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普通的乡村老师,没有什么辉煌的故事。但是对乡村和乡村教育,有一些真挚的感受。
(陈小龙及其父亲陈万彩老师)
我们一家三代从教。我爷爷是新中国成立前村里的私塾先生,我父亲做了16年海岛教师和25年的乡村教师,可谓“岛陆两栖”教师,而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乡村老师,1999年毕业从教至今。对乡村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对乡村教育的执着就是我努力的动力和源泉。
这里的孩子善良纯真。记得有一年教师节,我把学校送的蛋糕给孩子们吃,他们高兴得欢呼雀跃。我故意说:“你们吃了我的蛋糕,你送什么给我呢?”他们最后决定画一幅画送给我,我提议那就画一个蛋糕,写一句祝福语吧。于是,他们表示一边吃着蛋糕,一边认真地画着。我看见小王的蛋糕画的和别人的不一样,大大的纸上就涂满了蛋糕的颜色,可是看不见整个的样子。我就好奇地问:“你怎么这样画呢?”他天真的说:“我要画一个全世界最大的蛋糕,送给您,这张纸太小了。”朴实纯真的话语温暖着我,甜到了我心里。
这里的孩子自信担当。一般情况,班里的干部一个学期是固定的。一次班委竞选结束后,小黄不服气地跑到我办公室说:“陈老师,我也想班长,我也能做好!”他的自信推动了我们班的班委制度改革。从此班里干部开始轮流当,管人也被管。只要你想当,就走上讲台,勇敢地讲出来,我就给他当什么,接下去他就要学会自律和律人,他就要接受其他人的挑战,能者上。自从小黄当上了班长,行为更自律了,成绩更优秀了。
这里的孩子重情重义。今年我从马屿镇小交流到了曹村镇学校,从乡村学校到更乡村学校去。这个消息我一直不敢和孩子们说。最终,他们都知道了,那个晚上我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我在不停的接电话,回微信。小吴妈妈着急地说:“陈老师,孩子舍不得你,她刚知道消息,她说自己很难受,她想见见你。”小洪妈妈无奈地跟我说,孩子说要转学,要跟你去曹村。小李哽咽着说:“陈老师,我不要别人教,我就要你教!我就要你教!”我一边解释着,一边安慰着,一边感动着。
我的孩子们,我愿意陪伴他们,见证他们的成长与成才,这就是我奋斗的梦想与追求。

为了更好地教好我的孩子,我要努力,这是我的责任。为了提高自己学历水平,我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浙江大学自考专科和本科学历。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请教同事、拜访专家,虚心求学,幸运地被评为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名师等。
为了更好地辐射乡村语文教学,在瑞安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下,我们成立了工作室,15位乡村骨干教师,抱团温暖前行,幸福成长。我们一起专心学习学科理论知识,用心组织主题课例研讨,潜心开展个人课题研究,不断地全方面地提升每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是我的使命。
在老学校的最后一个教师会后,一位同单位的学员知道我要交流了,不舍地说:“师父,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我挥手道别:“我们都是乡村教师,我们一直在一起!”
21年,时光流逝,岁月如歌,道不尽,三尺讲台上青春年华。21年,离退休只有21年了,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地将我的根扎得更深,更好地服务于我热爱的乡村教育,愿她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来源: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