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社会思品
观看《简明世界史一》“古代罗马”专题的收获
时间:2017-12-19 08:56:42来源:市教育局

在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第二课时一课中,如何让学生掌握古罗马兴衰的基本脉络,解读古罗马帝国取代共和国的缘由是一个要解决的重难点。在观看《简明世界史一》“古代罗马”专题中对解决这一重难点内容有所想所感。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尤其是刚接触更为陌生的古罗马史,无法整体把握古罗马的发展脉络;缺乏对古罗马帝国的认知;会从“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字面上去理解,认为独裁的帝制取代民主的共和制度是历史的退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和掌握这一陌生的历史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并补充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对这一陌生的历史从复杂走向简明,从陌生走向熟悉。在《简明世界史一》“古代罗马”专题中,分为六个小节讲述了罗马帝国的兴衰历史,内容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并且附有清晰的地图,图文互补,通过课外的观看,可让学生对罗马共和国的兴起、扩张、危机与衰亡到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和平时期、罗马帝国衰亡这一长达四世纪多之久的历史有个清晰的了解,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意识。

第一小节:罗马共和国的兴起。罗马城创建的传说:在特洛伊战争时期的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陷落后,率领族人逃离至亚平宁半岛,定居于台伯河附近,其后代在此建城,王位世代相传。后人罗慕洛斯、勒莫斯兄弟据说是台伯河畔的一只母狼养大的,成年后杀死了杀外曾祖父王的仇人,恢复了外祖父努米托尔的王位。罗慕洛斯、勒莫斯兄弟回到台伯河畔,建立新城,以哥哥的名字命名,即“罗马”。罗马建城年代约在公元前753年,自罗慕洛斯到公元前510年为王政时代。其后至公元前27年为共和国(两名执政官共同执政。百人团会议、元老院。),之后罗马进入帝国时代。然后直到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5年被日耳曼人所冲垮。 共和国时代“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步成文法典。平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具有法律强制力等,使平民和贵族关系缓和,随之罗马开始向外扩张。

第二小节:罗马的扩张。罗马的军事组织严密,“十一抽杀律”、胜利则民庆失败则民辱。北非的迦太基相传为腓尼基人建立的基地,罗马称迦太基为“布匿”。第二次“布匿战争”时,迦太基著名统帅汉尼拔,通过西班牙,由陆地绕到罗马攻打。后来罗马也学会了迦太基的战略,终于在第三次“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与此同时,罗马在向东部希腊化国家的入侵。东西地中海被征服后,战败民沦为奴隶。小农失去土地沦于破产的境地,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起来。小农的破产,使罗马流失了兵源,使罗马公民兵制逐渐走向瓦解,后来转为募兵制。同时大批奴隶也给社会带来危机。

第三小节:罗马共和国的危机与衰亡。公元前73年~前71年,斯巴达克斯(奴隶角斗士)起义,规模至意大利半岛,最后被镇压。格拉古兄弟(平民保民官)改革,限制元老院对公共土地的限制,保障平民利益,但遭到贵族的反对,后均被杀。执政官马略军事改革,募兵制,缓解兵源的不足;但募兵制也酿成了军事独裁。执政官苏拉是第一个军事独裁者。凯撒的独裁:与庞培、克拉苏结成同盟(“前三头同盟”)、远征高卢、干预托勒密王朝,推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掌权。凯撒的专权结束了共和国元老院、贵族的专制,虽然凯撒后被贵族杀害,但凯撒养子屋大维崛起。屋大维(公元前63~公元14年)的崛起:与安东尼、李必达结成同盟(“后三头同盟”)。

第四小节:罗马帝国的建立。屋大维自称“第一公民”、“首席元老”或“元首”(吸取凯撒之死的教训,并未沿用凯撒用过的“独裁官”的头衔);表面上维持着共和国的框架和形式,保留了公民大会、元老院等机构,但实际上权力被架空。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相当于“皇帝”)。屋大维为稳定帝国采取的措施有:改组军队(屋大维自称总司令,凌驾于一切军队将领之上;老兵在退役后可以获得一片土地)、消除社会动乱因素,通过“面包和竞技场”(寄生和娱乐)、推进罗马的城市建设、争取意大利同盟者的支持、缓和对行省的政策。

第五小节:“罗马和平”。奥古斯都开创的元首政治使罗马摆脱了共和国晚期的危机,从屋大维去世的公元14年到公元180年,罗马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罗马和平时期”。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共有四个王。尼禄(公元54~68)是暴君,公元64年罗马大火,尼禄并未去救火,并把火灾原因嫁祸基督徒。各地纷纷起义,尼禄最终自杀。

第六小节:罗马帝国的衰亡。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进入无政府时期,直到3世纪末4世纪初,军人、政治家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改革,使罗马帝国度过了3世纪的危机。改革内容主要有:公开的帝制、干预经济生活、把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加强宗教。东罗马产生,定都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初,狄奥多西皇帝去世,留下遗嘱将帝国非给两个儿子,罗马帝国正式分为东西两部分。(苍南灵溪十一中  林小君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主办单位:温州市教育局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备案号:浙ICP备05087129号-2  网站标识码:3303000059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浏览本站 联系方式:88636388 地址:温州市市府路490号

温州市教育考试院 电话:88638063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电话:85812131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电话:88135682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 电话:88630019 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电话:88630027 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 电话:88615967

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 电话:88639303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816号

该链接属站外链接,将无法使用辅助浏览工具! 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