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关怀版
网站首页 教育机构 教育动态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上办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新闻
万里援疆路 教育铸真情 温州教育对口援疆结硕果
时间:2021-01-05 09:18:54 来源:办公室 字号:[ ]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援疆是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润疆”“长期建疆”的基础性工程。温州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援疆工作,坚持“刚柔并济、双轮驱动”的工作总基调,持续推进教育基础设施改善、教育人才素养提升、小小“石榴籽”培育等三大工程建设,为推动拜城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温州援疆人的智慧和力量。



强供给、优环境

持续改善当地教育基础设施水平

针对拜城县义务教育资源紧缺、适龄学生“井喷”的形势,温州安排2400万元援疆资金助力当地高标准建设拜城县第五中学,该校建成将对优化全县教育布局、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据悉,10年来,我市共安排了6000余万元援疆资金,高标准援建幼儿园2所、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1所,有效解决了当地学龄儿童“入学难、入园难”问题。2019年以来,分两轮实施“幼教助推提升111工程”,共安排500余万元改造提升20所标准化幼儿园,极大改善了当地幼儿园办园条件,推动当地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投资近700万元援疆资金,建成集网络中心机房、微格教室、电子阅卷室等多位一体的“温拜教育信息中心”、拜城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城乡中小学“班班通”计划,为推动“数字赋能+教育援疆”常态化机制化奠定坚实基础。

强帮带、建平台

着力提升当地教育人才素养能力

为有效对冲疫情对柔性教育援疆的影响,温州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借力温州“未来教育”体系建设,搭建了掌上直播平台,让“一键搞定”“一码通行”成为现实,提供扫码、听课、互动、录播“一站式”服务,开创了“云端”柔性教育援疆的新样式,已成功举办4期“云端”直播培训,惠及阿克苏地区及拜城县当地教师100余万人次。10年来,我市先后累计选派215名援疆教师到拜城支教,建立“1+1+X”“蓝青共辉·师徒共进”温拜教师成长共同体,帮带徒弟400余名,为拜城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新疆的团结稳定奉献了才智和力量;实施“榕杨”教育人才素养提升计划,累计安排近500名拜城校(园)长、骨干教师赴温跟岗培训,组织200余名温州名师万里送教,开展近百次援疆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大大提升当地师资培训水平;开展温州名师智援行动,先后设立26个援疆教师工作室,开设“一家亲”讲坛,实施“一家亲雁阵工程”,积极推广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广泛组织教研视导,充分发挥温州援疆教师的“种子”作用,助力当地教育人才素养提升,浙江省援疆教师传帮带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拜城召开,有关做法得到各方的肯定与认可。

强交流、浓氛围

铸牢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温拜两地学生交流交往交融,一直是教育对口援疆工作的一大短板,针对这样的现状,温州提出“教师学生两端共扶、两轮驱动”的工作思路,推进“十百千万”温拜学生成长共同体建设,广泛开展结对交友、书信往来、“云端”联谊等活动,连线联合举办“云队会”“云团日”“圆梦微心愿”“红色电影校园巡演”“中学生线上暑期团校”等,建设拜城县红领巾学院、拜城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促进两地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实施“国学进校园、国语普及化、文化润心”等三大工程,建设“国学书屋”、“孔子广场”,编撰国学教育校本课程,组建国学社团,搭建国语培训新平台,组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浓厚校园国学氛围,有效增强当地学生“五个认同”的意识。深化“爱心助学行动”,累计落实社会捐赠资金1000余万元,并在援疆资金中专门设立贫困学生入学助学金,组织开展“励志圆梦计划”,使当地学生充分感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暖,牢固树立社会责任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来源:温州电视台《温州教育》栏目 文字:杜律知)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