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关怀版
网站首页 教育机构 教育动态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上办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媒体关注
光明日报: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产教融合“新混改”机制 培养礼匠商复合型人才
时间:2022-12-06 14:52:36 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字号:[ ]

近年,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不断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模式,通过引入“新混合所有制”概念,建设产教集成实践平台,建立三大制度,打通三大壁垒,形成具有中职特色的产教融合模式。

聚焦全方位融通 制定“新混改”实践机制

自2009年起,学校不断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基于多年的经验,于2021年首次提出职业教育“新混改”的概念,将国有资产(场地)以虚拟租金形式租给企业,企业以教育服务项目形式支付租金,场所设备双方共建共用。教育服务项目按照市场价格折算,与租金价格大致相当,通过公开招投标,签订合同,再由学校校监委监督实施。这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学校)与非国有资产(企业)通过多种形式深度融合,教育项目贯穿育人全过程,全员全覆盖,双方法人依然独立,市场化运作改变过去粗放型合作,使产教融合精细化、权利义务契约化,打破了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公办学校和企业合作存在的廉政风险、财务风险,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同时,让企业获得经济效益,让学校获得教育效益,使合作能够长效进行。

通过成立综合体理事会,建立学校、实体公司、行业联盟三方对话机制。由校长任理事会会长,各行业协会会长和企业负责人任副会长,共同进行议事决策,通过书面形式拟定协议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定责任边界、利益结构、进入机制和退出机制。成立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和考核协议执行,为完善合作机制提出相关建议。在人、财、物管理上打造校企发展合作体系,形成校企双向、内外循环的产教融合长效运行机制。

聚焦实体化运作 创建“新混改”实践平台

依托学校22间临街门店区位优势,引进5家行业龙头企业,分别以场地、知识、技术、资金、管理等要素形式参与合作,打造“学为中心、一体多用”的产教融合集成实践平台。平台包含5家企业和1个社会服务中心、1个校园融媒体中心和1个创业孵化中心,总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企业既对外营业,又对内参与学生实训、教师实践,集学生实训、教师实践、市场经营、社会服务、媒体宣传、创新创业等功能于一体,师生在真实场景中进行真实训、真管理、真评价。

聚焦一体化提升 开展“新混改”实践教学

以校企混编教学团队为主体,以课程、教材建设为核心,以双师双能为抓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模块化课程+新型化教材。围绕岗位需求和标准,由行业专家和学校名师共同组成专家委员会,从岗位职业能力入手,建立“职业素养+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拓展能力”的“四模块三梯度”课程体系。在教材开发方面,校企合作开发,力求教材内容与时俱进。利用二维码和图文识别技术,将数字化资源嵌入纸质教材之中,实现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多媒体形式的结合,形成符合专业特点的“教材+素材+二维码+短视频”融媒体式校本教材。

双导师课堂+项目化教学。校企教师通过分析市场项目,分配教学任务并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校内教师承担理论的讲授和操作,企业师傅通过具体案例和演示操作,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利用大量实战的项目化任务,逐步把学生打造成为合格的“一岗多责,全面多能”人才,并形成项目、分析、方案、实施、检验、评价六阶段的“双师共导”实战教学范式。

三路径培养+双师双能融合。在师资培养上,制定校企双师双向流动方案,教师进入企业参与市场项目实践,企业师傅进入学校开设双师共导课堂。通过“引领+实践+研修”三条路径,打造一支“大师+名师”“学科骨干+技术能手”“教学新手+技能新秀”的多层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使教师在教学和专业上都有显著提升。(来源:光明日报 2022-11-23 9版 作者:雷学远 徐仙鸥 吴俊声)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