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6 11:27:56来源:市教育局
2017年10月21日至10月24日,温州市初中语文科幻题材作品教学专题培训班顺利举办。首日,全体学员聆听了部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和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蔡可教授的讲座,明晰了当下语文教学的总方向总目标。接着,全体学员赴温州教师教育院雁荡分院进行深度学习。在陈秋莲老师及科幻教育研究专家姜佑怡、姜振宇博士以及吴积兴老师的讲座启发下,全体学员围绕科幻文学作品的教学,通过小组交流探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反思交流等形式进行了科幻文学作品教学的深度学习。
培训源起:科幻与语文的一个交合点——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
“什么是科幻?为什么聪明的孩子喜欢读科幻?”10月22日下午,培训班指导师陈秋莲在雁荡分院给全体学员讲座时从学生的阅读爱好切入,向全体学员普及了科幻文学的基本常识及发展历程和前景。陈老师的讲述,让学员们对这种科学和未来双重入侵现实所产生的叙事性文学作品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在语文课程中,引入科幻文学作品的教学,是对学生想象力的呵护,它能够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能够经历一种全然不同的生活,给学生一个平常感情难以宣泄的出口,可以通过语文培养孩子科学思考的方式。学员们在学习中理解了科幻小说之于文学、社会的意义——“为了让人们获得思想上对时代的认知,科幻文学培养人科学思考的意识。科幻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和启发,带给教育新视野 ”。
专家引领:科幻文学与科幻教育实践
10月23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学想象力中心研究院研究员姜佑怡先从“科幻的由来,科幻的两个传统”这两个主题入手,让学员们了解了科幻的根源。在普及了科幻专业知识后,姜老师又给学员们讲述了“科幻的教育和科幻教育,国内外科幻教育的实践现状”两个主题内容。姜佑怡研究员指出,从科幻文学作品的阶段目标和教学重点来看,小学的教学定位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从童话式的想象逐步过渡到理性想象;初中的教学定位在科学精神与科技审美的感知,高中则可以往批判性思维与科学哲学思维发展。而这三个阶段的目标,最终指向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4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科幻文学博士、教育部科技委科幻与科普战略研究基地研究员、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专业评委姜振宇先生从2016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入手给学员带来关于科幻文学作品与科幻文学作品教学的讲座。在姜博士的介绍中,学员们了解了科幻的根源。从萨根提出让探测器搭载镌刻有人类问候信息的金属板和金唱盘到《神经浪游者》、《黑客帝国》。学员们剥开科幻这个洋葱,最外层的是那些把科幻作为外衣的武侠和言情,然后是把现有的技术进行超前一步的应用所产生的故事,再里面可能出现的技术和世界——一个空灵的想象世界。最后,姜博士提出科幻课的基本路径是校本课程、整本书的阅读、项目学习及steam跨学科活动等,这正切合当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目标。
学员探讨:我们该怎么教科幻文学作品
22日下午,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雁荡分院内,学员们围绕科幻文学作品教学这一话题以沙龙的形式做了一次热烈的交流探讨。每一个小组讨论后都推荐了代表与全班学员一起,分享自己在阅读科幻文学作品或是教授科幻文学作品中的思考与收获。其中,王汉乐为大家分享了她接触科幻作品的缘起——因为孩子爱上了科幻,希望自己也能够与孩子有更多的交流话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她更希望能够带领孩子走向更好的阅读。在行动上,她以七下语文教材中的 《带上她的眼睛》这篇科幻小说的教学为起点,去了解科幻,深入科幻阅读,思考科幻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科幻文学作品的教学。学员应文琦为大家介绍了她所开设的校本阅读课程“《三体》阅读分享”。“假如人类世界只剩你我她了,我们三个携带着人类文明的一切。而咱俩必须吃了她才能生存下去,你吃吗?” 她说:“科幻拓宽了我对世界的想象,对宇宙的想象,它真的很大,而那个只是站在它门口的我似乎也在不经意间变大了,可能是思考,可能是格局,总之我确信我也在变大!”关于刘慈欣《三体》中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的冲突,大刘呈现出来的冰冷语境,在她看来更像是一次振聋发聩的警钟——“人类并不完美,甚至劣迹斑斑,人类在整个宇宙中渺小的像一粒沙!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进步,文明才更需要发展,人类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在她的分享下,学员们似乎领略了《三体》别具风格的一番魅力。
名师交流:怎么教刘慈欣科幻小说
23日下午,温州二中吴积兴老师给科幻文学作品教学培训班的学员带来了《怎么教刘慈欣科幻小说》专题讲座。
在吴老师的梳理下,学员们了解了科幻文学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则是语文教材中第一次引入了中国科幻小说的作家作品。接着,吴老师提出了我们在设计科幻文学作品教学时的关键问题——科幻小说同一般的小说的区别在哪里?科幻的灵魂是什么?任何一种艺术,都具有别的艺术所不具备的且无法代替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这门艺术的灵魂。吴老师认为,科幻的灵魂,不是文学人物,也不是幻想,科幻的灵魂是科学。科幻的美感,源自于科学之美和科技之美。科学之美和科技之美构成了科幻的美感。
同课异构:科幻的现实实践
24日下午,围绕着科幻文学作品的教学,来自温州市第十二中学的倪嫣婷老师和温州市第三中学的王汉乐老师向全体学员展示了《带上她的眼睛》公开课。
在前面科幻文学作品教学的内容指引下,倪嫣婷老师和王汉乐老师的公开课都围绕着科幻文学作品的特质展开。“世界很大?生活更大?”“科幻来自灵魂的魅力,对人类理性与崇高的展示?对未来的预言?对星空的仰望?”等等问题的探究,带领着学生领略着科幻文学的魅力。两节公开课结束后,在温州市名师朱彬茹老师的主持下,学员们还就这几天的学习发表了自己的感言。
文成县珊溪中学朱应庆老师说:“对于这块如此陌生的领域,发现自己犹如一个刚刚踏上陌生星球的小孩。有新鲜、好奇,也有不安和惶恐。经过几天的培训,在我面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应文琦老师说:“科幻文学带我从对个人的思考转向了对人类的思考,对文明的思考。我想正是这样的转变,才发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
姜佑怡老师说, 温州自古以来就是改革创新探索的先驱,在科幻教育这个新兴的领域里,这样的专题师训在全国尚属首例,老师们高涨的学习热情令人感动,也印证了我印象中不惧挑战、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希望科幻教育在这片热土上硕果累累。(温州教师教育院 陈秋莲 温州三中 王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