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速递
当前位置:
> 信息动态 > 县区速递
锤炼技能,深入科研——记平阳2017年新入职教师第2次培训
时间:2017-10-19 09:44:28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10月10日,2017年平阳县中小学、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第2次集中培训在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如期举行。此次培训活动由新教师培训班班主任胡竞雄老师组织,邀请平阳文化馆温作市老师和瓯海区教师发展中心杨荣波老师开展讲座,旨在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科研水平。此次培训活动为期一天,共有153位新教师参与其中。

书境心境两相和,一笔一画见真章

“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字好看?”讲座伊始,温作市老师向在座的新教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他从书法欣赏的角度出发,为我们着重介绍了行书这一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字体。他由行书的产生说起,在日常文稿、信件中,楷书费时,而草书又难以辨认,于是乎行书,因其既能够简易快速书写又能通俗易懂的特性,应运而生。行书不仅简省了笔画,而且笔势流动,体态多变,具有一定的抒情性,也恰恰因为这种特性,它深受历来文人青睐。

而后,温老师带领我们领略了“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的精彩。“这篇书法,涂涂改改,它的审美价值究竟在哪里?”带着这样的疑问,在温老师的解说之下,在座的各位老师逐渐领略到它的魅力:《祭侄稿》坦白真率,以真挚的情感流于笔墨,以书法创作来述志、述心、表情,是书境与心境的完美融合。由此引出了历代以来书法审美的变化史,唐人尚“法”,晋人尚“韵”,宋人尚“意”,元明时期尚“态”,明后期至清尚“势”,而民国时期则推崇书法之“质”。但是无论审美如何变化,始终不变的是,历史上最经典的书法名作,莫不是书境与心境的高度统一,书法的价值正是来自于其中灌注的真心、真情。

其后,他鼓励在座的新老师要向名家、名帖学习,“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推荐了米芾《蜀素帖》和集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两本行书入门字帖。为了更直观地指导行书书写,温老师从行书的笔画、偏旁、结构,由浅入深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并现场演示了各个字的书写过程。一笔一画,一横一竖,同样是普普通通的一支黑色水笔,在他的手中竟能笔走龙蛇,在座的新教师无不为之惊叹,也暗暗下定决心要苦练三笔字,为自己以后的课堂增添一抹亮色。

破解实际问题,提升实践智慧

“破解实际问题,提升实践智慧——教师如何撰写案例”,幻灯片上如是显示,杨荣波老师由此标题说起,撰写教学案例的功能是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接下来,他提纲挈领地概述了讲座的主要内容:解决教学案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

关于教学案例的起源,杨老师向我们介绍,它起源于医生的病例,而后引入教育领域,发展成现在的教学案例。而教学案例到底是什么,这是在座新教师的一大困惑。杨老师给出了学术上的定义:教学案例是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教育事件及点评。为了让在座的新老师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概念,杨老师展示了三篇教学案例,让在座的老师讨论“什么样的案例是好案例”。“我认为好的案例要来自生活,图文并茂。”“我觉得好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是同行经常遇到而又感到苦恼的问题。”……新教师们发言积极,各抒己见。杨老师肯定了各位老师的看法,提出优秀案例应具备问题性、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研究性等特征,并一一作了分析。之后,杨老师又为我们厘清了教学案例与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那么教师为什么要写案例?”案例是分享教育经验的载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评先评优评职称的需要,杨老师向我们解释道。他引用著名教育家叶澜的一句箴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鼓励我们多写案例,通过案例讲述自己的故事,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最有力的武器。另外,杨老师从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价值出发,高屋建瓴地阐释了科研之于教师、之于教育的意义。

最后,杨老师结合自己个人的写作经验,对在座的新教师倾囊相授,从标题的选取,到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评析、结尾的撰写,一一提供了富有操作性的建议、技术要领。杨老师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语言幽默,趣味横生,现场掌声不断。在座的新教师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对教学案例的撰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讲座后,有新教师评价:“杨老师的讲座干货满满,我很久没做过这么多笔记了。”

为期一天的培训活动完满结束,班主任胡竞雄老师对两场讲座作了总结,并对在座的新教师提出要求,希望他们能勤奋练习三笔字技法,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满满的干货”运用到实际的案例撰写中,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科研水平。(平阳中学  王美松)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