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我省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交流教学改革成果,浙江省2025年高中物理“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于4月10日至11日在浙江省瓯海中学举行。 温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景高,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徐海龙,瓯海中学党委书记高琼林等参与活动。活动特邀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学物理教学分会会长蔡铁权,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教育博士导师乔翠兰,浙江师范大学堪萨斯大学联合教育学院院长、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学物理教学分会副秘书长黄晓等出席。 
本次活动分为专家报告、教学工具与软件、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实践与评价、未来教育等五个板块,来自全省各地的物理教研员、物理骨干教师等参加了本次活动,共同探讨物理教学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突破传统边界,实现“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与“实验教学创新”的深度落地,助力新课标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高效转化。教研网全程直播,近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物理教师线上同步观看。 
温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景高 朱景高在活动中指出,温州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好学温州"工程,高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物理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在全省物理竞赛中成绩突出,培养出金树雨等国际奥赛金牌得主。他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物理教育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促进教学策略研讨,推动学术高中建设。他期待通过专家引领和同仁努力,共同为教育强省建设贡献物理学科的智慧和力量。 
浙江省物理教学会会长蔡铁权 蔡铁权教授指出,当前物理学正经历量子科技引领的第二次革命,AI时代为物理教学带来新机遇与挑战,特别是2024年诺奖授予神经网络科学家,彰显物理学与信息科学的深度融合。他强调,物理教师要坚守学科本质,积极拥抱技术变革,深刻理解物理学与AI的内在联系,为应对科技变革做好准备。 
瓯海中学党委书记高琼林 高琼林表示,瓯海中学始终秉承"务实求新"精神,在生化竞赛领域成绩斐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近年来,学校物理、数学、生物学科先后获评市级特色学科基地期待本次活动能促进物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乔翠兰 乔翠兰教授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讲座中指出:物理专业知识是教学基石,决定着教育探索的深度,要借助技术赋能,构建高效教学场景、培养学生素养、推动教学变革与教师成长。应以专业知识筑基,认知规律增效,技术赋能创新,实现“培养学生、变革教学、提升自我”的目标。 
徐海龙以《未来教育事业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为题作专题讲座。他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四维视角剖析教育生态转型路径,并提出教师需转型为“学习架构师”,在落实新课标过程中强化项目化与个性化学习,以实验教学筑牢实践根基,同时提升AI素养,在技术赋能中坚守教育本质规律,避免陷入“技术至上”误区。 丽水二中徐圣钦、杭州学军中学曾裕等10名老师作专题分享,温州市物理教研员余雪妹老师作点评;瓯海中学项凯特老师和永康一中陈泽南老师开设展示课,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李明老师与湖州中学陶学明老师分别点评。 
省高中物理教研员鲁斌对本次研训活动进行总结。信息技术赋能物理教学前景广阔,可在概念、规律、实验、习题、复习教学及科研等关键领域显著增效。他鼓励教师夯实教学根基,以创新思维探索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多方协同推动浙江物理教育质量提升,为培育兼具科学思维与人文素养的高素质人才筑牢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