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未来,向未来,创未来。11月24号上午,温州市指向“未来教育”教科研管理研修班开班典礼暨第一次研修活动在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举行。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素平出席、教科室主任林日正主持活动,项目研修班成员40余人参加了活动。

开班仪式 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校长高琼林致辞开场,他对研修班成员齐聚八高表示欢迎,“这将给八高带来高品质的科研分享,助力八高面向未来的发展”。 
国家督学、教授方展画为本次活动远程致辞,并预祝研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陈素平以“未来已来,科研何为”为开篇,与学员畅谈了教科研工作的责任担当与专业精神。她对温州教育科研品质进行了高度概括,即真实、创新、坚持、共享。同时,结合温州“未来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解读了未来教育的推进逻辑与任务。陈素平从国际框架到中国“5C”模型再到“温州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角度,诠释了“未来学生”的素养培育。针对教科研工作实际,她提出了学校的科研方向,并指导区域、学校教科室主任明确了角色定位与责任:一是基于“未来学校”,做好学校科研服务“大项目”;二是基于“未来课堂”,做好学校科研引领“中项目”;三是基于未来教师,做好学校科研支持“小项目”。她指出,要立足“五项”行动,以五育融合“项目化学习”推进行动参与温州市中小学项目化学习三年行动计划。陈素平以某初中学校的教研工作坊为例,提出了发展多样的研修方式,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她强调,要通过为期两年的研修,从理论到实践打造科研共同体应有的思维品质,努力孵化区域“未来教育”科研品牌项目。 
市教研院谢作俊基于“为未来,向未来,创未来”的研修理念对研修方案进行了解读,他提出了修炼服务力、修炼研究力、修炼策划力三方面的研修目标,要求学员们通过多样的学习形式,组建研修共同体,开展“一人一课、一人一题、一人一案”的研修任务,积极服务于“未来教育”体系建设。 
温州中学王若聪和瑞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陈学辉作为学员代表发言。王若聪表示将积极参加为期两年的系统培训,学习理论知识、项目策划、管理实操、科研评价等多个模块的内容,她相信这将一定有助于打开全新的研究视野。“聚焦当下,指向未来,共绘温州教育的同心圆。”陈学辉表示将通过研修班的学习,积极实现自我迭代,深化课堂变革与跨学科整合,跟上时代、领先时代。 
专家讲座 浙江省师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卢真金为学员们带来了线上专题讲座《课题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他对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获奖成果特点,为学员讲解了课题选题的注意事项。同时,结合具体的有效教学研究案例,对课题的设计、实施与修正进行了指导。卢真金用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来形容课题研究的过程,他表示科研是教师富有挑战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研究是无止境的,没有失败只有成熟与成长。 
开题论证活动 下午,市直学校六项省教研课题开题论证会分两组同时举行,“未来教育”教科研管理研修班学员参与学习观摩。 陈素平主持第一组论证活动。课题《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校本化研究》的负责人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高琼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学历案”设计研究》的负责人温州中学方军与《基于UbD理念的初中语文整合化教学实践探索》的负责人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张寰宇就各自课题进行了开题报告。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副院长黄静、市教研院教科室副主任凌华君与教研员俞优红、温州中学苏丰华四位专家分别对课题作了精彩的点评与合理的建议。 

林日正主持第二组论证活动。课题《基于“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框架的物理试题命制研究》的负责人温州第二高级中学余雪妹、《基于PISA理念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作业设计研究》的负责人温州第二高级中学卢成树与《分类进阶:指向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普高数学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负责人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滕诗媛就各自课题进行了开题报告。市教研院副院长夏向荣与教科员谢作俊、温州二十二中谢尚志、平阳中学金开任四位专家分别对课题作了详细的指导与研究要点的论证。 

温州教科致力于优化教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重视各县(市)区教科室骨干力量的专业成长。“未来教育”教科研管理研修班学员将全程参与2021年市直学校省级教研立项课题开题论证,进行项目管理实操模块学习,这将进一步提升教科研品牌活动的策划力、影响力,以指向未来的发展态势,并服务于“学在温州”品牌和“未来教育”窗口校建设。 
第一次研修活动合影
文字:滕诗媛 陈如碧 庄园 谢作俊 图片:滕诗媛 陈如碧 庄园 编辑:孙若琪 | 审稿:林日正 林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