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3年级的学生也要返校了, 教室每日消杀工作可是马虎不得。” 4月25日下午, 瑞安市玉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张佩娜 刚刚完成学校教室的消杀指导工作。 工作5年, 不久前张佩娜又有了一个新身份—— 瑞安市实验小学的校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4月26日起,温州按照分批分期有序返学的原则,小学一、二、三年级正式开学。瑞安市共有167所中小学(校区),在校学生16万余人,校园“小门”成为当下疫情防控的关键之门。根据学生返校人数增加、全市中小学校校医不足的实际情况,瑞安结合防疫工作需要打造“医校共同体”,落实“一校一院一医”管理模式。对没有配备校医的公办中小学,瑞安市教育局将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按兼职外聘形式配备校医。 据了解,“一校一院一医”是指瑞安市卫健局下属医疗机构具有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护士资格证的合格医护人员为市教育局下属公办中小学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按照“一校一院一医”人员配备要求,由卫健部门向每所学校派驻医护人员担任兼职校医,就近进行业务托管和常态化管理,全面指导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工作,财政部门已安排专项资金近1000万元,用于学校卫生室建设和外聘校医补助。 “原先,我们临时聘任了一名有责任心、对学生细心的人员作为保健老师。但是由于专业知识的不足,一些应急情况的发生,我们只能依靠街道卫生院、附近医院。现在有了专业的医生入驻,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就进行及时处理和专业预判。”瑞安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叶少勇介绍,瑞安实验小学现有1528名学生、100余名教师,专业医生入驻学校有效解决学校卫生工作中存在的卫生保健人员缺乏、工作水平参差不齐、卫生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新校医具有专业知识,尤其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瑞安市卫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校一院一医”是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后的一个探索,解决全市中小学校医不足问题,是建设瑞安市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个补充。此次进驻学校的专业医护人员将承担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疾病防控、日常保健、学生体检、食品营养与卫生、免疫规划、伤害事故处理、卫生档案管理等工作,为全市在校学生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据悉,瑞安市将采取服务外包的方式,由瑞安市财政定期向卫健部门支付医疗卫生服务费。目前,瑞安市所有的公办中小学已完成医疗卫生服务合作签约。(2020年4月26日 来源:浙江日报 记者 张亦盈 纪驭亚 瑞安日报记者 欧苗苗 通讯员 项学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