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顾名思义就是尊重师长、重视教育。2018年,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专门出台了《关于实施 “教师关爱”工程的指导意见》,首次将“教师关爱”工程写入文件,为妥善解决教师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让他们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努力让教师这份职业成为社会上最令人尊重和最令人向往的。
安居是安心扎根岗位的首要保障。“学校给了我上升的平台和空间,温州给了我满满的幸福感。”今年4月,瓯海区第一批教师公寓投用,来自湖南的教师曾劲词成功申请到了离校近、租金便宜的青年教师公寓。这是瓯海区为辖区学校量身打造的集体公寓,利用区域内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和闲置的校舍,经过装修后免费或优惠提供给青年教师居住,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青年教师公寓300间。
不只是在瓯海,今年,瑞安已完成首批人才住房配售申报对象材料审核工作,有131名教师获得瑞安首批人才住房配售资格;鹿城区筑巢引凤,打造“酒店式”青年教师公寓,为“白鹿招才”工程引进的非鹿城户籍的未婚优秀教师解决临时居住困难,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舒适、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
提高教师待遇,是解决教师后顾之忧的有效方式。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2019年较2018年相比,我市直属教师除日常工资晋升外,义务教育教师人均年终考核奖增发35716元,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市直属义务教育教师已补齐与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差距,实现同步、同时、同幅度享受公务员普遍发放的奖励性补贴政策。
“这是学校、社会对我工作的认可,也是对特教人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对这群特殊的学生来说意义不凡。”回想起去年在世界温州人“瓯越情”教育基金颁发现场,获得优秀教师奖励的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朱林平感慨万分:“社会接纳特殊群体需要一个过程,每一次的关注都是一点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名特教人,有责任、有使命为学生更好地生存而坚守。”
世界温州人“瓯越情”教育基金成立于2018年,由温州市温商慈善基金会和浙江千训爱心慈善基金会、杭州市温商慈善基金会(杭州市温州商会)联合发起,并计划10年向市人民教育基金会捐赠1亿元。已连续三年在全市范围内评出440名“瓯越情”教育基金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优秀乡村教师等,予以实打实的奖励。
“教师关爱”不仅体现在生活上,还有更“走心”的举措。我市教育部门聘请省、市级心理专家,成立了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团,围绕32种心理健康服务主题,通过讲座、团辅、沙龙等形式,为广大教师提供菜单式选择。按规定,各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同时落实教师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制度,提高教师体检质量,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市教育局相关人员表示,“教师关爱”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主动争取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加强沟通达成共识,相互促进,努力让“教师关爱”工程真正成为教师的民心工程。(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金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