生使用 同学们,你喜欢吹泡泡吗?喜欢的话自己调制一杯泡泡水,吹出七彩的泡泡吧!材料:杯子、吸管、洗洁精、白砂糖长按以下二维码可识别实验视频(本视频来自公众号“爆炸实验室”): 
是呀,有泡泡水,没有吹泡泡工具怎么办呢?不着急,泡泡工具也可以自己制作哦!瞧,扭扭棒秒变泡泡工具啦! 
用铁丝也可以,再缠上棉线,泡泡工具又有了!你还能做出哪些泡泡工具呢?哪种泡泡工具最好用呢? 
水中取硬币 推荐3-4年级学生使用 大家肯定听过“猴子捞月”的故事吧!讲的是月亮“掉”水里了,一群猴子想着法子把它捞上来。现在硬币掉水里了,不弄湿手,怎么把它取出来呢?材料:硬币、火柴、蜡烛、培养皿(可用其他平底器具替代)、矿泉水瓶长按以下二维码可识别实验视频(本视频来自公众号“爆炸实验室”): 
火山喷发 推荐3-4年级学生使用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让我们用厨房里的材料模拟一次小火山的喷发!材料:白醋、小苏打、洗洁精、食用色素(红色)、水杯、水盆、搅拌棒实验步骤长按以下二维码可识别视频: 
听话的浮沉子 推荐5-6年级学生使用 一直宅着,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有点闷,想找个人聊聊天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听话”的浮沉子吧,你想让它沉,它就会沉下去,你想让它浮,它就能浮上来呢!材料:橡皮泥、滴管、剪刀、矿泉水瓶、试管、火柴等实验步骤长按以下二维码可识别视频: 
探秘微观世界 推荐5-6年级学生使用 
本次疫情的罪魁祸首便是冠状病毒(Coronavirus),在电子显微镜下,病毒边缘的形态近似日冕的突起,看上去像王冠一样,因此被称作冠状病毒。电子显微镜下的冠状病毒是不是很漂亮,但它的“魔性”又是如此令人恐惧。 要战胜病毒,首先必须认识病毒,了解病毒。过去,伤寒、鼠疫、霍乱等传染病到处肆虐,人类对此只能束手待毙,毫无办法。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们终于可以和更多危害人类的细菌和病毒做斗争。目前,研究冠状病毒这项重要且危险的工作,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夜以继日研究中,显微镜就是他们最重要的研究工具。如果你家里有显微镜,也可以一起走进微观世界,探索发现世界的更多秘密。显微镜怎么使用?长按以下二维码可识别: 
怎么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世界呢?长按以下二维码可识别: 
好了,现在你可以用显微镜去做更多的观察活动了,记得注意安全,具有危险性的病毒、细菌交给科学家来研究哦!(来源: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