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温州市中通实验学校小学部,15分钟课间正上演着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该校通过全校性项目化学习,将课间主导权交还学生,诞生百余种分级分类游戏方案,打造出融合五育发展的“课间育人生态圈”。 
走进中通实验学校小学部,会被这里独特的课间氛围所吸引。在泡泡屋内,学生们正沉浸在益智类和心理类桌游的世界中;在数学角,学生们自己设计的三处小天地里,魔尺、魔方等益智玩具成为了他们共同探索智慧的伙伴。更令人惊喜的是,校内还有学生自己种植的草莓,这些小巧思点缀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们在学习之余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校长朱小雪表示,延长课间时间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们有更多的自主放松和休息时间。学校通过听取孩子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喜欢玩什么、想玩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确保课间活动的文明、安全、科学和有意义。为此,学校启动了1~6年级的六大项目式学习,以“课间怎么玩”为主题,引导学生们进行调查、创编和创新。 在这些项目中,一年级的学生们对传统游戏进行了调查,探索课间的新玩法;二年级的学生则化身为游戏创编师,改编传统游戏,为课间增添新意;而五年级的学生则开展了桌游大作战,挑选适合在教室里进行的游戏进行推广。学校还对不同类型的课间游戏进行了分类研究,包括地面游戏、身体运动类游戏、放松脑部游戏等,旨在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元化的课间选择。 
在课间活动中,老师们也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他们不仅关注学生们玩得是否文明、安全,还注重引导学生们进行科学、有意义的课间活动。例如,老师们会建议学生们根据上一节课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课间活动,以实现身心的合理调节。如果上一节课是逻辑类的课程,课间可以选择玩一些文艺类的游戏;如果上一节课是激烈的体育课,课间则可以进行一些轻松的修整活动。 学生们对于这一变化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喜爱。学生张博特表示,数学玩具给他带来了很多乐趣,尤其是魔方,不仅提升了他的思维能力,还让他在课间有了更多与同学们交流的机会。现在课间时间延长了,他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魔方的知识,享受课间时光。 随着“课间游戏创意库”的日益充盈,这些由学生研发的智慧成果有望推广至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正如朱校长所言:“当课间的主角回归孩子,15分钟就能迸发出无限可能。”(来源:龙湾区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