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关怀版
网站首页 教育机构 教育动态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上办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新闻
有特色!温州全域通过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验收评估(下)
时间:2021-01-21 09:50:08 来源:办公室 字号:[ ]

近日,浙江省语委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2020年浙江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县(市、区)名单(浙语办函〔2021〕1号),温州市共7个县(市)被确定为浙江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县。截至2020年底,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通过“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县”考核验收,我市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收官工作。

温州地处吴语方言区和闽语方言区的交界地带,是全国方言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在语言文字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方面,温州人更能深切体会到推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地方社会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作用。为此,温州市语委紧扣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重心,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县(市、区)、规范化乡镇(街道)和规范化学校建设三部分环环相扣,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语委统筹、部门支持、社会参与”工作格局。各地通过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极大增强服务区域发展的基础能力。现选编各县(市、区)创建经验和做法,以作分享交流。本期带来平阳县、泰顺县、苍南县和龙港市的分享交流。 

平阳县

推进语言文字工作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基本情况:

平阳县2014年11月被省语委、省教育厅确定为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试点县,2015年启动语言文字规范化乡镇的创建工作,2018年16个乡镇中有14个乡镇通过了语言文字规范化乡镇的评估验收,创建率达87.5%;全县需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语言文字规范校 206所,创建率达100%。2018年通过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县(市、区)考核验收。

2.jpg, 2.jpg,


特色做法:

常态化全面化抓宣传。县传媒中心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特别购置了《汉字宫》《诗词大会》《朗读者》系列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类纪录片,每晚播出四五十分钟。加大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播出量,扩大“推普周”活动参与面,各成员单位创新推普活动形式。2020年第23届推普周期间,交通局在全县公交车和车站不间断的播放推普宣传片,各乡镇在下辖社区宣传栏粘贴宣传标语和社区广场播放推普宣传片等各种各样的推普宣传。浙江教育报对平阳县推普活动进行专题报道。

规范化示范性抓创建。2015年区域推进语言文宇规范化乡镇创建工作启动后,各乡镇把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作为提升乡镇品位、优化乡镇环境、展示乡镇形象的中心工作来抓。进一步发挥学校教育教学在规范语言文字方面的基础作用。目前,平阳县有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1所,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4所,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28 所,县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4所,169所学校通过语言字规范化校的评估验收。

特色化长效化抓结合。把语言文字规范化与地方方言保护、新农村建设、地方特色打造相结合,将“会文书网· 全城联读”“阅读推广· 经典共读”“读书惠民·文化走读”“书香平阳· 少儿悦读”四大读书板块活动推广与传统文化国学经典阅读相结合。积极探索方言保护和传承的科学途径,组织参加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项任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浙江汉语方言调查·平阳课题的工作。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乡镇创建向纵深发展,如万全镇栏杆桥村、怀溪镇水口村、水头镇内岙村、青街乡九岱村等都积极参与语言文字规范化乡镇创建。同时,打造出富有平阳特色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亮点,如凤卧镇构建出红色文化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结合、腾蛟镇形成了步青精神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融合等。

泰顺县

规范提高,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基本概况:

泰顺县61所中小学、13所幼儿园创成县级及以上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其中,创成市级示范校15所、县级规范化学校59所;18个乡镇通过温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乡镇评估验收,创成率94.7%;2020年通过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县(市、区)考核验收。

3.jpg, 2.jpg,

特色做法: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提供保障。常设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由县教育局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配备了1名专职干部,负责全县语言文字日常工作;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和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成立语言文字工作内设机构,确定专兼职人员办理具体业务,重点开展辖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建立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全县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兼职人员217人,各语委成员单位每年投入语言文字的经费约110万元。

开展语言文字活动,丰富载体。每年推普周期间,各乡镇与当地中小学开展乡镇推普周启动仪式,印发倡议单,编印宣传折页,开设宣传栏,放置“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字”宣传牌,利用电视广播、电子屏幕、黑板报、横幅等形式,发挥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作用,加大推普活动宣传力度。开展各种形式经典诵读写活动,许多学校将国学经典列入校本课程,并通过发展性项目评估对学校进行考核;开展“我享我诵经典朗诵”、第一届泰顺县诗词大会等活动,通过媒体直播,在全县掀起了经典诵读的热潮。

