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向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捐赠一批亚热带珍稀植物,并举行共建仪式,标志着温州首个亚热带珍稀植物园正式落户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 
“此次活动是浙江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助力属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科研+教育’共富的成功实践。我们捐赠珍稀植物共有21棵,包括笔筒树、海南黄花梨、金丝楠木树苗、浙江楠木树苗、红豆树等浙江省珍稀树种。”浙江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陈秋夏介绍,笔筒树为桫椤科白桫椤属,是树蕨类植物,起源于3亿6000年前,是恐龙的主要食物,它成株高大挺拔、树形美丽、树姿优雅,极具观赏价值,并在古生物学、古气候、植物地理区系等方面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被称为“活化石”,列入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 
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是国家级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是全国中小学研学营地,同时也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首个亚热带珍稀植物园落户温州基地,与基地‘名师林’相得益彰、各具特色。该园区建设也优化了温州基地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学生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和科普资源,我们的林地教育、科普教育会更有特色和价值。”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校长叶超程说。 
据悉,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是我市“家门口”的植物园和国家级植物科普教育基地,主要从事我国中、南亚热带地区经济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的区域性综合型研究所,创建于1962年。建所60年来,秉承“立足温州,服务浙江,创新强所,全国一流”的宗旨,先后引进国内外亚热带特色经济作物和园林绿植760余种,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和成果推广基地12万亩,为我省特别是温州创造出50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来源: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