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汤超颖就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力评价的未来方向来院指导,会议由我院方文跃院长主持。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总督学黄华出席会议。
我院王光秋副院长做了《温州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力监测的回顾与思考》主题发言,从项目背景与意义、指标框架与内容、监测组织与实施、主要成果与发现、关键困惑与思考等五个维度进行了汇报。就未来的发展方向,王院长特别提到现行的指标框架该如何进行调整和优化,科学教育发展力指数的优劣如何进行衡量,评价技术方面如何再进一步突破等三方面问题。
汤超颖教授就我院2023年所做的学习品质监测和2024年所做的初中科学教育发展力监测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从主要发现、研究假设、实证模型、数据分析、主要结论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指导。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习品质培养策略,主要是通过提升学生的心理特征,来间接提高学生科学学业成绩与科学志向,在这一过程中,温暖型的家庭教养方式能够进一步放大正向效应。此外,汤教授还对我市各类学校科学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科学教育的“三个力”(家社支持力、学校培育力、学生成长力)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分析,就我市基于“家庭实验室+科学部落格”开展科学教育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报告分析和对策建议。
黄华总督学指出科学教育发展力监测和家庭实验室、科学部落格构成了我市科学教育的重要版图。他对推进科学教育发展力监测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期待:应用更进一步,监测是为了跟踪、改进、提升,基础教研可予以更多的关注;研究要更深一层,此次论证会是从学术视角对我市科学教育发展力监测予以印证,建立了相应的应用模型,数据上也得到了相应应证支撑;实践更广一些,用监测去引导下一步的实践,让基础教育、评估、教研相互结合,让温州科学教育的实践版图更大;影响更上一级,寻找合适的载体进一步推广温州科学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完善,多维度提升。
据悉,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我市开展科学教育发展力监测旨在响应国家科学教育战略部署,通过构建创新型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培养链条。依照三年一轮的监测周期规划,2025年下半年将启动小学段科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工作,形成贯通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人才培养追踪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