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关怀版
网站首页 教育机构 教育动态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上办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新闻
我的微信被“拉黑了” | 我的教育故事(89)
时间:2021-03-15 15:05:11 来源:办公室 字号:[ ]

每个教育者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故事都会增加人生书页的厚度。一个有故事的教育者,必将更加悉心体悟教育生活,也能探寻到教育的真理。

由温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我的教育故事”——2020年温州市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专题报告会上,又有7位温州本地优秀教师给大家带来了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精彩动人的教育故事。温州教育网特别推出【我的教育故事】专题,将更多温州教师的感人故事分享给大家。今天为大家带来龙湾区永强中学教师徐黄荣的教育故事。

徐黄荣

徐黄荣,龙湾区永强中学教师,长期从事地理教学兼班主任工作 , 论文和优质课曾多次获奖。中学一级,浙江省心理健康A证教师。曾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区级优秀心理工作者,区班主任技能大赛一等奖。

教育感悟

教育过程中,教师、家长都应转变观念,由主宰者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对孩子的教育不可以过分功利化,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善 , 有鲜明的辨别力。

作为教师,我没有多少成绩,所以我无法慷慨激昂;身为班主任,我也没有什么爱生的感人故事,所以我无法催人泪下。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更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荣誉,但是学生脆生生地喊着“老师,您好”时,当他们轻声对我说“老师,您辛苦了”时,我懂得了这就是我付出的爱,收获的幸福问候。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拥有了一颗真实善良的心,就拥有了向学生无限敞开的胸怀。有人说:你的心在哪里,你的幸福就在哪里。今天来写一写我的教育故事《我的微信被“拉黑了”》。

“与世隔绝”的角落

去年9月,我接到高二的一个组合为政地技班,我就发现班上有个叫陈建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不一样。初次见面,在一个明媚的早晨,我踏着轻快的步伐进入教室,看到高二(13)班的门牌,我的内心有点激动。新的班级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的新学生是什么样子呢?

内心不断勾画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我相信在我这位乐观、开朗又热爱学生的班主任的带领下,班级一定会是充满生机勃勃。一进班级,孩子们各个充满灵气让我欢心不已。

但是人群中的陈建基本上不说话,瘦瘦的脸上几乎不会出现笑容,让我初次见面时印象特别深刻。

下课时,别的孩子都尽情地说笑着,就他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木木的,愣愣的。我让他课间出去休息一会儿,他低下头,并没有出去。

后来的一周,我发现,陈建的地理家庭作业基本上不做,难得做了,质量也是一塌糊涂。作为班主任的我喜欢和科任老师进行交流。每一次学生的大考小考都喜欢问问科任老师近来班级的学习状况。有一个课间我和章老师亲密交流,发现陈建数学作业的完成质量也是如此。

我不知道陈建为什么作业质量完成得如此之差,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总是木愣的表情,仿佛周围所有的事情都与他无关,他处在了班级中一个“与世隔绝”的角落似的。我带着些许困惑,和学生陈建之间展开了一场师生之爱的邂逅……

发现秘密,成长不易

班级里的其他孩子都在刻苦的学习,为未来而拼搏着。但是为什么陈建总是一副不争不抢的逍遥状态呢?我的内心疑云越来越重。在家长群里我忐忑地添加了陈建妈妈的微信,班主任不一定要等着家长添加自己微信的,如果有疑惑就该主动联系家长。通过手机号码搜索的方式,陈建妈妈很快通过了我的验证。我先是发了一张可爱的笑脸,希望能够博得家长的好感。很快地,陈建妈妈回复了我一个相同的表情。我问:“你好,请问是陈建妈妈吗?”对方很爽快地回复:“是的。”然后就没有多余的字样了。我内心在想,也许家长这会儿上班忙碌着,没有时间回复我呢?

然而,从一个“是的”字眼出现在我的微信对话窗口后,静静等待了一天,陈建妈妈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像其他家长一样问孩子的近况。我的内心开始疑惑,孩子不主动交作业,难不成个性像家长不主动?于是,我再一次发一个表情包:“在吗?”这一次陈建妈妈很快回复到:“老师,你有什么事情吗?”看到回复如此神速的微信信息,我便回到:“你好,高二分班近一周了,陈建平日的作业完成度有点低,周末回去的作业更是没有完成哦。我想问问妈妈,孩子周末都在忙些什么呢?”对方看我发了一串,然后回复了一串省略号的表情。

看着这一串省略号,我久久不能领略这个含义。现在的家长真的好潮,学会了90后和00后的表情包了。为了解决内心的困惑,我回复了相似的表情包“?”。静待一分钟,家长没有回复。我继续追问:“妈妈,孩子学习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娃很聪明,作业不写这个学业就要荒废了,才高二上学期,难道要提前放弃学业了吗?能不能周末和孩子多多沟通,让我们老师和家长一起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神器呢?”我期待的眼神通过一段文字就能看出来。可是等待了十分钟,

陈建妈妈回复到:“老师,我和孩子爸爸离婚了,我不方便管。”此刻我终于发现了一个其他同学和老师都不知道的秘密---陈建成长在离异家庭,妈妈并不在身边,他是跟着爸爸生活的。原来这孩子是单亲家庭长大的,成长是多么不易!

