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动态
您的位置:
> ... > 教科研动态
教科研动态
温州市项目化学习种子教师“城乡共学”项目组第一次研修活动举行
来自: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 2021-11-29 16:17:24

11月26日,冬阳暖照,温州市项目化学习种子教师“城乡共学”项目组第一次研修活动在海岛洞头拉开帷幕。该项目组旨在围绕温州市“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整体改革示范区建设顶层规划,以在地化、项目化、儿童化为项目特征,打造“城乡共学”项目化学习课堂新常态、学校项目化学习发展新样态,优化城乡共进的温州教育新生态建设。

活动的第一个议程在洞头区城关第二小学举行。走进校园,“陈素平教科研名师工作室”第三期学员17块项目化学习成果展板依次排开,静候“种子”教师的到来。从《稻梦空间》到《“柿”界真美好》,从《寻路平阳》到《和“问天一号”一起探索火星》,从《我是桌游设计师》到《我是科学小主播》……每一个项目都图文并茂地呈现了先行者对PBL探索的路程与实施的路径,成为“城乡共学”项目组种子教师“萌芽生长”的宝贵“养料”。

一个项目该如何入项?下午,陈素平名师工作室学员为大家展示了两堂现场观摩课。

第一堂课为瑞安市虹桥路小学李洁老师执教的《乡土乡情·扫码识北岙》入项课,她基于洞头的地域特色与红色基因,融合洞头区城关第二小学的“红蓝绿”课程,在真实的情境中激起学生“为家乡景点创作二维码”的愿望,并提出了驱动性问题:什么样的二维码内容才能吸引大家、让大家扫一扫就能了解北岙的特色景点和深厚内涵?孩子们在开放自主的课堂中的姿态从拘谨变为活跃,共同制定了成果评价量规,厘清了项目里程。

第二堂课为龙湾区状元一小潘欢燕老师执教的《宣传生物多样性》入项课,她从视频导入,链接生活,激起学生“守护洞头的生物多样性需要从我做起”的责任感,并针对当下居民保护意识差、对生物了解不多的实际情况生发项目——“当制片人”,小组合作用1个月时间制作宣传洞头重点野生动植物宣传视频。潘欢燕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提出项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点,梳理分类,并介绍了获得项目支持的路径。

课后,项目组全体老师还共同观摩了“陈素平教科研名师工作室”第三期学员的结业典礼,见证了他们在“山水田园课程”的肥沃泥土里耕耘的热情,聆听了他们在“项目化学习”的交响乐中弹奏的欢愉,感受了他们朝向“未来教育”的湛蓝天空深呼吸的梦想……工作室学员的真情、激情以及在导师引领下孜孜不倦的“项目追寻”旅程深深感染、震撼了项目组老师,使他们从中汲取了更多向上的力量。

晚上,项目组老师在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洞头分院会议室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研究员、学习素养研究所所长夏雪梅博士远程连线,面对面“云”上交流。夏雪梅为项目组老师作了《素养视角下的项目化学习》专题讲座,结合具体实例的辨析,与老师们就“什么是一个好的项目”“驱动性问题如何分解成子问题”进行了交流。在互动交流环节,她还针对大家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困惑,展开了专业引领,帮助老师进一步明晰了实践方向。

27日上午,项目组活动以“工作坊”的形式继续进行。温州道尔顿小学的缪旭春老师和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的张溢老师联袂合作,带领大家进行《校园栖息地》案例参与式体验活动,给了所有学员一场“沉浸式”的项目之旅;瑞安市虹桥路小学的李洁老师在入项课的基础上结合“操作手册”,与学员们共同交流了项目后续的操作流程及项目支持。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学员们将以“校园栖息地”“扫码识古街”两个本土典型案例为实践载体,经历和体验项目学习的一般过程,形成对项目学习的基本理解和认知。

工作坊体验结束后,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金琼洁老师从培养目标、主要任务、具体措施和种子教师培育安排四个方面解读了《“城乡共学”乡村项目化学习行动暨种子教师研修计划》。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陈素平对本期活动进行总结,进一步阐明了“城乡共学”项目化学习的实际意义与美好愿景。她指出:作为温州市中小学项目化学习种子教师的小分队,“城乡共学”项目组将承载研发乡村未来学校项目化学习案例、课程的新使命,叠加新时代城乡共富新愿景,在区域“未来教育”创新的版图上勾画“在地化、儿童化”的温州乡村项目化学习,赋能城乡教育共同体、助力更多的乡村儿童培养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力量,为我市“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区域整体改革从“试点”走向“示范”作出贡献。


文字:李洁 | 图片:朱立峰

编辑:孙若琪 | 审稿:陈素平 金琼洁 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