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崔华前率13位高校专家赴苍南县调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推动温州医科大学牵头温州市“大榕树·温思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1+12)建设。苍南县副县长管素叶等陪同调研。 本次调研为期3天,调研组共走访苍南县6所中小学和3个思政课校外实践基地,召开5次座谈会,并举办温州医科大学牵头温州市“大榕树·温思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1+12)第二次教研活动,这也是全市首次在县(市、区)举办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的大型教研活动。本次调研聚焦机制护航、课程牵引、师资激活等三个重点,就高校和地方如何交融交织、常态联动,全面推动校地合作六个一体化进程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校地双方针对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工作的各自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和积极对接,形成了一系列成果。 
本次调研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1+12)集体教研会在苍南县江滨小学教育集团江滨校区举办,苍南县教育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及思政学科研训员,温州医科大学牵头的温州市“大榕树·温思政”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1+12)中小学校长及分管校长,苍南县中小学各学校思政(法治)学科教研组组长等参加。 温州市教育局高教处副处长潘乐慧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温州市在这项工作上的理念创新和工作方向,解读“大榕树·温思政”品牌内涵。 在课例展示环节和小学、初中、高中分享思政教育建设经验中,苍南展示困境突围、立意创新、解决真实问题、理清知识脉络、探索发展目标等实践内容。 
崔华前肯定了苍南县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创新。他强调,“大思政课” 包含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三全育人”、学校小思政和社会大思政、思政课程良性互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四个层面内容,当前要从师资力量、教材把握、政策力度三方面进行突破。下一步,温州医科大学将在共同体启动资金3万元的基础上,以1:10的比例配套拿出30万资金,用于系列专题研究、教材重点难点、红色研学活动等三项工作的一体化建设。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下一步,苍南县将坚持以温州市“大榕树·温思政”品牌为牵引,努力扩大本次温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苍南调研的成果,加快迈出一体化建设步伐,努力打造“好学苍南”思政教育的县域样本。(来源:苍南县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