我被拉黑了

陈建妈妈的这段回话, 我内心有点同情她,但是班主任那颗爱每一个孩子心在蠢蠢欲动着,不希望每一个孩子缺失爱。我便回复到:“判给爸爸是一回事,爸爸如果不给力,孩子是亲生的,你也要多多过问下孩子的成长情况吧?”陈建妈妈没有回复。

随后几天,关于陈建在校内的事情,我联系了他的爸爸。他爸爸一直强调自己在外地做生意,不在家,管不了。他妈妈在湖北随州,但是不管孩子,没人性,没母性,心理变态等。姑且不论陈建的妈妈有没有负责任,我真想问问他爸爸:请问你这个做爸爸的,负责任了吗?另外,我真担心陈建的爸爸把这些难听的话当着陈健的面说。夫妻离异在孩子面前不断讲对方坏话,这样的家庭教育太可怕了。

父母冷漠孩子,还不断地指责对方,孩子那颗赤热的心冰冷了,再怎么捂,都捂不热了啊!

去年冬天,最冷的时候,有一天,章老师在上数学课,无意中发现陈建趴在桌子上,瑟瑟发抖。

我悄悄走过去一看,那么冷的天,孩子只穿了一件薄薄的秋衣,外面是一件薄棉袄,而其他孩子都是穿的暖和的羊毛衫、羽绒服!我悄悄发一条信息给陈建的妈妈,说道:“天冷了,孩子衣服太少,今天坐在教室看到他瑟瑟发抖,能不能给孩子寄几件爱心棉衣?”可是,信息没能发出去,一个红色的感叹号。原来我被拉黑了……我当时愣住了:她是什么时候把我删除的?为什么删除孩子老师的微信?怕我因为孩子的事找她吗?麻烦她吗?除此以外,我真地找不到其他理由。

我记得我立刻截图给章老师,章老师看了手机,告诉我,孩子妈妈也把她删除了。

我俩面面相觑,一阵苦笑。倒不是计较家长把老师微信删除。只是,细细想来,孩子的妈妈对孩子还能有多少关注?

依然有人爱你

因为红色的感叹号,我的内心被震惊到了。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父母,只生育不养育孩子,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那一夜我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第二天,我把我家弟弟穿过但比较新的羊绒衫和棉衣拿出来送他穿。虽然陈建得不到父母的爱,但是我想说老师依然爱你。

每天早读当我踏进教室,我的第一个眼神要望向地便是陈建的位置。我会轻轻走到他的身边,看看他的桌面整齐了吗?作业的字迹清晰了吗?有时会弯腰轻声询问他是否学习中有困惑,需要我讲解一些知识点吗?周末回家总会想着返校时给陈建带一些我做的爱心饼干。平日的细节,也许让陈建感受到了我对他的关爱,他的眼神开始变得坚定、自信了。虽然他还是瘦瘦的看上去弱弱的,但我能感受到他内心有一股强烈的憧憬。到高二期末考试,陈建的文化课有了很大的进步,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有一天一个瘦弱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他轻声跟我说:“老师,我想参加班级运动会,虽然我学习成绩很一般,但是运动也许我擅长,我可以为班级荣誉努力一把……”这样的要求太出乎我的意料了,仿佛那个“与世隔绝”的角落从他内心深处消失了般,他愿意走进班集体了。

随后的运动会跑道上,我看见了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在风中飞扬,在阳光的照耀下他的身影显得那么帅气,他迎面向着我微笑,那微笑是那么自然。因为运动场上陈建表现优异,大家记住了他,课间同学们更愿意和他交流,而他也更好地融入了班集体。他的性格一天天变得开朗,学习表现也越来越棒,不再自怨自艾,在高三的第一次模拟考中他成绩突破了一段线。

师者父母心,老师们都很是心疼孩子的,最见不得孩子受到伤害。家长的婚姻失败了并不可怕,可怕地是,孩子成为了婚姻的牺牲品。不管哪一方都请多陪陪孩子、多关心孩子。

如果说,医生是能够见惯人情冷暖的职业。那么,老师就是最能看清孩子父母婚姻状况的职业。

因为,家庭幸不幸福,父母婚姻的模样,全都写在孩子的脸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妈妈爱爸爸,爸爸爱妈妈”,然而生活有时真的很残酷。而我们当班主任的,能够将家校联系做得更加紧密肯定是完美的状态,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但是,有些家庭不愿意和学校更多沟通时,我们能做的则是让孩子感受到如家的温暖。2020年7月陈建即将高三毕业,一个家庭不幸的孩子,希望你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祝福你的往后余生都能繁花似锦!愿每一对父母,都不仅仅是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更是领着孩子去认识这个世界的美好。愿每一个孩子,懂得爱,也被爱。(来源:《温州教育》编辑部 文中学生名字为化名)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