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14 17:09:30来源:
题记: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这里有一群特殊的学生,还有一群充满了爱的老师。
2016年的12月20号,温州的冬天并不是太冷,手中提着周末提前为即将见面的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礼物——蜡笔,坐在前往温州特殊教育学校的大巴上,心情有些紧张。身旁的叶汝雯老师也和我有同样的困惑,“会是一些怎样的学生呢?他们会喜欢我们准备的礼物吗?”她问。我只能耸耸肩,回答她:“到了就知道了。”在这之前,我们只知道温州特殊教育学校是一所专门为身体某些方面有障碍的学生们开设的专门的学校。早在第一次参加教师教育培训时,指导老师们就说我们肯定会被这次的特校之行震撼的。这次的特校之行,有四十分钟安排我们与学校的孩子们亲密接触,我们设计了一个游戏,设想了种种可能遇到的情况。想着想着,大巴已经行驶到了温州特殊教育学校的门前。
学校坐落在楠溪江与瓯江交汇处,依山傍水,很美。红砖的建筑风格,配合着冬日里的暖阳,照的得人心里暖暖的。在李校长的介绍下,我们的疑惑解开了一些。这里的学生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智力发育障碍,对应启明部、启音部与启智部三个学部。简单的欢迎仪式过后我们迎来了在特校的第一节课。这是启智部的一节数学课。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相去千里,着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的对象是4个智力发育有障碍的小朋友。虽然他们已经有小学生的年纪和个头,但智力相当于幼儿园水平,且注意力极其容易被分散,稍有不留神,小朋友的注意力就被周围的红红绿绿给吸引过去了。这节数学课,老师要教孩子们认识正方形。平常这样的图形认知课,老师只需要告诉孩子们这是正方形学生们就知道了。但特校的孩子们理解力比常人要弱很多,老师总是通过不断让孩子们触摸正方形,反复地说出正方形,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去辨认正方形,从而达到认识这个图形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节课是特校教师研发的肢动课,老师和小朋友都是跪坐着上课的,移动的时候也以跪走的姿势进行移动。这样能够促进他们的肢体协调,锻炼小脑,促进智力发育。一节课有两位老师带着这四个孩子,有时还是会手忙脚乱。听课的老师们又被这些孩子天真可爱的本能反应逗笑,有时又为他们完成任务回答正确问题而鼓掌。
这一节课下来我真的被这些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所感动,他们每天上课都非常费力气,对这些理解能力有障碍的孩子们,要费尽心思设计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游戏,把枯燥的知识变鲜活,又要不停地重复那些简单的概念。没有耐心与爱心,是无法完成这项任务的。
随后,我们小组来到八(1)班,与班上的孩子们亲密互动了40分钟。期初,看着他们“龇牙咧嘴”地跑过来迎接,一些组员被吓得退到了后边。班主任老师让大家别怕,这是孩子们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这个班上有16个学生,每个人的程度都不相同,有的能够独立乘公交车上下学,而有的甚至无法自己吃饭。班主任老师让孩子们自我介绍,有一两个男生怎么也不愿意起来发言。班主任解释说,这两个孩子患有自闭症。与人交流存在障碍。我第一次和这样的学生在一起互动,带领孩子们做游戏,竟感到束手无策,也在心里佩服起了常年在特校工作的老师们。孩子们渐渐与我们熟悉之后,我们带着他们玩了一些我们小时候玩的非常简单的木头人的游戏。虽然他们好像也没能够完全理解规则,但是从他们脸上的笑容看出,他们玩得很开心。课后,我们把精心准备的礼物送给了这些孩子们。
午饭后观看特校孩子们带来的精彩表演,在这期间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展览馆。里面陈列着一些孩子们的泥塑、剪纸作品。据介绍,特校会邀请到民间的艺术家到校指导孩子们做剪纸和泥塑的艺术。看着橱窗里陈列的精美的艺术品,我的内心又感动了。上天给他们关上一扇窗的时候,也一定会再为他们开一扇门。这些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得需要多么灵巧的双手才能完成呀!不仅如此,学生们还会自己制作一些购物袋、鞋子等物品,通过微商来卖,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特殊教育学校一天匆忙的行程,虽然短暂,但很有意义。它使我明白教育事业需要耐心、坚持,更需要爱。我想我们平日的教学中遇到再棘手的问题,也没有特殊学校的难。每每想到这些,也鞭策着我自己,提醒自己,要拿出这种奉献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和教育中,用爱来引导、教诲我的学生。
(浙江省温州中学 林毅 选自《温州教师教育》2017.07)