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温州市2022年首届项目化学习博览会高中专场在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报告厅举行,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标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顾建军教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综合部副主任管光海博士,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夏向荣出席活动,活动由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主任郎建华主持。本次活动共分为专家引领、学校经验交流、教师项目化学习案例介绍、项目化学习课堂展示、学生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专家点评等六个环节,充分展示我市高中学段近年来在项目化学习中的积极探索及丰富成果。
首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管光海博士做了《项目化学习的核心要素与关键问题》的专题报告,主要分享了“为什么提倡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案例分析”“项目化学习核心要素”“项目化学习的关键问题”等方面内容。他强调了项目化学习作为未来教育的一种探索和研究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指明了高中学段开展和实施项目化学习的意义,引领高中人探寻项目化学习的方法和路径。
接着,在项目化学习实验学校的交流中,龙港中学校长吕俊杰以《知行合一 扬帆启航》为主题,介绍了学校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思考。吕俊杰首先简述了龙港中学开展项目化学习的背景,再介绍了学校基于学科素养、制作活动和地域文化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最后是对项目化学习的反思与展望。希望通过项目化学习的校本化探索,给予学生丰富多元而又有纵深度的课程学习经历,成就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拥抱世界。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副校长丁蝶以《高中项目化学习课程建设与实践》为主题,从校本基础、实践经历、空间建设、课程特点、成效与思考等五个方面介绍项目化学习的开展情况及反思。“一坊、一室、一廊”的科创空间建设和金字塔形的课程结构,给与会代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其它学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学科案例展示环节,来自温州市的六位老师交流了自己在开展项目化学习的经验和案例。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的朱凌侠老师分享了他指导科创类项目化学习的经验,总结了科创类项目的问题来源和核心概念,提出在项目设置过程中问题的产生方式,支持性项目——元项目的设置,项目操作手册的使用等在具体项目中的实施和应用;龙湾中学沈丹老师以《豆腐的制作》为例总结她在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项目化学习,提出了“三阶六步”的项目化学习流程;温州中学陈显盈老师分享了物理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来源及实施过程,在《DIY光学“魔箱”》的项目化学习中融合6E设计型学习模式,将评价融于项目化学习的全过程;远在新疆拜城支教的平阳中学张肖伊老师线上分享了其在新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探索,通过“查——了解现状,警惕危害”“观、写——系列观影、交流心得”“读、说——师生共读、滋养生命”“悟——死亡游戏、双重体验”“行——主题班会、生涯规划”等五个活动带领学生感悟生命,促进学生思维转变。
泰顺中学谢令时老师以泰顺特色的本土建筑——廊桥为载体开展项目化学习,从文化角度和工程角度深入开发项目,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融于项目,让知识“活”起来;《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三文言文复习》是温州第八高级中学谢虎老师交流的题目,他通过学生在复习文言文时出现的问题设计了本项目,将学生的身份从“做题人”转变为“命题人”,以小组为单位出题,活动过程中逐渐转变学生在解题时出现的认知、技巧和心态上的问题,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六位老师从学科和跨学科角度呈现出对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令人遐思,印象深刻。 下午的三节课是以杭州亚运会期间的文化交流为背景,以“如何更好地拯救和宣传中国非遗文化活字印刷术”为驱动性问题,由三位不同学科的老师连续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活字印刷术拯救行动》。
平阳中学通用技术老师吴正管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瑞安木活字印刷术引入课堂,在课堂中观看视频、总结制作活字印刷的步骤“写反字→刻字→捡字→排版→敷墨→印字”,让学生体验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流程,然后利用橡皮章学生操作经历整个过程。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播放古风轻音乐,映衬着古老的活字印刷术,氛围感满满。整堂课教师引导串联活动,学生完成拯救活动,并在每个环节及时进行自评。
温州艺术学校美术老师张艳红从向国际友人介绍活字印刷术切入,学生经历“共情需求-定义主题-抽象图形-绘制草图-确定风格-制作和调整-场景测试-优化设计”八个环节,为活字印刷术的每个步骤设计了相对应的图标。
永嘉县上塘中学英语老师王芬在前两堂课的基础上,带领着学生对活字印刷术的每个环节进行英语翻译,最后学生制作宣传画报向国际友人展示活字印刷术,完成整个项目。 三位老师的合作,有情境、有内容、有活动、有结果,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样的课程呈现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学生项目学习展示环节,来自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龙港市第二高级中学、泰顺中学的学生展示了他们的项目化学习成果,介绍了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历程,特别是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问题发现、方案设计、产品制作、问题处理、自我评价、跨学科学习、技能习得等方面的体验,充分体现了新型学习方式带给学生的不同成长感悟。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郎建华做了《项目化学习在温州高中学校的实践和推进》专题发言,他从实践历程、团队建设、案例开发、交流合作、空间建设、学生项目等六个方面进行介绍,呈现了温州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开展的先进性、时代性。
南京师范大学顾建军教授对温州市高中学校展示的项目化学习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温州的项目化学习开展有以下四大特点:一是主题深刻,项目化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堂组织形式的探索,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温州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开展具有先进性、时代性,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二是内容丰富,温州项目化学习开展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学校的经验交流,教师的案例分享,课堂教学研讨,还有学生的成果展示,是一场豪华而精彩的文化大餐。三是特色鲜明,根植于地方文化的真实情境,体现了温州的本地特色,如,泰顺的廊桥、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术、苍龙历史文化等。四是覆盖面广,温州高中同时推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和学科项目化学习,特别是学科的项目化学习,从今天的展示来看,已经做到了学科全覆盖,不同学科教师齐参与,会让更多的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受益。 最后,顾建军还鼓励温州市项目化学习在课程研究和课题实验上继续努力,争取为浙江、为全国做出榜样。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夏向荣就全天的活动做了总结,他谈到,项目化学习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培育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高中开展项目化学习实践探索的意义重大。本次活动,让大家看到了温州学校和老师们近五年来在这方面的探索历程和所取得的成果,成绩令人欣慰,更对下一步继续向纵深推进充满信心。接下去,温州将继续探索项目化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培育一批项目化学习基地学校,探索项目化学习与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相结合路径,搭建全市性的项目化学习成果和项目化学习案例的交流平台。努力让项目化学习成就一批学校、一批教师和一大批学生,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抓手,推进温州市普通高中高品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