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面向问题 立足“做事” 让培训走向田野——记市高中政治送培到县绿色耕耘项目
时间:2017-12-18 15:55:56来源:市教育局

12月1日至2日,市高中政治送培到县(乐清)绿色耕耘项目在乐清市外国语学校举行了第2次集训,至此,历时两年的市高中政治第一轮送培到县绿色耕耘项目画上句号。两年来,该项目走过了苍南中学、求知中学、金乡高中、龙港二高、瑞安中学、鳌江中学、永嘉教师发展中心、温州十四高、温州二十一中、温州二十二中、乐清中学、乐清外国语学校等12所学校,将试题研究与命制、法律常识模块重难点解析、必修教材疑难知识点解析和教学策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创新等课程送到了苍南及泰顺、平阳、瑞安及文成、永嘉、市直及四区、乐清六大片区,参训学员700余人次,开设讲座23场,公开课19节,学员研修成果集两册。

市教师教育院绿色耕耘项目有三大翻转,一是翻转“服务方式”,从“请来”到“送去”,由市师训员、县(市、区)研训员和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绿色耕耘”导师团深入各县(市、区)学校,因地因时制宜,将培训送到教师学员“家门口”;二是翻转“课程内容”,从“既定任务”到“需求课程”,各学科在与送培片区研训员商议和对教师学员课程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送培片区的地域特色和学情特点,进行培训课程“私人订制”,实现需求导向的精准送培;三是翻转“课堂模式”,从“单向施训”到“合作互动”,改变以往教师培训“你讲我听”的单向讲授方式,构建了学员合作学习为主的参与式培训课堂。

面向问题是高中政治学科绿色耕耘项目的一大特色。教师在实践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就培训什么内容。借助问卷星工具对具体送培区域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的结果显示,新高考背景下,该区域高中政治教师遇到的最集中的问题是高考新增模块《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教学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了对《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教材文本的解读、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对考试条目重难点的解析、对典型法律案例的剖析、对教学疑难的解答、对法律课堂教学的点评、对教学边界的把握等多方面的内容,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培训的任务和目标。这些内容归结起来就是对教材的把握、对教学的把握和对考试的把握,据此我们设定了法律教学专题培训三大主题课程即教材文本及其重难点解读、课堂教学观摩和点评、考试条目分析与真题研究。在培训形式上采取了专家授课和学员参与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项目团队搭建学习平台,专家提供专业指导和解惑释疑,参训教师才是培训真正的主体。在平阳、瑞安及文成片区,培训前,学员们根据指定的选考知识条目进行教材解读、案例搜集、真题研究、资料补充,自主完成前置学习任务。培训中,学员们带着自主学习的作业而来,开展合作学习并聆听专家讲课。在合作学习中参训教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业,深入研讨并初步达成小组共识。为提高法律培训的专业性,我们聘请了专业律师和法官担任授课专家,在专家讲课时安排互动环节,小组将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难提交专家解答,改变了“专家讲什么,学员听什么”的局面,让专业人士的指导落到实处。培训后,小组代表根据小组达成的共识和专家提供的意见,整理学习成果以完成小组学习任务。项目团队汇总学员学习成果并审读编辑,最终形成集体研修成果《<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考试知识条目解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学员们通过充分的任务驱动式的自主学习、专家指导下的合作学习完成了教材文本及其重难点解读、考试条目分析与真题研究两大主题课程培训,学员的研修成果既是该项目学员的培训收获,又成为后续项目的培训资源,并通过在全市范围内的分享惠及全市高中政治教师,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

立足“做事”是高中政治学科绿色耕耘项目的另一大特色。按照“做一件事情”的行动程序来设计课程,培训教师“怎么做事”,让理论与理念的培训融入到“做事”的过程中。在苍南及泰顺片区,培训的主题是“命题”,做好“命题”这件事的前提是研究真题,做好“命题”这件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因此,按照“做事”的逻辑,项目团队设计了“研题——命题——磨题——说题——解题指导”的培训课程。第一次集训,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绿色耕耘“导师团”导师入组指导下,根据指定模块对学考选考真题进行研究,从试题立意、情境、设问、选项(答案)等几个角度总结历次学选考各模块试题的命题特点并结合典型试题说明模仿命题的要点,集训后的作业是学员个人原创命一道选择题。第二次集训,学员带着原创选择题而来,在小组内说题交流,并合作磨题,形成一组试题后由小组代表在全体学员中说题展示,导师进行现场点评并指导,集训后的作业是学员个人原创命一道主观题。第三次集训,学员带着原创主观题而来,同样在小组内说题交流并合作磨题,形成一道最满意的主观题后由小组代表说题展示,导师进行现场点评并指导,集训后的作业是利用学员两次磨题形成的试题资源编辑一份练习让自己的学生做题验证试题的难度、信度和效度。第四次集训,导师代表上主观题解题指导课,培训所在学校的学员代表根据学生做题结果上选择题练习讲评课,导师提供示范,学员汇报和展示研修成果。四次集训依据做好“命题”这件事的行动程序来安排先后次序,全体学员都体验了“研题——命题——磨题——说题”的过程,一道试题的要素是什么、学选考真题有何特点、如何掌握命题的规范与技巧、什么样的题是好题、什么样的题是“臭题”、命题是为了什么等关于命题的种种“道理”不是通过专家的阐释或说服来培训,而是通过学员体验“怎么做事”的完整过程来学会。

在永嘉片区,整合以上片区的送培经验开展双主题培训,形成了“近四次学考选考试题分析”和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部分框题教学设计”研修成果集。在市直及四区片区,围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题,整合市直双周活动资源,师训与教研合力打造优质培训,缓解教师工学矛盾。在乐清片区,基于需求送去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重难点解析、必修教材教学疑难点解析及教学策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创新性教学设计等课程,并分享了其他片区送培的研修成果。

绿色耕耘,让培训走向田野,市高中政治学科送培到县项目面向问题、立足“做事”,与一线老师们一起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体验式、互动式的行动学习中构建了具有亲和力、实效性的“师本培训模式”。(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单茹茹)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