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关怀版
网站首页 教育机构 教育动态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上办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新闻
虎趣年味 瓯越迎新——瓯海区学生实践学校来了一群追风少年!
时间:2022-01-29 10:55:50 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字号:[ ]

2022年1月18日,来自瓯海区各所学校的瓯越少年齐聚瓯海区学生实践学校,开启“虎趣年味 瓯越迎新”的快乐时光!

2.webp.jpg,

来自瓯越之地的少年,用何种方式来认识呢?迎着虎趣之意,龙腾虎耀欢庆在相识的这个早上。“大家好,我是来自温大附小的诸利百家……”当龙珠来到这个孩子面前时,孩子不仅要说出自己的名字,还要快速接过龙珠,来到另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之前,来一次欢快地对话。欢声笑语顿时响彻校园。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破冰之旅,孩子们打开了心扉,交上了新友。随后三个小队正式成立:小虎队,虎虎生威;娃虎队,萌趣欢跃;白虎队,自成范儿。

随着教官的介绍,上午的非遗课程正式开始!米塑—温州民间工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花,由来自瑞安的米塑非遗大师陈贻春老师为大家徐徐打开神秘的大门。《米的超能力》课程在一团团色彩丰富的米粉团中开始。慢慢地搓呀搓,圆圆的小白兔身子呈现了;轻轻地一扣一按,小白兔的四只脚似跑似跳,站立在小朋友的面前!

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来自温州的黄杨木雕大师金成夫老师,带来了一门奇特的课程—《泥土变身记》。别小看这黄乎乎的泥土,这可不是一般的泥土,而是优质陶泥。经过一系列的捏、搓、压、扣,一只活灵活现的老虎就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白虎队的队员们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或躺或跑或抓的老虎一一再现。

4.webp.jpg,

瓯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瓯塑由中国传统漆艺中的堆漆工艺发展而来,因起源于浙南瓯江流域而得名。来自鹿城的非遗大师杨忠敏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特殊的工艺品—虎气挂苏。别小看这只有10厘米大小的圆盘,里面的制作可是一点一点压制出来的。瓯塑的色彩丰富、表现力和附着力强的优点,今天都在小虎队的队员们手中展现出来。

5.webp.jpg,

咕噜咕噜声已经响起。在教官的带领下,各个小队整装完毕,依次进入掌勺中心。今日的大厨课堂安排了两项任务:包饺子+做寿司。6个队员经过研学导师的指导,依次选择自己的任务,厨房里并响起了美妙的声音:快,肉馅搅拌好了吗?我们等不及啦……别着急,别着急,寿司可以先来一个……欢快的声音此起彼伏,跌宕在掌勺中心里。这一群瓯越娃充分展现了生活劳动的技能,个个都是大显身手不敢落后。所幸最后的成果也非常喜人:热乎乎的饺子出炉,形状各异的寿司林立,还有学校为同学们准备的豆浆、蛋挞以及水果。一顿午饭,展现了劳动的魅力,展现了队员的风采。

6.webp.jpg,

山根小镇距离学校30分钟的路程。经过餐后休憩,三个小队的队员们开启了小长征。沿着温瑞塘河沿岸一路前行,看到的是悠悠塘河水,闻到的是清清水气息,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现如今的环境变化。半小时的路程在一路高歌中猛进。下午的课程就在非遗民艺馆拉开序幕。

队员们在导师的带领下观看了市级非遗—彩石镶嵌、瓦铛、南戏等相关展品,随后来到“热转印”手工馆启动下午的体验课程。研学导师先进行了课程介绍,队员们看着五花八门的图案,纷纷加入了制作过程。拿好帆布袋,精心选好图案,看着这个图案在机器的压制之下悄然一变,秒变为帆布袋的印花。真是太有趣了。但是也有队员说:哎,如果能有更加充分地体验就好了……

一天的课程,在劳动中度过,在研学中成长。这一日,队员们感受着浓浓的瓯越文化气息,更在亲身体验中体悟文化的魅力。在研学导师的一日伴随指导下,每个组的优秀成员出炉。(瓯海区学生实践学校)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