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退出关怀版
关怀版
网站首页 教育机构 教育动态 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网上办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新闻
情“签”两地 共享共富|苍南县和杭州市拱墅区8对跨地区教共体正式签约
时间:2022-03-17 11:26:34 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字号:[ ]

趁着春色烂漫,向着希望出发。3月11日,随着杭州市星澜小学与苍南县南宋镇小学跨地区教共体结对云签约仪式的完成。苍南县8所学校和杭州市拱墅区8所学校的跨地区教共体全部完成签约。

作为2022年省民生实事项目,两地深入广泛地共享、合作和交流,有望充分挖掘每所学校潜力,推动每所学校得到最大限度发展,在增强山区、海岛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的同时,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共享共富贡献力量。

据悉,为了本次结对,苍南县教育局与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积极做好前期沟通,充分了解双方学校特色、学校诉求、发展愿景等,初步完成“验血”,进行结对匹配。通过前期先行开展结对活动,结对学校进一步交流了办学理念、品牌特色等内容,通过再调整、再协商、再配对,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以谋求学校共同发展为原则,最终确定结对学校并拟定结对协议,从2月24日开始陆续举行线上签约仪式。

有缘千里一线“签”,共享共建谋发展。签约仪式上,16所学校校长隔屏互动,相互祝贺,就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办学特色等进行了亲切交流,在增进友谊的同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表达了对未来四年结对工作的美好预期——教学共研、共享共乐,共促成长,一起向未来!

杭州胜蓝实验小学&苍南县钱库镇第三小学

杭州市长阳中学&苍南县江南实验中学

杭十四中附校&苍南县灵溪镇渡龙学校

杭州市朝晖实验小学&苍南县金乡镇第三小学

杭州市小河小学&苍南县灵溪镇沪山小学

线上教学,学生互惠。一根网线,连接两地,借助跨地区帮扶结对这个平台,共享课堂上,两地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补充来得到有效信息,并用思维导图进行信息整合,同时,透过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痕迹”,帮助教师进行评价、推演下一步项目化实施的方向。在2022年开学不久,在共享杭州朝晖中学七年级的STEAM精品课程时,两地学生纷纷写下自己的感言,喜迎“远程朋友”,共思项目设计,拓宽科学视界,趣添知识实践!


教学研讨,有声有色。教育互补,携手共进,期待跨地区教育生态的融合,迎来跨域教育的春天。苍南学校教师们可以学习到杭州学校备课组的先进教学经验,进而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2月18日,杭十四中附校与苍南县灵溪镇渡龙学校举行跨区域教共体研修活动,杭十四中附校针对习惯养成、三明三抓原则、科学减负、作业设计、项目化学习等方面分享了学校优秀备课组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渡龙学校全体教师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优秀备课组展示活动,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学水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名师带教,取长补短。把教共体工作做实做深做大,做出特色,成为一个幸福的教育共同体。2022年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帮扶民生实事任务有了调整和变化,受援校和支援校教师以1:3的比例建立师徒结对关系就是其中一项。各结对学校还开展了线上师徒结对签约仪式,颁发聘书,表态发言。师傅们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往往让徒弟们久久思索,大受启发,纷纷表示,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在拜师学习中,将做到诚心、虚心、细心,耐心,做到勤学、勤问、勤看、勤听、勤思考。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随着跨地区教育共同体活动深入开展,苍南和杭州拱墅区结对学校将打破两地壁垒,强化相互沟通,融合各校优势和核心能力,形成聚合效应,为双方学校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尤其为薄弱学校改造与转型提供新的路径,帮助弱校找到走向“均衡”甚至是“优质”的可能性,真正实现共享共建共发展。(苍南县教育局)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