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强化育人导向,探索新形势下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引领课程改革内涵发展,2022年5月20日,温州市第十三届小学“课改领航”现场会在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南瓯校区举行。浙江省师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卫东,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喻伯军,温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剑波、基教处处长吴君宏,瓯海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金朝辉,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院长徐海龙、副院长曹鸿飞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来自温州市各县(市、区)的教研室分管主任、校长、教师代表等嘉宾一同与会,一起分享小学课改实践经验。本次活动全程在线直播,全天参与线上观摩人数达2.84万。
描绘“高质量”蓝图 上午活动由徐海龙主持,各级领导分别致辞,就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愿景,描绘未来蓝图。
金朝辉表示,瓯海区以五重构改革为抓手,大力推进课堂变革,在“双减”背景下,推进瓯海教育赶超发展,呈现出了多点开花的局面。瓯海教育人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继续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早日打造教育高地。
喻伯军在线上致贺词。他表示,温州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育人方式和课堂变革,形成了温州教改的品牌。本次课改基于国家“双减”、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双背景,聚焦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希望温州市推出更多的典型经验,努力探索符合教育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全省贡献更多的智慧和经验。
王剑波指出,“双减”政策是带给学生学习生活、学校教育的变化,更是展现减负增效的高质量教育建设的一幅新画卷。如何落实“双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构建温州高质量发展新思考的话题。各学校要重新审视课程与课堂,优化教学方式和学生成长的环境,努力建设家、校、社协作的育人共同体。
探寻“未来”样态 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特级教师季迅群分享了《全景式改革:指向人人小先生的生态构建》。学校基于“壹教育”理念,立足指向核心素养的未来教育,践行“小先生”变革。通过创新“小先生”学习样态、开发“小先生”课程内容、打造“无边界”学习场景,并以“卷入式”学校生态治理,撬动学校整体变革,做有未来、有内涵的教育。
“小先生”自主课堂 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积极探索小先生课堂变革,努力探寻小先生学习路径。语文、数学、科学、劳动、美术五大学科在五个分会场分别演绎不一样的小先生课堂。 ◆数学 主会场内,单显达老师和四(1)班的孩子共学《平移》一课。单老师引导孩子经历“独学—共学—领学”全过程。在小组领学中,小先生以白板作为领学支架,充分表达、交流、质疑。在全班领学时,孩子们分享自己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理解平移的本质特征,在有层次的练习中,多维度“创造”平移,发展高阶思维。 温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兰衍局,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他指出,小先生课堂呈现了“双减”后的课堂新样态,每位小先生在这种新式学习中持续学习、快乐研究,体现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本色。
◆语文 语文分会场,陈媛老师带领着五(4)班的学生学习《金字塔》。本课聚焦文本特质,将两篇文本比较学,以小先生领学、组内共学互助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整堂课,在小组共学模式下,不断对比梳理新的问题,通过展学过程中小先生互教互评,更深入地走入文本,深化对金字塔地认知。整个学程实践了主动学习,由低阶向高阶有序生长。 瓯海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特级教师董晓群对这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她认为,陈老师带着学生经历了发现、整理、探究、内省、共学、领学等多样化的学习过程,是一堂指向“儿童友好”的优质课堂。
◆科学 科学分会场内,六(3)班的小先生们正在设计一个用于观察鸟窝的可伸缩可固定的观察器。金洁茹老师以“学生使用观察器观察鸟窝”作为真实情境引入,在“小组共学”的合作中,小先生们寻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展开设计,通过“小先生领学”和“小先生讲坛”的合作学习,形成完善、可行的设计。 温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特级教师施昌魏老师作总结点评。他肯定了本课典型的技术工程领域项目学习路径,学生经历了真实世界中的过程,在课堂上把合作探究、研讨汇报、评价交流都交给学生,真正体现了以学为主体。
◆劳动 黄碧武老师和五(1)班的孩子,在“瓯娃农苑”共学《农用酵素的制作》,率先尝试无边界课堂。课堂上,小先生们围绕关键问题展开讨论,从组内合学,到小组共学,再到全班领学,在一次次精彩的思辨、补充、修改中,完善酵素的制作过程。劳动中,孩子们合理分工,有序操作,在实践中学会劳动技能和方法,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温州市劳动教育教研员黄辉老师高度赞扬这堂课。他表示,本节课有很强的社会性、实践性以及思想性,小先生课堂引导孩子们在做中学,学中悟,由课内走向课外,贴近现代生活的需要。
◆美术 美术分会场,张颖老师与五(3)班的孩子带来课例《亚运招贴》。“领学小先生”分享课前学习成果,“共学小先生”讲解自己的构图意图,“评价小先生”互评提升,充分落实美术学科的“小先生课堂”理念,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充满趣味的美术课。 课后,温州市美术教研员李崇高老师对张颖老师的课堂作精要点评。他认为,这是一堂有学生、有视觉艺术、有设计思想、有抓手的优质课,期待美术课开启学生全新的感知和审美体验。
围观校长论道 面对“双减”,学校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呢?下午的校长论坛和专家报告为参会的各位校长打开了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办学思路。 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潘权威校长分享了《 “双减”之下,以系统变革重塑学校生活》,潘校长从时间观、空间观、学习观、评价观四个角度阐述系统变革重塑学生素养导向的校园生活。“双减”后,学校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选择,把学习场景搬到了真实世界里。同时,撬动了课堂、课程形态的变化,联结了生活与学习,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学习走向了自主体验探究真实生活的生命之旅。
温州市育英寄宿学校俞国平校长阐述了《素养立意:建设育英博雅未来教育生态圈》学校高质量发展经验。他认为学校课程建设,要从素养立意,以学生为立场,优化选择,放大过程,融合学科,建设课程和教师文化,促进高质量发展。
温州市实验中学黄慧校长从一次项目化学习《我心中的秦始皇》说起,漫谈初小衔接工作。学生要积攒走好下一步的能力素养:时间管理能力、三个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严谨意识)、三个能力(探究、质疑、阅读)、两个思维(自主思维、统筹思维)。学习不仅仅着眼于当下的成绩,更应站在未来的角度寻找生长的力量,赋权每个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杭州市天长小学校长楼朝辉和上海市特级校长程华在线参与了本次校长论坛。 楼朝辉认为未来的学习必定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他以“线上学习空间”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价为例,分享学校基于数据的教学评价研究,系统重构学生校园时空,实现学生自主发展。 程华讲述了《推动双减工作 回归教育初心》。他认为,双减工作要坚持全面发展、身心和谐发展、知行合一、因材施教,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回归教学真实的情境,课堂要有人、有趣、“有变”。
浙江省师干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卫东,以《新质量·新课程·新发展》为题,对参加校长论坛的专家分享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又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解释分析了《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框架。吴教授引经据典,结合国内外研究,深入浅出地对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做了分析。分享了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深度学习,达成核心素养的实施路径。
曹鸿飞作大会总结指导。他指出,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展示了学校“人人小先生”的教育样态,为“双减”背景下小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本次大会还引发了学校对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注,明确高质量是素养导向型的,是过程型的。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讨才开了个头,各地各校,要继续思考、研讨、实践。未来,温州将持续关注小学教育的改善和优化,从目标取向出发,要有系统思维,凝心聚力,不断地改进、改善、改革。
供稿/温州市未来小学教育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