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温州市学生实践校迎来了一场跨越国界的访学之旅。泰国坤敬公立华侨学校师生一行10人走进校园,以劳动为纽带,以文化为桥梁,深度体验了学校特色场馆与非遗实践课程,开启了一场从湄南河到瓯江畔的劳动实践教育对话。 
探访实践场馆,感悟劳动智慧 活动伊始,访学团率先步入瓯菜馆,一场“舌尖上的劳动哲学”徐徐展开,高足碗内非遗米塑雕琢的“江蟹生”“酱鸭舌”等栩栩如生,以艺术定格瓯越饮食精髓。 
工会主席周晓远代表学校将瓯味食谱赠予访学团,书中不仅解密了“三丝敲鱼”等瓯味名肴的百年秘方,更以“一菜一典故”的形式,将温州山海相依的地理风貌与人文故事向泰国访学团的全体师生们娓娓道来。 安全馆内,地震模拟平台的8级震感让大家瞬间绷紧神经,台风体验馆的12级强风扑面而来,浓烟逃生通道内红光与警报交织,师生们手捂口鼻,弯腰前行。情境化的体验将劳动智慧融入安全教育,让危机应对成为可触摸的实践。 


航空航天馆中,访学团凝望长征系列火箭模型,观看完火箭模拟发射后,泰国师生团们不由感叹中国航天事业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的艰辛与荣光。文化馆内,瓯绣、木活字印刷、石雕和书法竞相绽放,诉说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野炊营地内,研学团观摩了传统灶台生火和铁锅炒制的全过程,青烟缭绕中,今日在校实践的瑞安安阳实验中学的学生们热情邀请外宾研学团品尝菜肴,中泰学子在原始灶台间领悟了“劳动创造生活”的实践意义。 
红色邮品楹联馆内,泛黄信笺与遒劲联句交织成册。叶良中大师挥毫泼墨,以“坤元载物滋桃李,敬学弘文育俊才”一联相赠,笔锋苍劲如松,墨香氤氲间,中泰文化在横竖撇捺中悄然共鸣。 

非遗课堂对话,文化互鉴共融 下午的非遗课程,黄杨木雕传承人王安义大师现场演示“凿粗坯-刻细部-磨神韵”三重技法,访学团师生手持刻刀,在木屑纷飞中感受匠心传承。泰国学生张诗雨专注地打磨作品边缘,感叹“慢工出细活”的真谛。当木屑沾上衣襟,文化基因不再囿于典籍,而是在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跨越语言的文化默契。 


深化国际视野,共绘教育蓝图 教育无国界,实践有共鸣。此次泰国坤敬公立华侨学校师生的来校访学活动,不仅是一次劳动实践的生动课堂,更是一场跨越山海的中泰文化对话。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作为温州市国际交流示范基地,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架起了中泰教育合作的桥梁。未来,学校将继续深耕国际交流,让劳动教育的种子在多元文化的滋养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来源: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