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如何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有效提升?平阳县实验中学以“管、教、研、评”四方面为驱动,促进了“双减”落地。 
“管” 再认识作业功能。作业的价值定位是“育人功能”,作业的工作定位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业的专业定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 解决作业问题。根据《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提质”作业管理指南》所指出的当前作业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即数量过多、质量不高与功能异化,学校管理层出台了作业管理顶层设计——构建了“一三四”高质量作业管理体系:作业管理“一个导向”:控量、提质、优化;作业设计“三个维度”:激发兴趣有温度(关注兴趣,突出素养),尊重差异有梯度(以生为本,突出分层),贴近生活有力度(类型丰富,突出实践);作业批改、反馈“四个有”:有评价,有订正,有展示,有交流。 制定及时反馈机制。各班每天安排学习委员将当天作业内容与完成时间汇总上传到学校电子班牌,每天一公示。对于作业量超时的班级和学科及时发出预警,教学管理部门结合学生问卷、访谈等反映出的情况第一时间与老师交流。 注重课后服务活动。学校广泛开展了体育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拓展性课程、社团活动、传统艺术、体育赛事与学科节等课后服务活动,推进“五育并举”,让学生得以释放作业压力。

阳光体育——垫排球
“教” 减负提质,“双减”能“减”下去,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能“增”上来,课堂教学要提质。 将作业设计纳入到备课环节中。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精心备课,精选作业、精心设计作业,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作业的有机结合。 建立教师“先做作业”制度。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教师在先做作业的过程中,能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格式、容易出错的地方与适宜的学生群体,布置的作业便能适量且具有针对性。 打造有效课堂。做到部分课外作业课内化,让教师能及时得到反馈,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也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剪纸艺术课程
“研” 校本作业的研制。探索编写校本作业,从学生和课堂实际出发,实现课外作业的控量提质。 教研组的校本主题教研。本学期各教研组、备课组便结合了《温州市初中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要求》,就如何落实本学科的作业设计开展了主题教研活动。 
课程文本
“评” 开展“双减”典型案例和做法的征集和评比。 开展基于单元教学的作业设计评比,涉及到的主要维度有育人理念、作业目标、作业难度、作业时间、作业结构等。 开展班级和学生优秀作业的展示和评比。 定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抽查督导,将作业管理水平和效果纳入到对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教学常规考核评价中。 本学期开始推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评比制度,以有效遏制教辅资料的滥订乱发现象。 
机器人课程
供稿:平阳县实验中学 编辑:孙若琪 | 审稿:林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