开展语言文字培训,强化规范。各语委成员单位和相关行业联系实际,开展规模不同、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或公文规范知识讲座。邀请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对全县各镇语言文字工作联络员作专题培训;组织全县广告业等公共服务行业人员培训。县语委办对全县乡镇语言文字规范化中的公文规范进行督查,并通过电子台账资料的形式进行传阅,学习先进乡镇创建经验,并对创建工作做了规范指导。

苍南县

“一点两线”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基本情况:

2006年,苍南县开始示范校及规范化校创建工作,目前有5所省级示范校、27所市级示范校、179所县级规范校(应创建122县级规范校),创建率达到147%。2016年,灵溪镇作为试点先行创建市语言文字规范化乡镇,目前全县18个乡镇创建完成,创建率100%;创成24条示范街,700多个示范岗。2020年通过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县(市、区)考核验收。  

3.jpg, 4.jpg,


特色做法:

在创建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县的过程中,苍南县着重做好“一点两线”。

“一点”指宣传时效黄金点。把每年“推普周”黄金期,作为语言文字集中宣传的引爆点,组织开展活动,加强舆论引导,努力扩大“推普周”活动的参与面,做好“推普五个一”活动,确保每年“推普周”有浓厚的宣传氛围。把民生服务窗口作为语言文字宣传的集散点,按照“处处都是宣传阵地”的要求,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浓厚氛围。在醒目窗口位置树立语言文字宣传窗和宣传牌,各行政服务中心设置宣传规范用语用字标语,有关单位在城区中心位置设立大型永久性宣传牌,县交通局在主要公交站点和城乡公交车上设置宣传标语。其他单位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网络、广告位、黑板报、短信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

“两线”指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充分利用“推普周”宣传推广,由点及面向县域全面铺开,横向上坚持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活动普及到每个乡镇、村居、学校等各个角落,发动每个人参与宣传培训,对每个用字环境进行督查整改,在每个单位部门开展示范创建,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县的良好的语言文字氛围和环境。纵向上坚持把各类活动长期做起来,避免随意性和临时性。近年来,该县坚持语言文字规范化与传承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融合,将语言文字推广和乡镇精神文明建设完美结合,将语言文字工作贯穿于全民阅读推广之中。如,“春天送你一首诗”坚持了17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坚持了7年,“墨香苍南”“墨香校园”创建一直未停过,乡镇文化节、五凤开茶节、畲族三月三、拔五更等民俗活动年年上演,“全民阅读”活动更是一年胜过一年。

龙港市

让语言文字绽放精彩

基本情况:

龙港市不设乡镇(街道),现辖102个社区。2016年创成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乡镇。现有5所温州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园),109所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园)、8个语言文字示范单位、3个语言文字示范社区。2020年通过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县(市、区)考核验收。

3.jpg, 4.jpg,

特色做法:

坚持一个活动——春天诵诗。“以书为伴,以诗为友”,一直是龙港校园秉承的阅读精神。“春天送你一首诗”校园朗诵会一般以古诗词、近现代经典诗歌和儿童诗题材为主,通过音乐、舞蹈等辅助形式对诗歌进行演绎和改编,节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如唱响“同一首诗”“口袋诗本”与亲子诵。组建龙港诗歌朗诵精英团队,并成立朗诵协会,为各学校在举办校园朗诵会时,提供咨询帮助和专业指导,并承担评委任务。

坚负一项使命——文化下乡。为社区送去丰富多彩的语言类演出,如把推普歌“语言文字法,规定要弄清,都说普通话,便捷又开心……”,以朗朗上口的音乐节奏,送到每个老百姓心中。各社区相应开展“写规范字,讲普通话”进万家,“小手拉大手,推普路上一起走”等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活动。学校和社区结对联谊,开展规范化语言文字推广工作,将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家庭。

坚守一块阵地——孔子学堂。2014年2月至今,龙港孔子学堂每周末开办公益国学班,已成为龙港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阵地。每月举行一次游学活动,亲子共读,两代互动,让孩子从小学国学、明道德、懂礼貌、有担当。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体验传统民俗。每年承办为时一个月的龙港儒家文化节,以新生启蒙礼拉开序幕,以书画展、摄影展、文体比赛等活动呈现内涵,以龙港孔子学堂学员汇报展演圈上句号,让龙港百姓感受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的魅力。(来源:基教处 文字:杨静娟)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