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浙南产业集聚区文教体局,市局各直属学校(单位)、机关各处室、:
为了加快推进温州打造“未来教育”标杆城市,助力建设教育高地、打响“学在温州”品牌,现将《温州“未来教育”体系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温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1年4月20日
温州“未来教育”体系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
一、“未来学校”建设行动
1.制定出台“未来教育”创新区、窗口校创建指导意见,加强种子地区、学校的遴选与过程指导,立项首批创新区、窗口校培育名单,优化创新实践项目一体化管理、交流、展示平台建设。
2.出台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编制导则,成立教育设施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和教育专规编制技术指导小组,督促各地在年底前完成新一轮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修编。聚焦“未来学校”新样态,出台《温州市学校建设标准实施意见》,提高学校建设品质。
3.积极创建全省“分类办学”改革试点区、试点校,认定培育学术高中、特色普通高中20所以上,特色学科基地和特色项目基地各20个以上。
4.推进全省“双高”中职和专业建设,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10个、“智能+”示范专业实训基地10个。
5.实施100所重点建设初中提升行动。市县同步出台集团化办学评价细则,加快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
6.制定出台《高品质幼儿园(未来幼儿园)培育方案》,培育首批高品质幼儿园(未来幼儿园)10所。
7.开展市局直属学校“未来学校”文化空间新样态创建评比。
8.争创省现代化学校55所以上。
9.全力推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出台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县级智慧教育示范区、示范校遴选和建设。发布温州智慧校园2.0建设标准和实施方案,新建新教学空间1000个,推进13个省级区域和学校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综合试点工作,初步建成“馆校通”系统,评选优秀学校首席信息官(CIO)微团队3-5个。实施创客教育2.0提升工程,培育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100所。
二、“未来学生”培育行动
1.加强理论研究、体系完善、品牌建设,推进“三全四课五育”育人模式整体创新。推进“三全四课五育”育人新体系学校建设,启动评选市级“五好学生”。
2.出台《温州市中小学价值观教育实施指导意见》,研发“瓯越文化与价值观教育”地方课程,完善《中小学价值观教育48课》课堂教学模式,提炼价值观教育温州模式学术成果,启动评选“价值观教育”示范区、示范校。
3.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和学生体育学业评价机制,确保所有中小学开展大课间活动、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1小时以上,积极创建“活力校园”。推进“明眸皓齿”工程,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继续下降1个百分点。
4.出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组织中小学“心”健康教育论坛、心理健康活动周等活动,完善学生心理筛查、人文关怀、危机防范和干预机制,开展健康教育公益课程200场以上,辐射学校、家长、学生100万人次以上。
5.制定出台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意见、校外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行走瓯越”研学带建设,加快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建设。
6.开展第22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举办创客·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拓展创客文化节、科技节等平台,引导学生提升审辩思考、逻辑推理、创新创造等能力。
三、“未来课堂”变革行动
1.在STEAM教育的基础上,把握学段特点,实施“五育”融合项目化学习推进项目,开展项目化学习示范区培育试验区域申报。结合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行动,实施“城乡共学,同题异构”乡村项目化学习推进计划。
2.聚焦课堂学习方式变革,实施“素养为本”课堂新样态行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多样化情境与技术的教学,提炼“互联网+”的同步教学实践经验,积极培育“未来课堂”示范区、实验校。
3.聚焦作业减负体制,借鉴上海市作业改革经验,加强“素养作业”设计与应用研究,以作业重构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学科作业设计和跨学科作业设计实施的应用研究。加强作业内涵管理、建设校本作业体系建设,形成符合温州实际的作业管理机制。建设形成温州市小学优质作业资源库。
4.开展“教、学、评一致性”评价改革行动,开展基于学业命题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出台学校教学常规“指导性管理”评价方案。
5.积极构建 “互联网+”协作研训新范式,进一步整合教研、师训部门的专业力量,建设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组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项目联盟,建立10个教科研项目实验室,完成100个推广应用与深化研究子课题,促进基于实践创新的教科研成果培育、应用与转化。
四、“未来教师”培养行动
1.出台温州市教育系统新时代“教育家型”校长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坚持校长从名优教师中培养的导向,创新校长评聘选用培养模式,加大考核评价激励力度。
2.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完成第二轮一级、二级校长评定,积极推荐评选全市省特级校长。
3.举办全市高中校长高端研修班,遴选培育50名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教育管理水平的优秀校长。
4.组织全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署期读书会暨“未来教育”论坛,分批分类开展直属学校(单位)中层干部轮训,提高干部队伍专业素养。
5.完善年轻干部“选、派、管、育”锻炼机制,多层次、多渠道加强年轻干部岗位历练。
6.深入推进“思想筑基、师德铸魂”专项行动,大力建设师德建设专家库和优质师德教育数字资源库。
7.实施瓯越教育人才培养提升第二轮行动,评选骨干教师1800名。
8.实施“教学攀峰”“名师领航”“红色赋能”“星火计划”等教师研修培养行动,提升教师培训覆盖面和实效性。
9.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建设教师在线学习资源中心,汇编《温州市未来教育技术学院讲师团研究案例集》。
10.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绩效奖励、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倾斜政策,重点加强乡村骨干校长、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培训。
11.出台《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创新理论与实践培训,打造“导师型”班主任队伍。
12.出台《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指导意见》《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和奖励办法》,完善教育人才引进政策。
13.出台《在职教师取得研究生学历奖励政策》,加大对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的招引以及在职教师的进修力度。
14.深入实施教师关爱工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持续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五、“未来社区”服务行动
1.制定出台《温州市关于高质量建设“未来社区”教育场景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2.制定出台《温州市托幼一体化实施方案》,统计预估未来社区公办幼儿园所数、学位,提升学前教育基础设施与社区的布局紧密度。
3.加强青少年“四点钟学校”建设,完善托管服务成本分担机制,合理安排校内托管服务时间。
4.优化社区教育布局,培育学习型社区5个以上、幸福学堂5个以上;创建省级现代化社区学校10个、市等级社区学校30个;推进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行动,打造社区学校·文化礼堂共同体10个以上。
5.提升社区教育内涵品质,开展社区教育“510”品牌评选。
6.推进老年教育提质扩容,乡镇街道老年教育机构覆盖率达到100%;打造示范老年大学(学堂、医养教综合体)10个以上;实施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培训行动,遴选20个以上优秀老年人智能技术教育数字资源(包括案例和教材等)。
7.推进“数字化”+终身教育建设,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全民数字化学习圈建设,绘制“全民幸福学堂”数字地图,开展推进“线上+线下”社会培训150万人次以上,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以上,学分银行成果数占当地常住人口数20%以上。
8.实施家长素养提升工程,开展全市中小学家庭教育典型经验推广;开展“新雨”家庭公益讲座110场以上,家长覆盖面达到25万人次以上;完成10%数字家长学校培育工作。
9.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监管。
六、“未来教育”专业引领与品牌宣传
1.加强温州“未来教育”专家团队建设,定期开展指导、会诊。举办品牌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进行深入解读。
2.各项目组围绕难点堵点工作确定1-2项年度重点研究课题,加强科研攻关,进一步提炼操作策略。
3.搭建未来教育论坛等平台,定期举办总论坛或系列分论坛。
4.《温州教育》开设“未来教育”专栏,组织系列主题征文。
5.邀约省级以上专业报刊,作深度专题报道。
6.系统总结经验,编撰温州“未来教育”年度报告,召开年度大会,加强各种媒体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认同感。
附件:关于印发《温州“未来教育”体系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