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04 14:21:31来源:温州市教育局
2017年4月22日至26日,浙江省“用课文学作文”专题培训在温州市教师教育院雁荡分院举办。本次培训属省级自主选课项目,平台自主报名400多人,经审核通过来自全省的80位学员参加了本次专题培训。
语文教学的效果最终取决于教材的使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读写结合的质量,而教材的使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读写结合的质量正是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软肋。当前的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严重分离。当前的教研和培训,关注教学设计多,关注教学内容少;批评教材多,研究教材少;阅读教学展示多,习作教学研习少;读写结合则重形式,轻效果。本次“用课文学作文”专题培训直击上述问题,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培训内容以模块形式设置。
一培训主题系列化——培训内容明确、集中、递进。
“用课文学作文”是本次培训的主题,核心内容指向语文教材的有效使用。为帮助学员正确认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功能,纠正教师对语文教材的偏面看法,并提供使用教材习作的有效方法,首先安排主题讲座《教材习作的教学》
再重点研习如何“用课文学作文”——从语文教材中选择适宜于作文学习的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作文素材,从课文中学习基本的写作方法。这种作文学习方式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把语言积累与表达放在首位。一方面开发出一种全新的作文学习途径,另一方面倒逼当前流行低效的阅读教学,促进阅读教学的变革。
为了帮助学员开发习作内容,并学习习作微课的设计,邀请特级教师林乐珍老师作《习作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专题讲座。
二培训主题实践化——培训主题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
“用课文学作文”这一主题主要有四个维度内容,分别是:教材内容的提取与重组,课文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课文写法的提炼与模仿,课文结构的梳理与迁移。如何将这些内容落实在教学中,观摩主题展示课是最有效的办法。
温州市教坛新秀项灵捷老师执教二年级课文《北京亮起来了》“语言积累运用”观摩课,课题《 亮起来了》。温州市名师林海津老师执教三年级第四单元“写法提炼与模仿”观摩课,课题《“原音复现”》。温州市教坛新秀胡亦楷老师执教五年级第一单元“内容提取与重组”观摩课,课题《草原之行》。温州市教坛新秀孙丹老师执教五年级第二单元“写法提炼与模仿”观摩课,课题《童年趣事》。温州市学科骨干教师杨云巧执教四年级第三单元“结构梳理与迁移”观摩课,课题《自然的启示》。温州市教坛中坚方晓霞老师执教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提取与重组”观摩课,课题《鲁迅印象》。此次培训,有针对性地设课、研课,受到广大学员的欢迎。
三学员学习重内化应用——培训效果力求现场转化。
为了避免“听讲时激动,回去后难以行动”,力求理解、内化、应用培训内容,同时为学员提供参与交流的机会,培训过程中安排了学员分组围绕培训主题提出问题、交流问题。听课后与执教老师互动并交流听课感受。将培训由共性转化成个性,由普遍性转化成特殊性。培训结束前再完成一则主题教学设计,并上传班级微信群,供同伴交流。通过培训效果的现场转化,切实将培训的力度不断渗透,深入,从学员的训后跟踪留言与评价中得知,已收到最佳的预期效果。(温州市教师教育院 方斐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