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关怀版
网站首页 教育机构 教育动态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上办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新闻
让我轻轻地靠近你| 我的教育故事(86)
时间:2021-02-22 16:05:26 来源:办公室 字号:[ ]

每个教育者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故事都会增加人生书页的厚度。一个有故事的教育者,必将更加悉心体悟教育生活,也能探寻到教育的真理。

由温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我的教育故事”——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专题报告会上,又有7位温州本地优秀教师给大家带来了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精彩动人的教育故事。温州教育网特别推出【我的教育故事】专题,将更多温州教师的感人故事分享给大家。今天为大家带来温州市艺术学校教师张盈的教育故事。

张盈

张盈,温州市艺术学校英语教师、班主任。曾获市直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班主任“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比赛中获三等奖。2019年在温州市直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高中组二等奖及班主任小论文一等奖;市直学校德育工作优秀案例评比获三等奖。多次参加温州市普通高中英语学科命题竞赛并获一、二等奖,获得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案例评比三等奖。2020年德育研究论文获温州市直属中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市二等奖。同时,所带班级曾获得“市直先进团支部”“市直先进班集体”“温州市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

教育感悟

有时候,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接纳孩子,而在于我们被孩子接纳。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他们的内心需要被聆听, 他们的世界需要我们去靠近。希望我们能成为他们梦想前进道路上真正的同行者。

一转眼又迎来了新的一届,这一路走来有笑有泪,有惊有怒,现在想来, 却唯有不舍。班主任,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却拥有着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深知如果能在学生时期遇到一位让自己又爱又敬的班主任该是多么幸运。学生的青春时光只有那么一次,从接班开始我便暗下决心:我愿尽我所能, 只为他们青春不悔。

成为班主任的第一年,我的想法还很天真,我想的就是我要管住这个班, 让学生听我的。为此我的第一种尝试是: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有限的经验告诉我,一个年轻的新教师,看起来本就与学生差不多,要是不保持距离,总有一天学生会不受你管教的。所以我总是板着个脸,一天到晚在班级“视察”。当学生犯了错,我少不了对他们严词说教,班级的管理更是条条框框,纪律严明。一开始班级的运作可谓井井有条, 但是不久之后,棘手的问题就出现了。

“你别管我”

那是开学不久后发生的一次手机事件。现在高中生的手机管理已然成为一个难题,班级里就有那么一位男生,似乎对手机上了瘾,用尽各种“花招”逃避交手机。第一次他隐瞒不报,说自己没有手机,被我揭穿;第二次他交了个模型机滥竽充数;没想到还有第三次, 他又从别人那借了一个来玩。在我要没收他的手机时,他拒不上交,当场在教室大吼着:“你别管我!”我顿时火冒三丈,因为他的事情我前前后后做了多少工作,孩子这样的反应真是令我伤心。

回到办公室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满脑子想着怎么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这时,同办公室的老师听了这件事, 感叹道:“现在的学生很叛逆,不好管啊。”“叛逆?”这个词一下点醒了我, 学生时代的我不正是这样的吗?我怎么忘了自己当初那一腔愤懑与不羁了 ? 思考良久,我决定给这位学生写一封信:“小林,很遗憾咱们的‘手机外交’ 又一次失败了。在班里,同学们总叫你‘好好先生’,相信你也不想出现今天这样的状况。别担心,这封信并不是要指责你什么。今天你的那句‘你别管我’ 很是愤怒,却也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时候的我和你一样,希望由自己主宰自己的一切。都说以‘爱’为名的绑架是最令人抗拒的,现在想想, 如果老师或者家长一直盯着,让你达到他们的各种要求,必然会使人感到厌烦吧。很遗憾,我到现在还没能成为真正让你信任的老师。但是让我们给彼此一些时间吧,如果可以,我希望下一次我们的对话会是轻松而愉快的。让我来听听你内心真实的想法,好吗?”

过了几天,我叫来了这位男生。这次我没有死抓手机问题不放,转而和他谈起很多现在学习生活上的事。他看我没有批评他,渐渐地于谈话中放下了防备,话多了起来。那天我们谈了许久, 然而收获比以前任何一次谈话都要多。原来,靠近,是那么地重要。

“我们相信你”

学生小佳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各种班级活动都很积极,然而在学习上却很懒散。我和任课老师们都没少找过她, 但是总是没几天就故态复萌。我渐渐注意到,每次和她谈学习的事,她虽然嘴上应的快,但是打心底里并没有多少学习的动力。

她共同写下的“我们相信你”。以前的小佳总觉得父母对她要求低是觉得她不行,现在,她懂得了父母的爱,也终于找到了证明自己的底气于是这天我约上小佳到学校附近的奶茶店一坐。她显然很惊喜但又有些不安,我给她点上一杯她最爱的奶茶。一番交谈之后,小佳渐渐坦露,她觉得自己实力太差,数学一直只有二三十分, 另外在段里排名倒数,逆袭是不可能的。总归一句话:“老师,我不的!”这时我拿出各科任课老师的建议跟她仔细分析。看着我们一起商量出的学习计划, 感觉似乎没有想的那么难,自此,小佳开始了有序的学习。

然而,期中考过后,小佳的成绩并无明显起色,离预设目标还有不少差距。我又开始担心,担心她就此失去动力。果然,课代表们反映,小佳又开始不交作业了。思前想后,我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却也是这个电话让我再次找到了契机。

我又一次约上小佳,她以为我要批评她,丧着个脸。待她坐下,我递给她一个桔子,让她尝尝。我问她:“桔子甜吗?”她点点头,“那你知道这桔子哪来的?”她摇摇头,“这是你妈妈送来的。”小佳掰着橘子的手慢了下来, 沉默了。“那天我跟你妈妈聊了很久, 她反复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 对不起,又给您添麻烦了!’”小佳渐渐红了眼眶。

小佳的家在县里,父亲在工厂上班少有休息,母亲靠做点零工挣钱,但是夫妻俩很是疼爱这个宝贝女儿,恨不得把一切最好的都给她。我对她说:“你在学校发生的一切,最牵挂这些的,就是你的爸爸妈妈,不信你听听一直以来他们给我发的消息。”随后,我打开和她妈妈的聊天记录,听着语音中妈妈一声又一声地说着“张老师,佳佳今天肚子还疼吗,我给她放了药在传达室”“张老师,我们佳佳就是耐性比较差,麻烦你多多督促了”“张老师,佳佳最近没给您添麻烦吧”……听到这儿,我面前的这个女孩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

过了一会儿电话响起,小佳的爸爸妈妈到了。我拉着小佳来到窗边对着校门口的地方,看到他们正提着大袋小袋的东西缓缓走近。小佳顿时泪如雨下, 哭着对我说:“老师,我下去接他们。” 我站在窗边看着这一幕:小佳跑过去想接过他们手上的袋子,妈妈亲昵地抹了抹她哭鼻子的脸,小佳又哭又笑地抱着妈妈的腰不说话。

第二天,小佳书桌的显眼处摆上了一张卡片,上面是她的爸爸妈妈和我为她共同写下的“我们相信你”。以前的小佳总觉得父母对她要求低是觉得她不行,现在,她懂得了父母的爱,也终于找到了证明自己的底气。

“我送你回家”

午休时,有学生急匆匆地跑到办公室说:“不好啦!小月把同学的书桌都推翻啦!” 我一惊:又是小月?开学以来,这个外表冷漠的孩子真是状况不断,不是违反班规,就是和同学闹矛盾。我该如何靠近这个“刺猬”般的孩子呢?

小月的家离学校有点远。思前想后,我决定找机会送她回家。这天晚自习下课后,我看到小月往车站走, 便叫住她:“小月,快上车,老师送你回家。”小月一愣,连忙摆手拒绝, 快步走开了。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我有些泄气,但也暗自鼓劲:坚持下去, 总有一天她会打开心扉的。

第二天,我一放学便等在门口。看到小月出来,我对她说:“今天本来你妈妈要来,但她临时有事,老师顺路带你回家吧。快上车,这里不能久停。” 小月犹豫了一下,坐上了车。一路上, 她一直看着窗外,没有说话。我故意也不出声,我想,此时无声胜有声。

没过几天,我又出现在她回去的路上。第三次,第四次……小月渐渐不再排斥,也终于愿意跟我聊天了。又一次回家途中,我察觉小月情绪不对,没聊几句,她哭了,歇斯底里的样子让我害怕。我连忙找了个位置停下车,坐到小月的边上,抱住了她。我依然不出声,她慢慢地平静下来,开始说起爸爸的种种不是。原来昨天晚上,爸爸对她的成绩不满意,劈头盖脸地把她骂了一通,甚至撕了她的书。等小月平静了些,我对她说:“小月,在我眼里,你很聪明,你绝对可以学好的,老师跟你一起努力,好吗?” 小月有些迟疑,但还是点了点头。

越靠近小月,我越了解到她内心的柔软。一次亲子征文比赛中,小月上交的文章让我意外,在此之前,她从未在作文中提及自己的爸爸。她写道,爸爸半夜突发胃出血被送去医院,这是她第一次意识到爸爸也有如此脆弱的时候, 而她是多么害怕失去他啊。这一刻,她对爸爸所有的抱怨与不满,似乎都不重要了。她写下:“我现在只有照顾好自己,让自己强大,以后才能更好地照顾好爸爸。”在文字里,我看到了一个善良而坚强的小月。

父亲节之际,我特意安排了感恩主题班会,与学生一起分享与父母相处的故事,听到动情处,不少同学眼睛红红的,小月的眼里也泛着点点泪光。我让每位学生给父亲写一封信。布置任务时, 我特意看向小月,她似乎在犹豫,我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个信封:“你可以的,我知道,你肯定有很多话想跟爸爸说。”

第二天,小月爸爸激动地给我打了电话。关于小月的信,关于小月的进步, 我们谈了许久。他看到了女儿的进步, 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还说自己要改变呢。自那以后,父女俩的关系渐渐融洽,小月也变得越来越爱笑了。

从保持距离到慢慢靠近,这三个小故事正是印证了这句话:“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育过程中,重要的是找到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有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接纳孩子,而在于我们被孩子接纳。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他们的内心需要被聆听,他们的世界需要我们去靠近。愿我能同他们一起,想他们所想,感受他们的感受,成为他们梦想前进道路上真正的同行者。(来源:《温州教育》编辑部)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